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东北虎,全球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喜欢独居,每只虎都有一片单独活动的领地。在中国,它们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历史上,中国分布有印支虎、孟加拉虎、华南虎、东北虎4个虎亚种,如今前3种野外存在数量极少,只剩下东北虎是目前最有希望恢复野外种群的虎亚种。中国很多动物园展馆中都有东北虎这种美丽凶猛的大猫,然而在野外却不能轻易见到它的身影。大多数时候,野生东北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虎亚种和豹亚种分布最多的国家。虎豹种群的健康稳定,体现了食物链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意味着特定自然生态系统还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标志着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仍有近200只野生东北虎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而当时俄罗斯仅分布有30—40只。到了90年代末,经粗略评估,我国境内分布的种群数量已经不到20只,  相似文献   

3.
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及种群变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及种群变动赫俊峰(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于孝臣(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史玉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管局东北虎(Pantheratigirisaltaica)是世界上分布区位置最北的一个亚种,也是现代生存的虎体形最大者。由于东北...  相似文献   

4.
虎(Pantheratigris)曾经生活在西起土耳其 ,东至中国和俄国海岸 ,北起西伯利亚 ,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中巴厘岛的辽阔土地上。老虎自100万年前从中国南部起源以来 ,它逐渐分化出8个不同的亚种以适应亚洲不同的猎物基础、气候条件及生境类型。自19世纪以来它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发生了惊人的衰退。大多数种群现只在一些零散残存的森林中孤立地生活着。在过去的60年中有3个亚种相继绝种 ,现存5个亚种的老虎正面临着同样的威胁 :偷猎及生境不断被侵占。目前 ,我国有华南虎(Panteratigrisamoyensis…  相似文献   

5.
虎年话虎危     
按照每年初谈生肖动物的传统,又到了我们谈虎的时候了。虎,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中,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大约在3000万年前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我国的东北平原出现,以后向西向东扩迁。从土耳其东部至整个南亚及苏门达腊岛,从爪哇和巴厘岛到亚洲东海岸,都曾有虎分布。近代,人类的活动急剧地改变着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森林被砍伐,荒山被开垦,虎的栖息地被分割、隔离。虎的分布区域越来越缩小,使全球虎类种群减少,数量大幅度下降,我省的东北虎在解放前已灭绝。世界上在虎的8个亚种中,3个已灭绝。东北虎:分布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人类应共同承担起拯救东北虎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东北虎的数量、现状以及种群恢复,一直是国内外人士关注的热点。 2000年 10月 21日- 23日,记者有幸参加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主办的" 2000年中国哈尔滨东北虎野生种群恢复计划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荷兰等六个国家近百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试图找到一个拯救濒临灭绝野生东北虎的最有效途径。恢复拯救野生东北虎种群已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野生东北虎已濒临灭绝 早在 100万年前老虎就来到了地球,并且成为人类的朋友。它从中国的南部起源以来,逐渐分化出 8个不同的亚种,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的遗传分化,明确二者分布区的地理边界,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情况。[方法 ]利用1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32个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种群进行遗传变异检测,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鉴定种群分组情况,计算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开展分子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近交系数(FIS))。[结果 ]中国沙棘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云南沙棘,中国沙棘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低于云南沙棘。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遗传变异所占比例中国沙棘(25.5%)低于云南沙棘(36.7%),表明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中国沙棘分化程度低、遗传变异更多的来源于种群内不同个体间。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中国沙棘个体主要聚为一大支,而云南沙棘存在多个差异较大的分支,中国沙棘和四川地区的云南沙棘关系很近。遗传结构分析将所有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个体分为2组,2亚种间邻近种群存在杂交,尤其是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松潘种群。[结论 ]中国沙棘相较于云南沙棘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低的种群间分化;推测2亚种的分布边界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县、松潘县地区一带。  相似文献   

8.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murensis)是世界八个虎亚种中的体形最大的一个亚种。地理上,它只分布在我国的长白山脉、完达山脉和小兴安岭、苏联的远东和朝鲜的北部。近一百多年来,由于森林的过量采伐,劈山开矿等经济开发活动,使森林植被不断被破坏,东北虎及其猎食对象野猪、狍子、鹿等偶蹄动物的栖息条件恶化,日益难于生存;加之乱捕滥猪,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日益缩小并相互隔绝,严重影响野生东北虎种群的生活繁殖,导致濒临绝迹的境地。据了解,苏联在远东设国立锡霍特埃林斯基禁伐区即保护区,有虎250只;国内,黑龙江、吉林两省不足30只。总之,当今野  相似文献   

9.
虎年说虎     
一地球上虎的种类与分布虎只有一种,仅产亚洲据化石,地球上现代虎差不多与人类历史相近,大约距今300万年的更新世出现。分类上原由林奈 Linne 依据孟加拉虎的标本定名为Tigris,隶猫属(Felis),后改豹属(panthera)。林奈以后虎的种,亚种名先后提出17个,目前巳趋于统一,虎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目前暂未见有野外华南虎繁殖的相关报道。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华南虎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情况。为做好华南虎的人工繁育,恢复和壮大华南虎种群,本文从华南虎繁殖前期工作、饲养环境与笼舍、日粮组成与配制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圈养条件下华南虎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并总结了圈养华南虎繁殖期的行为表现,可为圈养华南虎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7~12 a杉木短周期小径级速生材培育模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96株解析木数据构建该模式树干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平均单木树干生物量为18.64 kg,其中62.5%的样本树干生物量在10~20 kg,而主伐年龄9~10 a的平均单木生物量为20 kg左右;以胸径为变量的一元方程和以胸径、树高为变量的二元方程均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R2>0.9),但二元方程拟合精度更高;经检验,最优一元方程(W=0.104×D2.123)和最优二元方程(W=0.02×D1.486×H1.362)的预估精度分别为92.25%和94.75%,均能满足生产应用需求和标准,为该栽培模式木材生物量估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使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分别从空中和地面拍摄的样地林分影像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并从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样地内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本研究以池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hotoScan Agisoft软件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智能手机近景摄影的样地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齐照片、控制点刺点、对齐优化、建立密集点云等步骤,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符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LiDAR 360软件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单木的树高和胸径参数,将其与实地测量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影像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满足《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的精度要求。通过实测数据和点云数据获取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差值分别为-0.9 m和-0.8 c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4%和7.1%。以实测数据作为自变量x,以点云数据作为因变量y,树高和胸径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809 5和0.918 4。将倾斜摄影和近景摄影的点云模型统一在同一空间参考基准下可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匹配的三维点云模型,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与实地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代...  相似文献   

