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选用抗寒品种。为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应选用抗寒品种,正 确掌握播种期,入秋后应及早停止灌水,并追施氮肥,加施磷、钾肥,加强松土、除草、通风透光等管理,使幼苗在入冬前能充分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阔叶树苗休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引进种苗和选种育苗培植银杏树试验,找到银杏在本溪地区优质培育的关键。在引苗栽培上,辽东山区应选择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在育苗技术上,选择性状优良的种子,并通过蹲苗,保证根茎上3~4芽的饱满,充分木质化,使小苗安全越冬。同时,利用嫁接技术改良银杏品质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木芙蓉引种驯化及抗寒良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济南地区进行木芙蓉的引种栽植驯化,以选育木芙蓉抗寒品种为重点,以为济南地区提供秋季开花林木品种为目标。从杭州、长沙、成都引入12个品种的木芙蓉的15份种质资源,通过栽植对比试验、物候期观测、抗寒性测定试验及种质资源的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苗木生长旺盛,秋季开花繁茂,冬季抗寒能力显著,可在陆地安全越冬。综合评价,驯化选育出适合济南地区栽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蒙富、蒙光李向宏,乔凤岐赤峰市松山区苹果抗寒育种组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利用现有试材,在选育出宁丰、宁酥两个品种的基础上,又选育出蒙富、蒙光两个新品种,并于去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各地推广栽培。蒙富,母本东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给适宜于伊犁河谷栽培的抗寒苹果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入伊犁河谷的8个苹果新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低温处理,处理温度分别设为-16、-20、-24、-28、-32、-36、-40℃,测定其在室温条件下的电解质渗出率,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结合冻害分级、恢复生长试验和田间冻害调查,对不同苹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各品种的电解质渗出率随温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大,其电解质渗出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秦脆西施红彩虹一号塘木田红富士(CK)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瑞阳美味瑞雪。根据其半致死温度(LT50)来评价,各苹果品种的抗寒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秦脆西施红彩虹一号塘木田红富士(CK)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美味瑞阳瑞雪。冻害综合评级及恢复生长试验与田间冻害调查的结果一致:即秦脆、彩虹一号、西施红的抗寒能力均较强,塘木田、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红富士(CK)的抗寒能力次之,美味、瑞阳、瑞雪的抗寒能力均相对较差。【结论】5种试验方法相互印证,可以综合评价不同苹果品种的抗寒性。各参试品种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秦脆西施红彩虹一号塘木田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红富士(CK)美味瑞阳瑞雪。引进的8个品种中,秦脆、彩虹一号、西施红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均可作为抗寒苹果品种在伊犁河谷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
公主岭市位于北纬 4 3°,年平均气温 2 .1~ 6 .7℃ ,绝对低温- 38.8℃ ,抗寒大果桃是在当地民间防寒栽桃实践中 ,逐渐选育出的抗寒优良品系 ,1997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家组评定 ,定名为“寒公主”。1 特性(1)抗寒性极强 ,在吉林中部无任何防寒措施露地直立栽  相似文献   

7.
进行抗寒、抗风及抗青枯病的杂交桉优良无性系选育,开展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最终选育出抗逆性较强的杂交桉优良无性系品种。区域试验,不同无性系在同一区域点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无性系在不同区域点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杂交桉无性系之间的抗寒、抗风及抗青枯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不同亲本组合的无性系类型存在较大差别的抗寒、抗风及抗青枯病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合国内有关翅荚木的研究结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引种试验情况,从生境、群落和生长规律等方面概述了翅荚木的天然分布特征,分析了各地的引种栽培现状,从翅荚木的速生性和耐低温胁迫能力方面探讨了在我国28°N以南地区引种栽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翅荚木引种栽培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对其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和抗寒型良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9.
抗寒品种选育是当前苹果栽植北界寻求优良主栽品种亟待解决的课题.宁丰苹果是1978年以东光为母本,富士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杂交实生苗于1985年开花结果,经过越冬淘汰和经济性状选优,获得的第一批优系宁丰等,于1989年通过阶段性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园林普遍存在着植物景观单调的问题。调查发现,住宅小区中树种最多的为5 8个,最少的仅为2 1个,并有近2 0个品种出现的频率为10 0 %。与传统的乡土品种红花木继木等彩叶树种相比,红叶石楠到底“优”在什么地方呢?专家们认为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生物学特性方面,红花木继木的叶片革质化程度低,红叶石楠叶片革质化程度高,因此更有耐寒力。红花木继木仅适宜在酸性土壤种植,而红叶石楠酸碱兼可,对土壤要求不高;红花木叶片为暗紫红色,色质杂而不纯。而红叶石楠红色亮艳,且能长久保持,具有更好的观赏性。另一方面园林应用的广泛性,红叶石楠生…  相似文献   

