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旱节水对农作物解决水资源危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设置14个品种浇水次数不同处理,筛选出适合本地的抗旱节水高效小麦品种。结果表明,衡6632、石麦19、沧麦114、邢麦7号、邯05-5093、邢麦6号、衡4444在不同浇水次数处理中产量较高,适应性好;水分利用效率1水最高,0水次之,2水最低;其中衡663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772 kg/mm·亩;最适宜本地推广品种为:衡6632、石麦19、邢麦7号、邯05-5093。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对邢麦系列小麦品种邢麦4号、邢麦6号、邢麦7号、邢麦13号、邢麦18号在国家试验和河北省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总结了育种经验,探讨了邢麦系列小麦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节水抗旱小麦品种,于2015-2016年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A0)、灌1水(拔节期浇水30 m3/亩,A1)、灌2水(拔节期浇水30 m~3/亩、抽穗扬花浇水30 m~3/亩,A2)共3种灌溉处理,比较6个冬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春浇1水的条件下,衡4399、邢麦13号、邢麦6号、邢麦6号节水性较好;在春浇2水条件下,邢麦6号综合性状较好,三要素协调,具有较好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两种灌水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出苗日期、成熟日期、株高、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综合评价这些冬小麦品种,并且为农户科学选择品种和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冬小麦品种邢麦6号、衡s29、石麦15号、冀麦325、婴泊700、邢麦7号、石麦18号、农大39,对照品种为石麦22号,试验安排春灌(3月31日)一水和春灌二水(3月31日和4月29日)处理。结果表明:在河北省冬小麦推广品种中,邢麦6号、衡s29、石麦15号、冀麦325、婴泊700、邢麦7号、石麦18号、农大3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丰产性,这些冬小麦品种均可在石家庄地区推广种植,两种灌溉模式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品种和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901、新优1号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6.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901、新优1号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7.
民勤县引进6个棉花品种的试验结果表明,新陆早8号、新陆早10、硕丰1号的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开花吐絮早,生育期短,籽棉产量较对照品种新陆早7号分别增产14.07%、8.89%、6.66%,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8.14%、7.88%、18.09%,适宜民勤县以及同类特早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分析和比较小麦新品种京冬23号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以北京节水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与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小麦品种京冬23号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京冬23号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协调,其平均产量在参试14个品种(10个点次试验)中位居前列,在北京节水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5%。京冬23号小麦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在崆峒区采用宽幅匀播技术对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麦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7 1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 138.9 kg/hm~2,增产率19.11%;宁麦5号、平凉45号、陇原034折合产量分别为6 994.4、6 350.0、6 338.9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7.33、6.52%、6.34%。综合分析产量及抗性等因素,宁麦9号、宁麦5号、陇原034、平凉45号可作为当地旱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 8个玉米新品种在彭阳县地膜种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新品种登海 36 72、中单 5 4 85、承y- 6较对照品种中单 2号增产显著 ,分别较对照增产 16 .3%、15 .0 %、14 .3% ,其生育期分别为 12 6、130、136 d,单穗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 4 1.0、4 6 .7、33.1g,可在彭阳县地膜玉米生产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邢麦13号的生产性能,根据国家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组2012—2014年度区域试验和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的资料,通过平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对邢麦1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邢麦13号增产效果显著,变异系数较小,高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高于平均水平,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黄淮北片麦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品比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进行的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熟品种酒单4号综合性状表现好,折合产量达7 182.5 kg/hm2,较对照品种酒单2号增产21.5%,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中单2号、沈单10、酒试20折合产量分别为7 103.2、6 825.4、6 388.9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0.1%、15.4%、8.1%,但因生育期长,在当地不能完全成熟,籽粒秕瘦;新玉4号生育期短,成熟较早,产量低,不适宜在该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云麦53为对照,对8家单位提供的10个冬小麦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在保山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情况。结果表明: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没有,但是较对照减产不显著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滇麦5号、保小麦3号,产量分别是7 164.00 kg/hm~2、7 044.00 kg/hm~2,分别减产3.1%、4.8%;其余8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减产极显著,减产幅度为8.2%~17.0%。  相似文献   

14.
白银市青贮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半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6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金岭17号生物产量最高,为115 272.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0.75%;其次是奥玉5102,生物产量为114 106.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9.42%。金岭17号、奥玉5102综合性状最优,果穗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14.7%和3.85%,叶片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41.41%和77.63%,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种植时9月中下旬能达到蜡熟期,与白银市的青贮期吻合。建议金岭17号、奥玉5102作为白银市青贮玉米主栽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1998~2003年间山东省小麦高肥区试品系和审定品种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山东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特点。结果表明:37个完成两年区试的参试品系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 6%,湿面筋32 9%,吸水率57 3%,面团稳定时间4 5min;15个审定品种的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湿面筋33 4%,沉降值为34 3ml,吸水率58 0%,面团稳定时间6 9min;区试品系和审定品种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 0%和3 74%,其中7个强筋小麦审定品种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2 6%,其他审定品种增产4 7%。优质小麦品种产量由过去的显著减产变为平均增产是山东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的重要突破;面粉吸水率偏低、面团稳定时间较短是今后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5个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新品种进行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比较,鉴定出水旱皆可使用的品种邢麦6号、冀5265;旱地可用的小麦品种有烟麦0428、泰084085;而水地表现较好的为潍J0209、菏麦17、泰096442和青麦6号.  相似文献   

17.
在西吉县开展糜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宁糜10号,为39 58.3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5.7%,其次是固糜1号,为3 694.44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3.3%,再次是宁糜11号,为2 916.67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6.8%。从产量结果看,参试的7个新品种中产量有5个品种均高于对照内糜5号,在农业生产中,应示范推广宁糜10号、固糜1号和宁糜11号3个品种,以进一步筛选和推广适宜的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8.
榆阳区是陕西省马铃薯总产量第一大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性状比较试验对当地马铃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试验参试品种10个,以克新1号(CK)为对照,通过对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青春38号小麦在民和县峡门地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千粒重、单产分别为45.4 g、6 997.5 kg/hm2,比对照品种高原448春小麦分别高2.5%和11.2%,增产势头明显,适宜在民和县峡门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水条件下氮钾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泰山23号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氮钾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协调和足量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灌水与不灌水各处理相比,增产效应显著,增产幅度达20.6%~27.1%;不同肥水配比对冬小麦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不灌水施肥处理较对照增产15.4%~65.2%,补充灌水(底墒水、拔节水)施肥处理增产17.6%~6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