13.
洞道是甘肃鼢鼠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建洞道是改变土壤微生态的重要途径 。为 了解甘肃鼢鼠生存环境的特点以 及其与周边土壤环境的差异,本研究以陕西省彬州市韩家镇白皮松样地和永乐镇花椒样地为对象,对比分析了甘肃鼢鼠洞 道区和非洞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特征 。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活动使洞道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 加,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对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最小持水量、铵态氮和速效钾的影响存在着地 点差异 。这些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生命活动可以影响洞道环境土壤环境,可为甘肃鼢鼠的管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 )具备雨洪管理的巨大潜力 )但在雨水资源利用方面还有待提升 。 以武汉市园林 科普公园为例 )对公园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该园雨水利用潜力进行估算 )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基于雨水利用潜力提升的 绿地提质设计思路 )以.渗、蓄、净,为主 )旨在从经济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多方面对城市公园绿地雨洪功能提质改造 )给予更 可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评价怀化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密林的质量,从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层次结构及三维绿量密度等方面 查找城市公园密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怀化及周边地区在城市公园绿地新建或改建过程中构建 生态型密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选取怀化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 40个有代表性的密林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功能和视 觉效果为准则层建立公园密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综合得 分和评价等级 。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为 I级的密林 9个,其中郊野公园 7个、城市公园 2个 。 与郊野公园相比较,城市公园 密林主要存在植物种类单 一、乡土植物比例低、乔木植物数量组成不合理:层次结构简单、郁闭度值小:乔木、灌木株数密度 小,总三维绿量密度小等不足 。针对城市公园密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部分植物过多种植、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合 理引进外来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等总体优化策略,并对城市各公园的密林提出了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 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 目 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 7~8月 )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 区鞘翅 目 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 目 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 1 969份)共收集到鞘翅 目 昆虫种类 104种)分别隶属于 28科 93属)其中新记录属 7个)新记录种 8 种 。 区系分析表明该地 区东洋种占优势)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0.58%、34.61%、4.81% 。 而多样性分析则表明该地区鞘 翅 目 昆虫群落稳定)在时间分布上 7月 的生物多样性普遍要高于 8月  相似文献   

17.
Li HF  Guan XY  Yang WZ  Liu KD  Ye M  Sun C  Lu S  Guo DA 《Fitoterapia》2012,83(1):44-48
Two new flavonoids, wushanicaritin (1) and wushankaempferol (2), along with 24 known flavonoi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herb of Epimedium wushanense T.S. Ying (Berberidaceae). On the basis of NMR and ESI-MS spectroscopic analysis,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 and 2 were elucidated as 8-γ-hydroxy-γ,γ-dimethylpropyl-3,5,7-trihydroxy-4′- methoxyflavone and kaempferol 3-O-α-l-[2,3-di-O-β-d-(6-E-p-coumaroyl) glucopyranosyl]-rhamn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 respectively.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tests indicated that 1 (IC50 35.3 μM) exhibited antioxidant activity comparable to Vitamin C (IC50 32.0 μM), while 2 (IC50 443.7 μM) showed weak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海道黄杨引种和繁育试验,总结出北海道黄杨在我市有两次高生长高峰期,即3~5月份和9月份;同时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对苗木根系生长及苗木高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北海道黄杨嫩枝扦插最适宜的生根粉浓度为100mg.kg-1。  相似文献   

19.
保鲜剂1-MCP在雷竹笋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笋质地嫩脆,味美可口,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出笋时间集中且极易木质化,不利于贮藏.应用聚乙烯薄膜包装结合保鲜荆(主要成分为1-MCP)对雷竹笋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与固体保鲜荆协同处理可明显防止雷竹笋霉变,减缓果肉纤维化及失重,抑制笋体老化.在3±1℃条件下保鲜30d,笋肉感官及营养指标与新鲜笋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Macleaya cordata (plume poppy) i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whether M. cordata extract and/or its major alkaloid constituents, protopine, allocryptopine, sanguinarine and chelerythrine activate the Nrf2 signalling pathway which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ytoprotective enzymes including heme oxygenase-1 (HO-1) and thioredoxin 1. In murine macrophage RAW264.7 cells, M. cordata extract increased both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HO-1. Of the alkaloids examined, only sanguinarine appear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se effect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 μM, sanguinarine induced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Nrf2,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Hmox1 gene encoding HO-1 and elevated HO-1 protein levels. Sanguinarine-induced Hmox1 mRNA expression was suppressed by SB203580, a pharmacologic inhibitor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38 MAPKs). The upregulation of HO-1 in RAW264.7 cells by sanguinarine was, however, accompanied by decrease in cell viability. Nonetheless, sanguinarine at micromolar, non-cytotoxic concentrations elevated protein levels of HO-1 and thioredoxin 1 in primary cultures of human hepatocytes. We conclude that sanguinarine may,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enzymatic antioxidant defence system via activation of the p38 MAPK/Nrf2 pat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