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文章总结西昌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及对策,经验及效益,阐述了目前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谈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法律地位。通过对四川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发展障碍的分析,提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以林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为核心,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建设的非公有制林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显示出不可挡的趋势。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地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致使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非公有制林业存在的问题出发,提高具体解决措施,强调了完善非公有制林业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立法建议。希望能够更加完善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指出了非公有制林业产权保护不力、采伐限额制度的束缚制约、林地使用制度不完善和林业金融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进入21世纪.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启动.为全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家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下.我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姚顺波 《绿色中国(A版)》2005,(22):43-44
文章以财产权制度为核心,以成本——收益为主线,界定了非公有制林业补助和非公有制林木补偿的概念和范畴,按照市场经济、放松管制及效率原则,提出了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林业是指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通过政府划定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取得林地、林木等资源的使用权,自主投资经营的林业。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截至2003年底,非公有制森林面积达到3510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20.32%,森林蓄积比例为6.7 相似文献
11.
从人的价值及行为形成机制出发,分析认为影响林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产权安排,目前我国林权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限不清等问题.发展社会林业,必须界定出明晰的林业权能边界,强化林地使用权,保障四大权能. 相似文献
12.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目前林权权属的不明确及不断地林权改革导致的不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融资及实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林权改革仍需不断努力。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明确产权,建立或调整相应的配套法律、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多种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体制,及相应的支持体制。提高林区农民收入,处理好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提高林业生产力,建立好林业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开展森林认证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森林经营状况和促进林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作为我国木材产品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东北国有林区应该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契机下,抓住机遇,改变现有国有林区普遍出现的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新形势下,东北国有林区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并通过森林认证这一市场机制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7.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是整个经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国有森卑企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切实解决森工诸多矛盾和问题,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