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饲草饲料是发展草食畜的主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和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草食畜生产的发展。因此,仅依靠天然草场发展是不够的,在冬春季节天然草场牧草枯竭,造成长期以来牲畜夏秋季增膘,冬春季掉膘(即:夏起、秋肥、冬瘦、春死)的规律性变化。兰坪县草食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制约着农民的养殖效益。为了有效解决牲畜冬春饲草缺乏的问题,兰坪县于1981年起开始推广人工种草,“八五”末至“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了以工代赈种草养畜、退耕还草项目,累计共种植全人工草场1 733·3 hm2,其中退耕还草1 067 hm2,以工代赈种草666·7 hm2,为加快草食…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快速发展,对于牧草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更好地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我国提出“种草养畜”技术理念,加快草场建设,能在保障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该文分析种草养畜技术理念的意义,着重探讨种草养畜和草场建设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草场改良、人工种草和封山禁牧等技术措施,达到恢复草场植被,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实现退耕、退牧还草的目的。结果表明永寿县草场生态保护技术的推广实施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技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牧草种植开发、草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方案,促进了舍饲养畜技术的全面推广、实现了封山禁牧,提高了草场植被覆盖度,改善了草场及周围生态环境,为牧草综合加工利用找到了新途径,使全县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兰坪县先后争取实施了以工代赈种草养畜、退耕还林(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累计在全县8个乡(镇)推广种植优质牧草1 487 hm2,改良草场1 278 hm2。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东营市是一个人少、地多、水丰草茂的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种草养畜和天然草地改良利用为重点,以科技推广为先导,狠抓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加快草地开发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全市食草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一、基本情况东营市有天然草场28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202万亩,人均占有天然草地1.6万亩,主要分布在河口区、利津县和垦利区,是山东省天然草场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草地类型以滨海滩涂草甸草场类和平原草甸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肉制品需求量的逐年增加,畜牧业也在不断发展,种草养畜技术在此背景之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多数地区使用该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种草养畜的生态价值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种草养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退耕还草后畜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甘肃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需要处理好种草与养畜之间的关系,做到种草养畜两不误.应以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和开发优良畜种为基础,组装配套现有成熟的各项实用技术,大力推广舍饲养畜及快速育肥技术,通过技术培训、科普宣传和试验示范,规范生产,以市场开发为手段,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走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道路,使草与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县近几年来摸索出了一套发展平原农区种草养畜的模式现存种草面积八千七百六十亩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有此花苜蓿苏丹草籽粒苋冬牧70(黑麦草)聚合草等促进了种植业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县草食家畜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对种草养畜的认识我们采取的种草模式主要有一利用我县贾鲁河滩一千五百多户鱼鸭混养的优势在鱼塘边种植冬牧70(黑麦草)和苏丹草喂鱼种植紫花苜蓿聚合草喂鸭渠堤种植紫花苜蓿不但能防风固堤每年每亩能提供优质饲草四千公斤二麦棉草间作套种我县是产棉大县每年麦棉套种30…  相似文献   

9.
农田种草养畜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草养畜是发展草食家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发展绿色畜牧业的重要途径,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洛阳市按照以畜定草、草畜结合的办法,经过3年多对种草养畜模式的探索、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工种草面积已达15万亩。在种草养畜模式的探索上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现介绍如下:1农区种草养畜主要内容农区种草养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草山草地开发利用,二是农田种草养畜。相对而言,农田种草养畜潜力较大,农田种草的产量是草山草坡的2~3倍,经济效益较好。农田种草养畜…  相似文献   

10.
辽西北风沙地区飞播沙打旺草地密度与产草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省飞机播种牧草始于1981年,十年来飞播沙打旺牧草44.7万亩,累计成草面积38.9万亩,成苗面积率87%,保存面积42.1万亩,占总飞播面积98%。飞播牧草的成功,建立起大面积的高产优质飞播草场,不仅取得了大面积治理“三化”草场的显著效果,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草地生产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开辟了种草养畜的致富门路。同时在绿化国土,保持水  相似文献   

11.
韩天虎  俞联平  张贞明 《草业科学》2012,29(6):1013-1016
河西走廊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欧亚通道的生态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提出草业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可遏制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指出草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山东省黄泛平原风沙灾害治理及防护林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黄泛平原风沙区防护体系单一,防护能力薄弱,近地表风沙活动强烈;黄泛平原是山东省的畜牧业发展主要区域,但其天然草地资源不足,发展潜力有限;土壤质地差、肥力低,风、沙、薄成为制约黄泛平原风沙区农牧业发展的障碍因子,但黄泛平原光热资源丰富,水分资源充足,适宜于种植牧草.基于牧草的防护能力和黄泛平原风沙区的自然资源特征,探讨了其发展牧草产业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引草入田、引草入林,调整种植结构,构建以草为核心的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途径,并提出了发展牧草产业的几种较为典型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和县是一个纯农业县。草业在农业生产中占的比例不断提高,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草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民和县草业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今后草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饲草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坚持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以打造畜牧全产业链为主线,提高畜牧业收入为目标,认真实施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和临泽县现代草食畜牧业富民增收行动,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助推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燕麦在高寒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是我国北方牧区的一种优良栽培饲草,世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户也有种植燕麦的优良传统。大面积种植燕麦,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人工草地是解决我国高寒草地草畜供求季节不平衡矛盾,增加植被覆盖,保护草地资源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维系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防止草地退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青临 《青海草业》2013,22(2):20-2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红河州建水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喀斯特地区,是国家“十三五”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近年来,以种草、养羊为模式的畜牧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率低、养殖效益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提高效益,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在建水县面甸镇五里冲建设了奶山羊种草养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的建设模式对于缓解当地的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为今后推广种草养畜技术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对永寿草地的类型、数量、载畜能力及基本特征和利用现状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三条途径 :农田种植饲草、天然灌丛草地改良和林间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