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 研究结实期胚乳和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及其对灌浆结实的影响. 结果表明: 胚乳中ATPase和Q酶活性与灌浆结实密切相关; 胚乳中低含量可溶性糖表明了淀粉合成迅速. 茎鞘中高含量的可溶性糖是茎鞘碳水化合物代谢活跃的特征; 其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降解淀粉的活性显著相关; 茎鞘在由临时库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8,(10)
以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生根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三者胚乳中蔗糖的含量在种子露白时急剧下降,在胚根2~8mm时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糖,淀粉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均不断下降。人参、三七种子胚乳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胚根伸长至2mm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胚根长为5mm时显著下降,而西洋参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不断下降,说明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降解为胚根的生长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2)人参、西洋参的α-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胚根伸长至5mm时达到最大值。β-淀粉酶活性在萌发后直至胚根生长到5mm期间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在胚根伸长至8mm时迅速上升,分别是α-淀粉酶活性的5倍和4倍。三七的α-淀粉酶活性并无显著性变化,β-淀粉酶活性则先缓慢升高再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反义硫氧还蛋白基因(anti-trxs)在抗穗发芽小麦中的作用机制。以转反义 trxs 基因小麦株系为材料,对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种子萌发过程中硫氧还蛋白h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籽粒 trxh、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生成速率明显下降。发芽1~5 d,转基因小麦种子trxh、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24.5%、40.4%和23.0%;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生成速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3.7%和23%。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冬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活性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一定规格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GA3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干物重等。且壳聚糖浓度效应明显。其处理种子的最佳浓度范围为4-6mg/ml。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不育系始穗期施用不同量“九二○”对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综合影响。汕优6号和威优35两组合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随激素用量增加而提高,至12克/亩或15克/亩的用量时达最高;此后加大用量结实率和产量反开始下降。F_1种子千粒重与GA_3的用量呈线性反相关。“九二○”田间喷施不育系,将引起F_1种子耐藏性的下降,贮藏9个月后的种子活力和生活力与对照相比有明显下降;“九二○”用量愈大,下降幅度愈明显。作者认为,为提高制种产量而使用高剂量“九二○”,是目前杂交稻播种时品质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品种本身原因综述了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认为籽粒低的α-淀粉酶活性、小的籽粒吸水速率、低的GA3含量及颖壳(种子)中发芽抑制物是小麦抗穗发芽性的主要机理。前二者直接影响穗之发芽性。品种的形态结构对抗穗发芽性起修饰作用。其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种子发芽敏感性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α-淀粉酶活性受两个主效互补基因或3个基因控制。在鉴定稳发芽抗性时,应把α-淀粉酶活性、籽粒吸水速率及降落值作为选择指标,结合测定籽粒发芽力做出综合评价。针对不同品种抗穗发芽性的主要机理研究其遗传,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穗发芽抗性育种。  相似文献   

7.
李燕  汝姣  姬越  姚红艳  罗充 《种子》2017,(3):80-8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咖啡黄葵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种子萌发与α-淀粉酶的相关性.[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选用不同浓度GA(1、5、10、50、100 mg/L)处理咖啡黄葵种子,发芽7d,每2d测定发芽率、胚根-胚轴总长、α-淀粉酶活性.[结果]随GA处理浓度增加,咖啡黄葵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发芽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GA处理下,胚根-胚轴的伸长生长在萌发中期最快;α-淀粉酶活性随GA处理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初期,α-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赤霉素显著缩短其发芽时间,至少缩短2 d;综合考虑,5 mg/LGA处理对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结论]不同G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咖啡黄葵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的GA可以对咖啡黄葵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高浓度GA处理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持续高浓度处理,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促进胚根-胚轴伸长生长,发芽中期促进作用尤为明显;还显著提高发芽初期α-淀粉酶活性,从而影响咖啡黄葵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制种始穗期不同时刻喷施九二○对结实率的影响广西融水县种子公司韦松杂交稻不育系繁殖和制种技术中,适时适量喷施九二○对穗茎的伸长解除包颈,使之穗粒外露,增加授粉,提高种子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前几年已发现上午喷施九二0的效果好于下午喷施的。为此...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种子发芽法,对10个不同白皮小麦品种进行种子活力各项指标及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及淀粉酶活性均存在差异。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大。相关分析还显示,α-淀粉酶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在高度正相关,致使种子发芽快;小麦收获期遇阴雨潮湿环境易穗上发芽。  相似文献   

