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标准偏高糖型甜研7号与标准偏丰产型甜研8号2个二倍体纯系品种及水培方法,研究了子叶期(11d)甜菜对NO3^-和NH4^+的吸收特性以及不同NO3^-/NH4^+比对苗期(31d)甜菜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了子叶期甜研7号较甜研8号对NH4^+有较大的Vmax,有利于NH4^+的吸收。低NH4^+浓度比促进甜菜对N03的吸收。而且甜研7号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于甜研8号。不同NO3^-/NH4^+也影响甜菜对NH4^+的吸收速率,2品种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2品种遗传特性不同导致了甜研7号对NH4^+的吸收较甜研8号敏感。高浓度NH4^+的存在促进了甜研7号与甜研8号对NH4^+的吸收。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甜菜对NO3^-与NH4^+的吸收与同化关系来调控甜菜的氮代谢,以提高甜菜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文庆 《种子科技》2012,30(2):25-26
优质、抗逆、饲用甜菜Beta vulgaris var.新品种甜饲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填补了我国在饲用甜菜育种领域的空白。甜饲1号生物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抗盐碱,耐瘠薄,平均每亩根产量7516.5 kg,茎叶产量5600.0 kg,含糖率6.6%。根体中干物质含量13.37%,粗纤维10.1%,粗脂肪2.69%,是品质较好的新型多汁饲料作物;适口性良好,且适宜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推广种植。本文在多年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甜饲1号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优质、抗逆、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填补了我国在饲用甜菜育种领域的空白。甜饲1号生物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黄化病和白粉病,抗盐碱、耐瘠薄,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标准偏高糖型甜研7号与标准偏丰产型甜研8号2个二倍体纯系品种及水培方法,研究了子叶期(11 d)甜菜对NO3和NH4+ 的吸收特性以及不同NO3/NH4+ 比对苗期(31 d)甜菜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了子叶期甜研7号较甜研8号对NH4有较大的Vmax,有利于NH4+的吸收。低NH4+浓度比促进甜菜对NO3的吸收。而且甜研7号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于甜研8号。不同NO3/NH4+ 也影响甜菜对NH4+ 的吸收速率,2品种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2品种遗传特性不同导致了甜研7号对NH4+ 的吸收较甜研8号敏感。高浓度NH4+ 的存在促进了甜研7号与甜研8号对NH4+ 的吸收。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甜菜对NO3与NH4+ 的吸收与同化关系来调控甜菜的氮代谢,以提高甜菜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甜菜过氧化物酶cprx1基因在抗旱节水中的功能,利用甜菜品种HI0466(抗旱性较强)、农大甜研4号(抗旱性较弱)为材料,通过已克隆的甜菜cprx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甜菜幼苗根系、叶片中cprx1基因在正常供水及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1d、3d、5d及复水1d、2d时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个甜菜品种幼苗根、叶中cprx1基因在正常供水情况下均有一定量的表达;在水分胁迫1d均诱导上调表达;水分胁迫至第3天HI0466根、叶中表达量显著增强,而农大甜研4号根、叶中该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胁迫至第5天HI0466根、叶中该基因仍有微量表达,而农大甜研4号根、叶内该基因表达接近停止;复水2d后表达量均恢复至胁迫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甜17号是石河子农科中心甜菜研究所育成的丰产、优质、抗病、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7.
新甜18号由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培育,2008年4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为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单粒型杂交种,丰产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特进行了麦后复种与小麦套种饲用甜菜等项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在小麦套种甜菜的地块中复种内饲5号甜菜,试验结果表明,1.8m0.9m套种模式,临优1号小麦产量可获得299.1kg/667m2.套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密度为株距33.3cm,块根产量达到4346.7kg/667m2,茎叶产量为2517.2kg/667m2;复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株距26.7cm,块根产量为1625.5kg/667m2,茎叶产量为3819.9kg/667m2.套、复种后总产值为1799.2元/667m2,复种的增收率为43.4%,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外施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钾对甜菜光合碳代谢与块根产质量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前景,以甜菜品种农大甜研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洒亚硫酸氢钠(200 mg/L)和碳酸氢钾(700 mg/L)对甜菜叶片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相关酶以及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HSO3和KHCO3喷施甜菜叶片,可显著提高甜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EPCase和Rubisco酶活性(P0.01);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表现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表明后期光合速率间的差异是非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收获期块根重量及含糖率分别较对照增加7.1%~23.2%和10.5%~20.3%。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3的育成与推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3的育成与推广杨炎生,孙以楚,王华忠(中国农科院甜菜所呼兰150501)我们在总结选育甜菜多倍体品种甜研301及甜研302的经验基础上,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对四倍体品系的选育改良及多系号配合方面做了改进后育成了甜研303品种。该...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对甜菜当年抽苔及光合作用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赤霉素(GA3)对甜菜当年抽苔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甜菜幼苗期,用不同浓度GA3处理茎生长点,分别测定抽苔率及处理后不同天数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表明:GA3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甜研7号的最佳处理浓度为40mg/L,甜研8号为45mg/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6个甜玉米新品种:粤甜16号、粤甜19号、粤甜22号、粤甜23号、粤甜25号、粤甜B1在漳平市良种场种植,通过对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产量、品质等性状比较分析,表明粤甜22号、粤甜16号2个品种表现为产量高,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1126kg、1052kg,明显高于其他4个品种;抗病抗倒性强,其对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等均有较高的抗性;果穗外观和食用品质较优,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正在开发的新除草剂据称是将糖甜菜种植者频繁使用的4种除草剂如甜菜宁、甜菜安、乙氧呋草黄和苯嗪草酮整合成一种产品。  相似文献   

14.
