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水稻专題学术討論会于196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合肥召开。参加会議的有省、专、县农业厅、局,各級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安徽农学院,省气象局,以及部分农业技术服务站的水稻科学技术工作者一百零九人。会議收到論文一百四十二篇,宣讀了九篇。会上着重就当前我省水稻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問題:水稻布局,优良品种,培育壮秧、防止烂秧,以及迟栽中稻的增产技术等,进行了分組討論。代表們本着百家爭鳴的学术方針,畅所欲言,各抒己見,求同存異,互相学习,以严肃的态度比較深入地討論了这些問题。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于1965年12月3—5日在合肥召开了甘薯科学技术座談会。参加会議的有甘薯主要产区的阜阳、宿县、滁县三个专区农科所,太和、阜南、碭山、怀远四个县农科所及全椒古河区农技站等单位代表共十人。会議目的,主要是在检查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討論甘薯增产关鍵問题及科学研究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发展甘薯生产服务問題。会議开始,首先学习了毛主席的“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的文章,为开好这次会議打好思想基础。会議期間,代表們对每个問题都进行了热烈討論,并交流了經驗。大家认为这次会議,虽然人數不多,时間不长,但开得比较好,收获不小。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全国水稻科学研究工作座談会于一月間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議的有十三个省区的水稻专家,以及中国科学院有关生理、土壤等专家共41人。会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丁颖院长主持。 座談会討論了水稻科学的研究方向、关键性課题以及如何改进試驗和研究的方法等問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院于八月间在北京召开了“一九六一年冬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座談会”,出席会議的有主要麦区的八省一市农业科学院(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小麦科学工作者共二十余人。会上就当前小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共同性問題,进行了討論。 栽培方面,首先討論了大面积增产的问题。通  相似文献   

5.
学术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江苏省科协最近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农作物群体概念問題学术討論会”。到会的包括有栽培、生物、生理、生态、遺传、地植物、植保、天文、气象等各种学科以及研究稻、麦、棉、甘薯(山芋)、绿肥、毛竹等各种作物的代表,大家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紧密联系生产、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根据几年来江苏省农业生产和科研等各方面的成果材料来討論研究有关农作物的群体問題。  相似文献   

6.
我院和广东农业科學研究所联合举行科学討論会,决定于九月十四日,採取报告会和专題討論会相結合的形式。現已提出。七十多篇論文作报告,还决定了八个专題討論;这些討論都是目前較重大而又爭論多的問題,包括“水稻的合理密植、施肥問題”“水稻远缘什交問題”“粳稻方面的问題”“防治病虫害的土农药問題”“稻瘟病問題”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安徽农业科学》1964年第四期楊家珍同志提出的《旱改水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問題》,引起了我們应有的重视。解决这个問題,的确是直接关系到旱改水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第一步。为此,現将我們所知道的一份有关資料摘抄出来,供旱改水地区农业工作同志們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八月下旬召开了果树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学术討論会。参加会議的除辽宁省有关果树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果区著名劳动模范等外,并邀請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及北方著名的果树專家,总評六十一个单位一百一十四人。会議着重討論了果树保花保果的涵义和保花  相似文献   

9.
自从全国农业科学实驗工作会議以后,我省样板田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截至目前为止,以专区以上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为主要技术力量的样板田,共有三十一个(另外还有三个研究基点)。其中有专业样板十二个,专題样板两个,綜合样板十七个。除个別单位外,参加样板田工作的科技人員,占現有科技人員总数的50%以上。这些样板田,分布在全省各个地区。有高产再高产样板,有低产变高产样板。所有专业样板田,都設在集中产区的中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貫彻全国农业科学实验工作会议精神后,对样板田进行了适当調整,統一规划,使之与各地区农业生产区划,紧密结合起来,有的地区已把样板田工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农业机械部年前在南昌召开了南方水田拖拉机鉄輪犁耙研究会議,到会代表有南方十二个省(区)市和农业机械部拖拉机研究所等的农业机械研究人員。会議研究了拖拉机下水田铁輪及其配套犁耙定型試验問題。 会議系統总結和交流了各省試驗研究的經驗,对現有各种不同型号的拖拉机铁轮和犁耙机具,从使用性能、設計制造方面作了詳尽的比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議,已經閉幕。会议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历来关于农业問題的指示,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在目前和将来发展的需要,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經驗,对如何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为促进农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新耀自治区土壤学会举行提高土壤肥力討論会 新疆維吾尔自治区土壤学会最近在乌魯木齐市举行了巩固与提高土壤肥力学术討論会。討論的主要內容有: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的指标,单位面积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自治区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及巩固、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以及土壤改良技术及农业化学分析方法等問題。 关于提高土壤肥力的問題,有些人認为,在目前情况下,巩固与提高土壤肥力应以改良土壤为前  相似文献   

