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xnigra),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59年从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组合选出的优良单株。该树种表现为抗寒、耐干旱,是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为掌握小黑杨的生长规律,提高它的防  相似文献   

2.
小黑杨林冠郁闭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Carr×P.nigra L.)是东北高寒地区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及城乡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抗寒、抗旱、抗盐碱及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研究冠幅与胸径关系可利用树冠预测胸径和郁闭时间,以便确定造林密度。为此我们对小黑杨树冠与胸径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疆杨元素含量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在我国新疆栽培最早,尤以和田、喀什地区生长最好。青海、甘肃、宁夏亦早有栽培,近十余年在陕西、内蒙、山西、辽宁、吉林诸省和北京市也有引种,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防护林及人工丰产林的优良树种。为进一步利用新疆杨资源,研究其生物量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杨在乌盟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来是乌盟地区,特别是前山地区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城乡绿化的主要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材质好、繁殖容易、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乌盟各地相继从外地引进许多不同种类系号的杨树品种,如小黑杨  相似文献   

5.
桓仁小钻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桓仁小钻杨(俗名:下甸子大青皮杨)是沙尖子乡下甸子村经过十几年选育试验,栽培出的,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抗病害、适应性强等特点。还具有萌动早、落叶晚、生长期长、树姿美观,抗逆性强等优点,不仅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的理想树种,也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1982年通过全省杨树选优对比认定的大有发展前途的优良乡土树种,暂命名为:“桓仁小钻杨”。1965年开始发展至今,已有成林  相似文献   

6.
<正> 垂柳(Salix babylonica)在我国分布甚广。具有发芽早、落叶晚、适应性强、抗尘、抗烟、抗毒、抗污染力均强和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的多种优点,所以不仅是城镇居民区绿化和其它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固堤护岸的好树种之一。木材可造纸、作家具;柳条可编筐篓;叶可入药。垂柳实生苗比插条苗适应性强、寿命长、材质好,所以提高实生苗的生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引入39个美洲黑杨×甜杨杂交无性系,在黑龙江西部高纬度高寒地区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越冬及抗病虫性等性状进行多年测试,选择繁殖能力强、苗期长势好、无严重病虫害、抗逆性强、能安全越冬的优良品系进行大量繁殖,建立品系评比林进行复选。经20 a时间,开展苗期品系评比、区域试验与示范,筛选出杨树新品种中雄4号杨(Populus deltoides×P.suaveolens)。该品种为雄株,具有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材质好、耐寒、抗旱、抗病虫和不飞絮等优良特性,适合作纸浆材等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泡桐属木材科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桐(Pauitio:t)是我国的一类优良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也是平原绿化、营建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  相似文献   

9.
大叶相思栽培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Cunn.ex Benth)适应性强,能耐干旱贫瘠土壤,根瘤发达,具有固氮能力,且枯枝落叶量大,因而是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它结实丰富,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萌芽力强,生物量高,用途广泛,又是薪炭林、用材林、绿肥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它还可放养紫  相似文献   

10.
孟县白榆是我国白榆优良类型之一。它生长快,树干高大通直,枝条开张角度小,群众都称“钻天杨”。一般10年左右成材,胸径可达20~25公分,树高16~20米,枝下高10米左右。它材质坚韧,弹性强,不易劈裂,是建筑、车船、农具、家具的优良用材。白榆根系发达,易栽培,适应性强,有耐寒冷、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含盐量0.3~0.4%能正常生长)等特点,是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四旁绿化林的理想树种,在我国北方享有一定声誉。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银白杨嫁接育苗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泰青杨和合作杨作砧木,进行毛白杨、银白杨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泰青杨作砧木,嫁接繁育毛白杨、银白杨,是培育毛白杨等较难生根杨树树种苗木的有效途径,并可提高育苗质量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各种处理柱头的方法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与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之间的杂交障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母本花粉提取液处理柱头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成苗率达到了73.68%,在此基础上对F1用回交、测交和自交的方法进行了遗传学分析,F1是真正的杂种,表明远缘杂交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滇杨与美洲黑杨派间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青杨派中的滇杨为母本,黑杨派中的美洲黑杨为父本,采用人工切枝水培杂交技术进行了滇杨×美洲黑杨的杂交工作,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杂种苗。今后将结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苗和亲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探索和研究滇杨×美洲黑杨杂交育种的遗传变异规律,亲子鉴定和早期选育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山杨为母本、美洲黑杨为父本,对克服山杨与美洲黑杨派间杂交障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有机溶剂熏柱头后再用山杨花粉提取液处理柱头能有效地克服山杨与美洲黑杨之间的杂交障碍。同时,用形态学标记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进行鉴定分析,杂种子代主要偏向于父本型与母本型,从而证明杂种子代是其真正的杂种。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应用SPDA-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胡杨和新疆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7月和8月,不同水分处理下胡杨和新疆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存在差异,7月胡杨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降低呈现增长趋势,而新疆杨叶绿素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8月叶绿素的含量变化是随着水分的减少2个树种都呈现先升...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沙地小叶杨和杂交杨一些生理生态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P4气孔计和PV曲线研究了小叶杨和杂交杨气孔导率和水分状况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干旱的5、6月份,小叶杨的气孔导率远远高于杂交杨;在湿润的7月又低于杂交场;在生长近结束的8月底二者气地度近等;(2)小叶杨和杂交杨各在干旱的5月渗透调节抗旱能力相差不多,以后各月杂交杨则高于小叶杨,6月最明显;随着植物枝条木质化程度的提高,二者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旱性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室内外接种及自然感病的方法,对银中杨抗烂皮病进行测定,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证明银中杨为感病最轻品种,聚在第一类,并对鉴定林中 16个品系的病情指数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间感病指数有极度显著差异。同时对银中杨及对照品种的虫害按五级分类标准进行调查并计算受害指数,结果表明银中杨是抗杨干象、白杨透翅蛾等虫害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中度水分胁迫(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0%)条件下,胡杨和灰叶胡杨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函数.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胡杨、灰叶胡杨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24.59、16.68 μmol CO2· m-2s-1,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59、0.036 μmol CO2·μmol-1photon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603、517 μmol photons·m-2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42、41 μmol photons·m-2s-1、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2.99、1.45 μmol CO2·m-2s-1.土壤水分胁迫能显著降低胡杨、灰叶胡杨Pn max、AQY、LSP,而对LCP及Rd无显著影响.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胡杨均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活性,其Pn、Pn max、LSP、AQY及Rd值均比灰叶胡杨高,而LCP值,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胡杨对光照、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灰叶胡杨.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省建瓯市开展不同土壤条件下引种欧美杨107、108无性系,欧美杨与乡土速生阔叶树马褂木、枫香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柑橘园迹地种植107杨、108杨,具有早期速生丰产性,其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以及单位面积蓄积远高于马褂木和枫香;施用垃圾肥、猪粪肥和复合肥等作基肥可促进欧美杨生长,但对于肥力较好的抛荒农田和果园肥效较小。  相似文献   

20.
胡杨、灰叶胡杨种子萌发期抗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位居欧亚大陆中心,四周距离海洋甚远,加上四周高山高原的阻挡及盆地内塔克拉玛干和库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热锅效应”,更加剧了气候的干旱程度,从而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荒漠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