11.
大果型抗寒红皮甜石榴选育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杂交育种和实生繁殖优选,再经高枝嫁接后筛选,一个大果型抗寒红皮甜石榴优良品种在山东省郓城县张营乡小屯村被选育成功。通过无性繁殖后多年观察,综合性状表现稳定。该品种具有抗寒、耐荫、个大、皮红、籽甜、肉厚、早熟、丰产、耐贮运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2.
江苏是枇杷经济栽培的北缘地区,冻害时有发生,2008年的雪灾使江苏省枇杷蒙受巨大的损失。为减少冻害损失,应重点推广科学建园、选育和推广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加强抚育管理措施等抗雪灾防冻技术,以提高枇杷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言前我所于五十年代开始,开展了杨树良种的选育工作,选育抗寒、抗旱、耐瘠薄的速生品种,对我市的杨树造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昭林六号杨获得成功就是一例.昭林6号杨是1964年春我们应用人工有性杂交技术,以赤峰杨为母本,美杨、加拿大杨、青杨为父本,进行多父授粉,在杂种一代中以单株进行选择形成的无性系,又经  相似文献   

14.
红花Ji木品种分类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红花Ji木品种资源收集圃的基础上,开展了品种选育历史和遗传稳定性研究;采用二元分类方法,根据品种演化关系和叶形、叶色、毛被、花期、花色、分枝疏密及嫩枝韧皮部、木质部、须根颜色等易于识别的分类特征,编制了品种分类系统检索表,将红花Ji木划分为3大类15个类型41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雪香梨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而成,于2009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以大香水为母本,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抗寒耐贮梨新品种。为使广大果农能更好地了解雪香梨,现将其主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给无花果抗寒能力的评价与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北方地区引种的14个无花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低温(0~-20℃)处理对其1年生枝条进行了胁迫试验,并对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还根据相对电导率和对应的低温温度,依据logistic方程,建立了回归模型,对14个无花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半致死温度来评价,布兰瑞克、ALMA等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强,-5~-10℃的低温会严重影响参试的大部分品种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其SOD和可溶性糖在-10℃时的测定值是反映无花果抵抗和适应低温能力的一个临界值,而可溶性蛋白和POD的临界值是在处理温度为-5℃时的测定值。部分品种的综合抗寒能力的评价结果与其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新早黄、ALMA、金傲芬和紫蕾等品种均具备较好的抗寒潜力。  相似文献   

17.
红花檵木特色花卉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花檵木是特产湖南的珍贵乡土彩叶观赏植物,经过我国20多年的产业化开发,在品种选育与应用、标准化生产与市场经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目前该产业正面临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品种和市场是红花檵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抗寒速生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选育出适应辽宁省北方气候条件的杨树新品种,根据育种学原理,有目的地选用亲本进行了杂交组合,经过10a的苗期选择和区域试验研究,选育出抗寒(北纬43°左右,绝对最低温度-40.0℃),并能在瘠薄的沙土、内陆轻度盐碱(pH8.0左右)土壤上正常生长发育,且对风沙和干旱具有一定抗性的F1代单株雄性无性系两个,辽育1号和辽育2号。这两个无性系在抗寒、速生、材性方面均好于当地主栽品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仙人掌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人掌为多年生植物,老干木质化,叶退化成针状、刺状或毛状,茎发达,扁平状.花多为黄色,花期6~7月.  相似文献   

20.
在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转来的18株1a生杂种实生苗和3个组合744粒杂种种子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1954年开始葡萄优良抗寒酿酒新品种选育工作,并针对当时鲜食葡萄生产存在的成熟期集中、缺少优质早熟品种的问题,在1960年启动了优质系列葡萄鲜食新品种的育种工作。40多年来,一共选育出10个优质‘京’字号葡萄鲜食系列品种。‘京’字号葡萄鲜食系列品种的陆续育成,解决了当时我国生产上缺乏优质、大粒、硬肉、早熟品种的问题,迅速获得了大面积推广,在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