旨在筛选适合福建省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抗病甜玉米新品种,为调整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推广甜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福建省玉米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福建省新近审定的‘榕甜2号’、‘黄甜168’、‘粤甜16’等11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田间测定结果及采后考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榕甜2号’、‘黄甜168’、‘榕甜1号’、‘金黄甜1号’等4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24.3%、18.8%、15.7%、12.3%,籽粒品质和口感均较好,锈病和大小斑病等病害皆较轻,可以在福建省扩大推广与应用;‘世珍’、‘金桂3号’、‘粤甜22’、‘闽甜4号’等6个品种因产量偏低或易感病,不宜在福建省内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农大甜研6号甜菜新品种在盐碱地的高产高效栽培,于2015年采用盆栽土培方法,设置4个Na Cl浓度(0、0.25%、0.50%、1.00%)和3个基施肥量(N-P_2O_5-K_2O∶180-165-75、225-240-150、270-315-225kg/hm~2),共12个处理;在农大甜研6号甜菜幼苗盐胁迫处理后5d开始进行幼苗生长和根、冠养分动态的测定。结果表明,盐分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N、P、K养分施用量,且盐分影响甜菜幼苗中N、P、K养分的运移。与幼苗根干物质呈正相关的营养指标:K(全株,0.755)K(冠,0.754)K(根,0.624)P(根,0.494)P(全株,0.265)。相对于无盐处理,K对甜菜耐盐性的提高作用较大。0.25%Na Cl对甜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甜菜幼苗可耐0.50%Na Cl胁迫,其中N-P_2O_5-K_2O为(225~270)-(240~315)-(150~225)kg/hm~2可促进甜菜株高、叶面积、干物质、根及全株N、P、K含量的增加,是盐胁迫条件下适宜的养分供应组合。甜菜幼苗不耐1.00%Na Cl胁迫。  相似文献   

16.
新甜16号(代号硕丰201)是石河子农科中心甜菜研究所利用自育与引进国外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定向培育、温室加代选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7.
韩莉梅 《种子世界》2013,(11):52-52
1选择早熟品种选择早熟、高产、品质好,抗逆性强,市场畅销品种,如奥奇814甜瓜、永甜3号、龙甜4号、泽甜乳玉、龙庆2号、泽甜国美、龙庆3号。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第 185页 )9 糖料9.1 中甜—甜研 8号 :中国农科院甜菜所选育。 1998年黑龙江省审定。株高 50~ 55cm,根圆锥形 ,根头小 ,根沟较浅 ,根皮光滑 ,根肉白色较细 ,维管束七八环。含糖量 16 .7% ,甜菜块根汁液纯度 85%以上 ,根中有害性非糖分含量低。抗褐斑病、根腐病性强 ,较耐黄化毒病和白粉病。抽薹率低于 0 .3%。 1991年至 1993年参加第六届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 ,3年平均根产量 284 3kg/6 6 7m2 ,比对照品种增产 9.0 % ;含糖率 16 .6 3% ,比对照品种提高 1.32个百分点 ;产糖量 4 73.5kg/6 6 7m2 ,比对照品种增产 2 2 .9% ,属标准偏…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饲用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评价了青贮玉米(新饲玉12号、雅玉8号)、普通玉米(金玉818)和饲草玉米(玉草3号、墨西哥玉米)的产草潜力和主要营养价值。各饲用玉米生育期相近。干草产量玉草3号最高为40875 kg/hm2,新饲玉12号、雅玉8号、金玉818和墨西哥玉米干草产量依次为36675、35910、33495和26325 kg/hm2。粗蛋白含量玉草3号最高为10.67%DM,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现最优为雅玉8号分别为53.6%DM和33.6%DM。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类型对干草产量和品质有极显著影响。新饲玉12号是立足于当地环境选育的优质青贮玉米;远缘杂交合成的玉草3号和具有热带玉米血缘的雅玉8号是优质、高产的饲用作物类型,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也可作为优质饲用作物在北疆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朱砂叶螨和双斑萤叶甲这2种害虫是近年在黑龙江省新发生的甜菜田害虫。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专家鉴定为朱砂叶螨和双斑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甜菜田病虫文献资料上未曾有这2种害虫发生为害的记载,是甜菜田新出现的害虫,且发生有加重趋势。一、朱砂叶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