13.
淮河以北地区向来以旱作物为主,大片盐碱洼地,再加上旱涝灾害的威胁,粮食生产长期处在較低水平。解放后为了迅速提高北方粮食生产量,科学研究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探討大面积增产途径,曾提出扩种水稻的措施,但由于水稻产量仍不稳定,甚至在有些地区引起了土壤盐漬化。因而对北方能否扩种水稻問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茲提出我个人对这个問題的意見,請讀者正之。  相似文献   

14.
学术动态     
东北三省耕作学术討論会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在农业上逐步实現技术革命的偉大号召,促进东北地区实現农业机械化,总結与交流十余年来有关耕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討論如何继承与改革固有耕作制和建立机械化耕作制的問題,本年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在公主岭举行了东北三省耕作学术討論会。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河海大学以李涛声,彭世彰为代表的一批灌溉科技工作者就立足农业生产实际,瞄准学科前沿,与生产单位一起历程经8年的潜心攻关,终于研究成功“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这项技术不仅从理论上打破了我国水稻灌溉制度的千年传统,而且为农业节水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国际灌溉学术界为中国赢得了广泛声誉,这都为水稻节水灌溉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在阜新地区的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16.
学术动态     
一些农业科学工作者撰文討論防止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問題 解放以来,我国作物品种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有关品种理論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最近庄巧生等同志分别在报上发表了論文,探討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和提高种性等问題。 庄巧生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八月三十一日《文汇报》上,发表了以《作物品种的混杂和退化》为题的文章。作者認为,判断一个品种是否退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問題,虽然根据品种种性和生活力的表現就可以确定,但种性和生活力的具体表現,不仅受遺传性的支配,还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問題的提出怎样把新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經驗,由点迅速地推广到面上去?这是当前农业领导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員在蹲点、办样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問題。蹲点、办样板都是为了指导面,但是,新的科学技术与旧經驗之間、先进經驗与习慣势力之間,总之一切新与旧、先进与落后之間都存在着距离,如何縮小和消除这个距离呢?不考虑和很好地解决这个問題,就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在样板田上开展科学研究的做法与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65年10月下旬派出人员,并有农业部科学技术管理局同志参加,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运城棉花研究所的同志一起到闻喜县棉花样板田蹲点,这里发表的是他们的调查总结。 目前,以样板田为中心的科学实验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如何尽快地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研究方法,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特点,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变化多、地区性强的要求,是摆在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大批的农业科学工作者,下楼出院,通过样板田的工作实践,摸索到了在样板田上进行研究的一些方法,既提高了产量,又出了科学。但是,也有些同志对样板田究竟能不能出科学?怎样对待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等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开展这方面的讨论,对促进样板田上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是有益的。希望全国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都来参加这次讨论,把你们的意见和经验写成文章寄来。来稿希望从实际出发,观点鲜明,生动具体,短小精悍,就是只有一点看法,一个事例,本刊都是十分欢迎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員会第十次全体会譏討論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經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問題。会議认为,現在我們的任务是,在进一步調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动員和集中全党全国的力量,在物质方面、技术方面、財政方面,在组織領导方面、人才方面,积极地、尽可能地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經  相似文献   

20.
学术动态     
在北京市作物学会的倡议下,于四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了关于“北方高产水稻群体結构問题”的座談討論会。参加这次会議的有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14个有关单位的水稻科技工作者。 根据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四个地区两年来的研究結果,从构成千斤左右高产水稻群体結构的类型来看:尽管在地区、水稻品种、土壤性质以及气候条件等各有所差别,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主蘖并重”的群体結构类型而获得稳定高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