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居民对动物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更是极大的促进养猪产业的进步,使我国的养猪产业逐渐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转变。猪舍饲养管理技术能够切实提高猪的管理效率,提早猪的出栏时间,是我国猪养殖长产业最为常见的一种管理技术。本文主要就猪舍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猪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在猪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都会利用猪栏开展猪舍饲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生猪养殖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逐渐受到广大生猪养殖户的关注。生猪饲养过程中育肥阶段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是缩短生猪养殖出栏周期,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要到达生猪养殖利益最大化需要科学地改善生猪育肥阶段饲养管理。育肥猪饲养管理措施可以先从饲养方法着手,其次保障育肥猪饲养环境,同时把控育肥猪疾病防治,可获得良好的育肥猪生产性能。文中介绍育肥猪饲养过程中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旨在为育肥猪的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已由传统的小规模散户零星养殖变为规模化养殖。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人们往往只注重猪的疫病防治和饲养管理技术,对猪舍内的小环境及其控制技术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很多规模猪场猪的各种疾病多,猪生长速度慢,养殖效益差。笔者通过对猪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贵州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规模猪场猪舍内的小环境控制技术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生猪养殖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生猪养殖后期的育肥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猪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整体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措施可以从栏舍清洁消毒,科学断奶和转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及栏舍温湿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文章对生猪养殖中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保育猪科学饲养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简龙  谭杏 《农技服务》2023,(6):101-104
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推动畜牧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猪养殖作为支柱产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在起步初期缺少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智能化养殖技术,导致保育阶段出现各类问题,对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严重降低经济效益。为规模化生猪养殖行业提供参考,使保育猪生长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饲料利用率更优,提高保育猪的养殖质量,提升保育猪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收入,提高生产效益,从保育舍准备、应激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检查及观察、资料记录等方面介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提高生猪生产质量,增强生猪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效益,贵州省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加大了瘦肉型生猪良种猪推广力度,以农户饲养二元杂交母猪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产模式,在贵阳、遵义、毕节等地建立了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农户在养殖二元杂交母猪的过程中,由于对二元杂交母猪的生理特点了解不够、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集约型的生猪养殖成为生猪养殖的重要形式。生长育肥期是生猪生长的最后阶段,其生长质量直接决定盈亏情况。加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饲料进行饲养是提升养殖户经济收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为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得到很大的进步,生猪养殖过程中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后期保育阶段的生产性能及育肥阶段的养殖效益,做好生猪断奶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水平。断奶仔猪饲养管理可以从保育舍环境管理,断奶仔猪饮水管理,断奶仔猪饲料营养物质及饲喂水平控制等方面进行,以达到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效果。文中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断奶仔猪科学饲养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育肥猪养殖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猪生长的关键阶段。为了提高养殖效果,饲养者必须给育肥猪提供良好舒适的生长环境,监控饲养全过程,促进育肥猪健康生长,提高猪肉品质。一、加强对猪舍合理布局干净、清洁的环境是育肥猪饲养的基础。在养殖过程中为了确保生猪生长环境满足养殖要求,必须对养殖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10.
生猪生长各阶段,保育猪的养殖管理很重要。因为该阶段的应激因素最多,一旦疏于管理,对后期的育肥效益造成极大影响,养猪人一定要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文章介绍保育猪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应激因素做汇总阐述,对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保育猪养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生猪饲养受气温、湿度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会引起生猪本身发生生理变化,也会促使一些病原体的滋生。河南省新乡市四季温度、湿度变化大,在四季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生猪饲养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春季生猪饲养的注意事项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对猪舍内外的门窗、天花板、墙壁、猪栏等卫生死角彻底清扫后,再用2%~3%火碱液  相似文献   

12.
育肥阶段是生猪养殖的关键阶段,对养殖效益有直接影响。文章从修建圈舍、配制饲料、饲喂技术及出栏体重确定等方面论述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猪舍内外的温度差较大,空气干冷,再加上饲养户为了提高猪舍内的温度,减少了通风的次数,猪舍内部的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数量上升,这就很容易导致生猪出现呼吸道疾病。在生猪饲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饲养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猪患病。生猪呼吸道疾病是冬季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生猪典型症状就是呼吸道病变,出现咳嗽、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症状。本次研究主要就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产生  相似文献   

14.
母猪管理方式与猪舍设备利用、饲养管理定额、生产水平、经费开支有密切关系。目前各地一般采用繁殖母猪个体单栏管理方式,一栋800m~2猪舍(60个猪栏)只能同时饲养60关哺乳母猪,一人饲养繁殖母猪15—18头。这种管理方法限制了猪舍利用率和饲养管理定额的提高,增加了生产费用的开支。为了贯彻毛主席“大养特养其猪”的指示和适应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发展的需要,考虑我国当前习惯采用的繁殖母猪单栏个体  相似文献   

15.
养猪是最常见的养殖项目,在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养殖技术有所不同,必须要结合每个阶段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积极开展养殖管理。本文对猪各个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并且从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保健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1后备母猪的引种管理1.1隔离舍的准备外进种猪的有效隔离期约40 d,即引人的后备猪至少要在隔离舍先行隔离观察饲养40 d,确认健康无病才能与原有猪群合群饲养。在进猪前要准备好隔离舍,冲洗猪舍的地面、猪栏、墙壁、房顶及周围环境,彻  相似文献   

17.
正引发猪呕吐的疾病类型较多,呕吐也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性症状,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多加注意生猪的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日常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以及保证猪舍内部空气流通,为生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笔者结合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就易引发生猪呕吐的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胃溃疡和轮状病毒四种常见类型疾病进行分析,从而能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对症用药,确保该病的防治成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猪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项目,随着国家各项有关生猪生产奖励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生猪生产发展形势迅猛,近些年来,我国的生猪饲养逐渐走向规模化。这种趋势导致生猪饲养密度日益增大,猪群的周转日益加快,猪舍的利用率提高,导致生猪在猪舍中染得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加大,从而损害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生猪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72头三元杂交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以发酵床模式饲养,一组采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喂养64 d后测定猪的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试验过程中观察生猪的发病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生猪的发病率(P0.05),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同时,发酵床养殖模式还可改善猪舍环境,减少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7,(24):23-23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养殖设备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重要措施。 一、猪栏设备 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