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优8339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三系不育系恒丰A与恢复系萍恢833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于202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200052)。笔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总结了促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合理选择品种(一)根据品种的审定区域进行选择选用已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河南省旱作麦作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审定区域,在审定区域内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强、抗性较好,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在审定区域外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差、抗性较低,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5):11-16
分析不同年份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的变化规律,可为大豆育种提供参考。本文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将审定品种按时间顺序,分为2000~2004、2005~2009和2010~2014年三个阶段,分析了北方春大豆审定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进展,结果表明,北方春大豆自1999年恢复试验以来共审定90个大豆品种,其产量总体趋势一直在提升,尤其是2010年以后产量潜力增加很大,2010~2014年的平均产量达198.4 kg/666.7 m2,较2000~2004年增长11.8%。平均脂肪含量表现增加趋势,15年来共审定37个高脂肪品种,占审定品种总数的41.1%,多集中在2009~2014年,但是没有高蛋白品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单株荚数随着年代的推移总体呈增高趋势,产量与株高、单株荚数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62和0.42。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2003—2014年),对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审定的25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其产量、单株荚数和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产量和品质表现极其显著,2011—201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19.3 kg,较2003—2006年增长15.8%,品种的脂肪含量同比对应增长1.29%,期间审定高脂肪品种数占审定品种总数的48.0%,但是没有高蛋白品种审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和0.37;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5**。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县农业局从湖南省动植物良种引进公司引进玉米新品种蠡玉23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在我县12个乡镇试种,表现为株高适中、大穗、大粒、产量高、抗性好,一般667平方米玉米产量为550公斤(省审定时的区试产量为485.6公斤),比豫玉22号增产60公斤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6~2010年间山东、河南玉米区域试验报告,对通过审定的普通夏玉米品种的数量、千粒重、出籽率、生育期以及产量增幅(比对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河南两省其间审定的普通夏玉米品种类型多样,产量有较大提升,说明育种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在注重提高出籽率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生育期与产量的协调关系;山东省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加强育种技术与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晋棉3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棉花品种,由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引进。该品种200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一般每公顷(15亩)产量5250-6000千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可达6750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菏玉157玉米新品种是在选系过程中经多次测配、异地鉴定于2010年筛选出来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组合,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15005号。介绍了菏玉15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性、品质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常规品种9311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1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1年参加宜城市19  相似文献   

10.
鄂早19系孝感市农业科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联合选育的常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期适宜等特点,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析并评价2005—2009年江西省水稻审定品种及其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科研院所、种业公司和大中院校构成了江西省水稻育种的中坚力量;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品种年度间的产量波动不大,产量水平较平稳;江西地区水稻增产潜力大,但当地的两系杂交稻比较少。  相似文献   

12.
菏玉127玉米新品种是在选系过程中经多次测配、异地鉴定于2007年筛选出来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组合,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14005号,淀粉含量74.9%。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育种思路、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抗性、品质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嘉33"为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苏州市种子管理站于2001年联合育成的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先后通过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讨该品种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现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  相似文献   

14.
1997~2007年通过四川省区试审定的小麦品种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1997-2007年间通过四川省区试审定的72个小麦品种。根据四川省审定公告和四川省小麦区试资料,列出72个品种在省区试中的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部分农艺性状数据,以及审定公告的品质性状数据和抗性表现,并分析这些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认为目前四川小麦品种区试平均产量水平介于5—5.5t/hm^2之间;基本产量结构为290~360万穗/hm^2、40~45粒/穗、40-45g/1000粒。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在保持现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向的突破,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豫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杂交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攻关后补助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而成为豫南发展双低油菜的主推品种。为了加快豫油5号的推广应用,现将其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17—2021年云南省审定的24个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近几年云南省审定大豆品种的演变过程。2017—2021年云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为3084.01 kg·hm-2,高于近年来国家大豆平均产量;生育期、株高、分枝数和百粒重略有下降,单株粒数、有效荚数和单株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处于稳定状态。平均含量为40.58%,达到国家高蛋白大豆品质标准的有15个,占62.5%;脂肪含量略有上升,平均为19.39%,达到国家高油大豆品质标准的有13个,占54.2%;蛋脂总含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为59.97%。云南省审定大豆品种产量、单株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百粒重略有下降,品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云南省大豆育种的目标是继续提高产量与品质,并加强菜用大豆等食品加工专用大豆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来源 早熟油葵康地1035是由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葵2007年007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分析近10年来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演变规律,为山东省大豆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在收集品种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近10年来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审定大豆品种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粒数的途径来实现。审定大豆品种的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亦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向高蛋白和高油方向发展,但改良相对缓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与主茎节数、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并不协同,在一定程度上,产量的提高抑制了品质指标的改良,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9.
为给在贵州生态条件下育成油菜品种在长江下游的推广应用提供事实依据,统计分析了长江下游区试中贵州育成品种的产量及适应性。结果表明:2007—2011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和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育成的油菜品种在长江下游区域共审定8个,占同期该区域审定品种的14.5%,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5.73kg/667m2和81.44kg/667m2,分别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86%和10.35%,比同期该流域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平均产量减产0.3%,产油量增产3.88%;平均含油率达46.34%,比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的平均含油率(43.67%)高2.67百分点,在前10名产量、产油量、含油率中贵州审定的品种分别占2个、3个和6个;产量的稳定性方差、互作方差、Shukla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均比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小,表明贵州育成品种相对稳定,生育期平均为231d,比对照秦优7号早0.7d,比其他47个品种晚1d;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株率与对照秦优7号和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相当,但菌核病的病指数相对较高,耐病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协优728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协青早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苏恢728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已于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