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南方刺葡萄新品种"紫秋"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葡萄属东亚种,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一种宝贵的野生葡萄品种资源,结果好,抗逆性强,但经济综合性状较差。怀化市地处湖南西部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刺葡萄分布较多。为了更好地挖掘利用野生品种资源,我们通过人工驯化栽培,从中筛选出了适合人工栽培、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的刺葡萄新品种———紫秋。目前,紫秋刺葡萄已在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推广3 000 hm2以上。1选育过程1986年,怀化市芷江县木叶溪乡木叶溪村养蜂专业户孙武积为给蜜蜂遮阴,在当地采集了37株本地野生刺葡萄栽植在房前屋后。1988年,从中发现一株果穗大、果穗较紧、果粒较…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近几年来,福建省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果农增产增收。2011年,该乡溪塔刺葡萄被评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3年,该乡申报的“溪塔刺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证,刺葡萄销售顺畅,价格上升至12~20元/kg,果农自酿的刺葡萄酒销售价格更是高达60元/kg,刺葡萄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悉,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溪塔村是刺葡萄原产地,如今这里的刺葡萄是通过长期栽培驯化和风土适应选育出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日前,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协会申报的"福安巨峰葡萄"、福安市水蜜桃协会申报的"穆阳水蜜桃"顺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双双登记为地理标志产品,并获得登记证书。至此,  相似文献   

4.
2009年.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的福建省福安市掀起了新一轮葡萄种植热潮。返乡的许多福安人租赁土地种植葡萄.多的7hm^2以上,少的1hm^2左右。投身葡萄业的有大学生,也有企业老板。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福建省福安巨峰葡萄与穆阳水蜜桃,近日双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据了解,福安市葡萄协会申报的“福安巨峰葡萄”、福安市水蜜桃协会申报的“穆阳水蜜桃”,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条件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农业部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据介绍,农产品地理标志既是知名农产品的产地标志,也是重要的农产品质量标志,是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早熟品种‘夏黑’,中熟品种‘巨玫瑰’、‘黑色甜菜’,晚熟品种‘摩尔多瓦’,以及加工品种‘桂浦一号’、‘刺葡萄’等为试材,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葡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夏黑’在植株生长、抗病性以及果形、穗形等方面均表现较佳,且成熟期可以避开‘巨峰’葡萄产期,可在福建福安大面积推广;晚熟品种‘摩尔多瓦’转色好,坐果率高,果形穗形美观,长势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需进行大棚设施栽培,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幼萍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1):180+184-180,184
结合福建省福安市穆云乡的栽培实践,从建园要求、穴肥与种植、竖桩搭架、育苗、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刺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防治规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葡萄病虫害研究中心、福安市科协、福安市农业局、福安市葡萄协会专家共同研究制订,服务于福安市葡萄产业. 福安市的任何葡萄种植的个人、协会、单位和企业,均可抄录、复印、使用、参考本防治规范.任何非葡萄种植个人或单位(比如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企业等),抄录、复印、使用、改动本防治规范,必须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葡萄病虫害研究中心或福安市有关部门或全国优质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授权(或同意);任何非葡萄种植个人或单位,抄录、复印、改动本防治规范,尤其是把本防治规范改头换面的赢利行为,如果没有通过授权,均为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从建园定植、整形修剪、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福安刺葡萄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为真正葡萄亚属东亚种群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陕西、甘肃、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湖南省西部和南部山区分布较多,但长期处于野生状态。近年来在对湖南怀化野生刺葡萄种质资源调查中选出水晶刺葡萄.并已在怀化地区进行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刺葡萄是葡萄属东亚种群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陕西、甘肃、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湖南省西部和南部山区分布较多,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近年来,在对湘西刺葡萄野生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育出葡萄新品种‘紫秋’2004年秋通过现场评议,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登记。  相似文献   

12.
紫秋刺葡萄引种贵州铜仁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秋"是从我国南方野生刺葡萄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栽培品种[1].2003年贵州省铜仁市川硐镇坞坭村的农户,从湖南芷江引进此品种.通过几年观察发现,由于贵州铜仁毗邻湖南怀化,生态条件相似,紫秋刺葡萄在铜仁表现良好,因此得以迅速发展.紫秋刺葡萄的成功落户,不仅结束了铜仁市葡萄生产为"零"的状况,还以优良品质迅速地打开了市场,使果农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13.
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引种及设施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省福安市现有葡萄栽培面积 2 3 0 0hm2 ,全部为欧美杂交种 ,其中巨峰葡萄栽培面积占福安市葡萄栽培总面积的 95%以上。为了丰富当地葡萄栽培品种资源 ,提高葡萄品质 ,同时利用南方温热气候条件 ,发展早熟、优质葡萄生产 ,2 0 0 0年我们引进 6个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进行试种 ,旨在探索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在福建省福安市的适应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园概况葡萄早熟品种引种、避雨栽培试验在福安市城阳乡化郊村进行 ,当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 9.8℃ ,1月平均气温 9.6℃ ,7月平…  相似文献   