10.
王云飞  赵法茂  李天骄  鞠倩  王宪泽 《作物学报》2007,33(11):1840-1844
以小麦品种鲁麦21和烟优361(低支链淀粉含量)、鲁麦1号和济宁13(中支链淀粉含量)、济南16和糯麦2号(高支链淀粉含量)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麦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异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的活性变化、类型特征及酶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硫酸铵沉淀、葡聚糖凝胶层析(G-100)和阴离子交换柱层析(DEAE)分别对两种淀粉去分支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两种淀粉去分支酶均存在于淀粉合成过程中;在灌浆成熟过程中,6个品种的两种淀粉去分支酶活性都在15 d左右达最高值,且异淀粉酶活性呈单峰曲线,而极限糊精酶活性呈波浪形曲线,在25 d左右又出现另一峰值;纯化后的异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分子量分别为83和100 kD。高效液相色谱图谱表明,以支链淀粉为底物时生成葡萄糖和糊精,以普鲁蓝为底物时只生成麦芽三糖。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渗透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种子V优6号和汕优桂33经渗调剂在28℃预处理两天后,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均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尤其对低活力的汕优桂33更为明显,同时渗调剂处理的种子,α—淀粉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紫外吸收值比对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外源ABA对杂交水稻制种F1穗芽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穗芽”是我国发展杂交稻的技术难点之一, 至今尚无有效控制措施。 据研究外源ABA对杂交水稻制种F1种子穗芽抑制效应显著。 实验结果表明, 于齐穗后施用ABA抑制穗芽的作用有效浓度为75 mg/L, 施用剂量(有效成分a. i.)为0.38 mg/hill; 在本试验条件下, 外源ABA对杂交稻制种F1种子、 不育系繁种种子以及常规稻种子均有抑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下降;胚芽渗透势降低;种子内储藏物质转化速度变慢。这些反应均随盐胁迫强度的提高而增强。α-淀粉酶活性与种子萌发活力指数、种子内储藏物质的转化速度等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对盐胁迫反应不同,耐盐品种可维持较高的α-淀粉酶活性,种子内储藏物质转化速度快,具有较高水平的萌发活力  相似文献   

14.
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影响穗发芽的因素、抗性机理、遗传特性及抗性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我国小麦抗穗发芽的研究进展。认为抗穗发芽与种皮色级、穗部性状、吸水速率、α-淀粉酶活性及ABA等激素有关,低α-淀粉酶活性是抗穗发芽的主要机理,抗穗发芽的遗传主要由数量性状控制,抗性的显隐性因组合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有明显的倾母遗传特点,仅有少数组合表现出主效基因的作用。以影响穗发芽的主要因素α-淀粉酶为切入点,对影响α-淀粉酶活性的调控因子α-淀粉酶抑制剂和硫氧还蛋白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抗穗发芽解决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根据24个水稻品种的萌发情况,筛选萌发速度差异的水稻品种5个,分别代表萌发速度快、中、慢3种类型。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萌发期内发芽速度存在差异的水稻品种,其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差异。萌发速度快的水稻品种‘盐两优888’和‘盐恢888’,其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高,有助于种子内淀粉的分解,同时这2个品种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反之,萌发速度慢的水稻品种,种子淀粉酶活性低、可溶性糖含量低。说明水稻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萌发速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穗芽”是我国发展杂交稻的技术难点之一,至今尚无有效控制措施。据研究外源ABA对杂 交水稻制种F_1种子穗芽抑制效应显著。实验结果表明,于齐穗后施用ABA抑制穗芽的作用有效浓度 为75mg/L,施用剂量(有效成分a.i.)为 0.38mg/hill;在本试验条件下,外源ABA对杂交稻制种F_1 种子、不育系繁种种子以及常规稻种子均有抑制穗芽的作用。此外,杂交水稻制种田为调花期与增穗 使用外源GA_3,抽穗期间雨日多寡等影响外源ABA抑制穗芽的效果。外源ABA处理过的种子经贮 藏,未发现其种子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盐胁迫下不同SA浸种条件对西葫芦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温度、时间的SA浸种,并利用响应面软件对浸种条件优化,分析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最强,浸种时间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最弱。单因素实验的分析中种子萌发最适的SA浓度为1.0 mmol/L,浸种的温度为30℃,浸种的时间为18 h。响应面法优化α-淀粉酶活性最大时的参数是:浸种SA浓度1.09 mmol/L,浸种温度28.26℃,浸种时间18.94 h,在此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的理论值为0.264455 mg/(g·FW·min),与理论值的贴近度为97.98%。在最优浸种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最高,表明在此浸种条件盐胁迫下的西葫芦种子萌发力最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测定了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和一些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比较结果是: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种子在吸水萌发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但是还原糖含量一直在增加;在48h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榆种子淀粉酶总活力、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在萌发的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β-淀粉酶活性在48 h后开始急剧下降,总淀粉酶活性在56 h时达到最高值,其中种子活性最高的是褐土,最低的是黄绵土,之后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外源赤霉酸对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萌发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述波  贺立静  林伟  贺立红 《种子》2016,(12):35-38
外源赤霉酸GA3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 B和V20B种子进行处理,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在浓度为5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可明显促进2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当外源GA3浓度为110 mg/L时,提高了萌发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了种子内源IAA和ABA的含量,增加了内源GA3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以穗发芽敏感品种AT 2 6 5为试材 ,对筛选出的YSR纯天然小麦穗发芽抑制剂进行了田间喷施 ;用 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测定了YSR不同浓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期间的α -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 ,收获前 2d喷施YSR抑制剂效果最佳 ,穗发芽抑制率可达 75 9%,对AT 2 6 5的种用价值无显著性影响 ,可作种用。用不同浓度的YSR处理通过休眠的小麦种子 ,随着浓度的增加 ,α -淀粉酶活性迅速下降 ,直至完全失去活性。YSR通过降低α -淀粉酶活性来达到抑制穗发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