14.
刺葡萄硬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屑培养电热催根技术,田间扦插育苗,结果表明,该技术使刺葡萄硬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野生刺葡萄枝条生根难、种子育苗变异大的问题,为刺葡萄产业营造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云南省葡萄属野生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文献记载、标本查询以及通过对云南省15个州市的50多个县的葡萄属野生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样品收集鉴定,用Arc GIS软件绘制了云南野生葡萄分布图。标本与文献资料记载,葡萄属野生资源几乎在云南全省各个州市均有分布,其中毛葡萄分布最广;桦叶葡萄、葛藟葡萄、刺葡萄、蘡薁次之;小叶葡萄、网脉葡萄、美丽葡萄分布相对狭小;云南葡萄、勐海葡萄、蒙自葡萄、凤庆葡萄则呈孤点分布。实地调查共收集到6个种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分别是:毛葡萄、蘡薁、刺葡萄、云南葡萄、美丽葡萄和桦叶葡萄,其中毛葡萄也分布最广,其他种的葡萄属野生资源除蘡薁葡萄外均属于零星分布。部分文献记载和标本采集地点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在此次调查中未发现,但发现一些新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分布点。结合文献记载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葡萄属野生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对云南野生葡萄资源的调查和鉴定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大力度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紫秋葡萄白腐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秋(刺)葡萄(审定名)原是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大树坳乡高山组的一种野生葡萄,属于南方刺葡萄中的一种.1999年经过紫秋葡萄研究所的正式推广,成为南方山区高温、高湿、低光照生态环境下选育成功的晚熟鲜食刺紫秋葡萄良种.紫秋葡萄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欧美种、欧亚种独霸中国葡萄园艺栽培品种的局面,填补了中国南方无自主栽培葡萄品种的空白,是对葡萄栽培理论及葡萄育种材料的重大贡献.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早结丰产、风味浓郁和耐贮运等特点,贵州、重庆、湖北、广西等邻近省区市已大面积引种栽培,引种推广面积已达2 000 hm2,成为了在长江流域示范推广的主要品种之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刺葡萄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葡萄种类。其果实风味甜、香气浓、耐贮运、可观赏,且营养丰富,是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地方优良品种。本文主要针对泰顺地区的刺葡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总结,以期能对相近区域刺葡萄的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报刊摘引     
葡萄新品种‘紫秋’(彩照详见插二)刺葡萄是葡萄属东亚种群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陕西、甘肃、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湖南省西部和南部山区分布较多,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近年来,在对湘西刺葡萄野生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育出葡萄新品种‘紫秋’,2004年秋通过现场评议,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登记。1品种特征特性‘紫秋’为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树势强,新梢、叶柄及叶脉上均密生刺状物,1年生枝浅褐色,表皮刺长而密。幼叶厚,浅紫红,有光泽,成龄叶片近心脏形;叶脉有小刺,叶缘呈深绿色网状皱,全缘,裂刻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分析各野生种果皮花色苷的组分,对中国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及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玫瑰香’‘普列文玫瑰’‘赤霞珠’和‘黑比诺’等4个欧亚种品种为对照,以刺葡萄、桑叶葡萄、蘡薁、山葡萄、腺枝葡萄、华东葡萄和1个分类地位未知的野生葡萄等中国野生葡萄为材料,利用14个花色苷标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分析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结果】欧亚种葡萄果皮中花色苷以单糖花色苷为主,而除腺枝葡萄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的花色苷多以双糖花色苷为主;欧亚种葡萄果皮花色苷以二甲基花翠素(Mv)类花色苷为主,花葵素(Pg)类花色苷含量较少,而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含有较多Pg类花色苷;除刺葡萄个别株系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总量明显高于欧亚种;中国野生葡萄不同种间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与欧亚种存在显著差异,且各野生种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可为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艳萍 《果农之友》2006,(7):I0004-I0004
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福建省农业厅、福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11日至13日在福建省福安市会展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