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建水县面甸镇洋葱种植户不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影响了洋葱品质.面甸镇从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深施肥、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监测预警、标准化作业、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等方面集成应用了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为加快推进建水县面甸镇洋葱产业绿色发展、打造建水洋葱"绿色食品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钟全福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4):138-142
为探讨黑莓鲈生态育苗技术,采用了仔稚鱼土池生态培育与室内水泥池的育苗方式,进行了黑莓鲈人工育苗试验。结果显示,土池通过肥水培养饵料生物,添加外源饵料生物,放养黑莓鲈仔鱼76.5万尾/hm~2,经过50天的培育,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37 cm的鱼苗31.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62.36%,仔鱼开口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其体长(L_T)与日龄(T)的回归方程为:L_T=0.006T2+0.251T+2.875(R2=0.995);幼鱼全长30 mm时开始驯食,以水蚯蚓作为驯食先导饵料,配合饲料驯食成功率达99%~100%,平均驯食成活率93.87%。土池生态育苗,水质稳定,饵料生物种群数量丰富,可以提高黑莓鲈育苗成活率,获得稳定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3.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科学施肥是夺取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优质、卫生、安全、富有营养的目标,除采用优良品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精细管理外,实施科学施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施科学施肥以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呢?应遵循“增施有机肥,减氮、控磷、增钾、补微肥”的施肥原则,并注意选用生物肥料、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等。  相似文献   

4.
开展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得出大麦减量增效集成施肥技术,以提升大麦生产质量,降低化肥施用量,减轻土壤面源污染,实现化肥施用零增长的目标,为保山大麦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表明,推荐的配方施肥(每667m2施N 15 kg、P2O57 kg、K2O 6kg)减N10%+有机肥处理(有机肥200 kg/667 m...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保供工作情况。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2015年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组织开展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的就是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19年,我国化肥农药的用量已经连续3年减少,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达到了39.2%,比201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农药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协调、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近年来笔者对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进行回顾,走访生产一线麦农,根据减量施肥经验,总结提出小麦减量施用化肥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带来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增高、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于2018—2020年,在单项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展本研究,旨在形成适合华南双季稻区的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研究选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双高),同时优化氮、磷、钾肥的比例结构以及基蘖肥的比例结构(双优),在化肥中补充施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双补),合理平衡移栽密度与肥料施用量、水气平衡方法水分管理(双平衡)的方法。2019—2020年在象州和宾阳县进行技术示范,化肥减量综合技术示范区的化肥施用量比对照减少化肥用量17%(包括氮、磷、钾肥)基础上,平均稻谷产量分别为6479.76 kg/hm2、6755.62 kg/hm2,其稻谷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30%和6.55%。本研究总结了华南双季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探讨化肥减施和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柠檬产量和品质,为云南柠檬园土壤环境改良和柠檬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依据。以‘云柠1号’柠檬为试材,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即100%化肥(常规施肥)、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5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及不施化肥处理+有机肥15 kg/株。分别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柠檬树体生长参数、花枝成花数、果实品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处理下柠檬的生长参数、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差异,该处理显著加快了柠檬树体的生长,获得了更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植株株高增高6.37%,嫁接口上、下5 cm处直径分别增粗13.05%、9.61%;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5.19%、28.60%;果实出汁率、Vc含量和总糖含量分别增加6.68%、27.85%、6.20%,综合考虑产量、果实品质等因素,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处理对柠檬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基于资源环境管理角度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由传统经验施肥向科学计量施肥的转变,既能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满足农民对合理施肥、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又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幅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经8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试点到巩固再到普及的历史性跨越,各地主要以不同区域、作物2条路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模式,并带动了与科学施肥相关的技术推广、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相应的人才需求。但还存在推广环节薄弱、技术的农作物覆盖范围窄、撒施、表施、浅施等粗放施肥方式较为普遍等问题。因而建议今后逐步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尽快建立和完善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的施肥技术体系,加大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有效的技术指导、农化服务模式。土壤测试仪器设备、小配方肥研制及其针对性施用和农化服务机制等的完善,将会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覆盖以及配方肥的规模化生产,逐步以低碳农业取代传统高碳农业,切实推动农业转型的跨越性发展。运用适宜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减排的碳交易活动中,既为高边际减排成本排放源提供全新的减排途径,也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排的农民带来了双重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面积,为中国农业减污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黄壤作为贵州省喀斯特山区主要的农业土壤类型,其质地黏重、比水容量小、养分含量低、酸性较强、保水保肥能力相对较差、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提高黄壤肥力尤为关键。绿肥的种植可以起到部分替代化肥、改良土壤的作用,根据2017—2021年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的研究以及示范推广,提出黄壤旱地绿肥利用与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以期为黄壤旱地的绿肥种植、高效利用以及化肥减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化肥的有效利用对于水稻的丰产增收、提质增效以及保证水稻质量安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当地的粮食产区受到了严重影响,水稻种植区域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土地营养不均情况加重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都导致水稻品质下降,水稻产量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善当地种植户使用单一肥料的施肥习惯,合理规划氮、磷、钾肥的施肥比例,进而有效提升水稻质量、产量以及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效应用,也可以对土地肥力进行维持并进一步提升,因此,积极对该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推广,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下文将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具体开展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稻作烟区烤烟施氮量,明确稻茬烤烟减氮施肥模式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减氮施肥模式与传统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烤烟大田前期生长,可提高烤烟干物质积累总量5.03%,同时促进干物质向烟叶分配,有利于中、下部烟叶发育。减氮施肥模式的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99%、5.42%、0.14%,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可分别降低0.37%、0.09%,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0.4%,提高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南方稻作烟区可采用减少基肥氮和增加追肥氮比例、基肥穴施、増施灌蔸肥、分次浇施追肥的减氮施肥模式,以减少氮肥用量,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寒地区燕麦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6个混播比例4种施肥模式,对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株高、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综合评价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比例为6:4,此比例与燕麦单播相比,粗蛋白提高了60%,粗脂肪提高了36.4%,而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化肥减施50%+50%有机肥时,能使混播草地高产稳产,提高牧草营养品质,与不施肥相比,干草产量提高61.13%,粗蛋白提高23.9%;生物有机肥可以起到替代化肥的作用;施肥与混播比例存在交互作用,化肥减施50%+50%有机肥、燕麦与箭筈豌豆6:4混播时综合评价最好,适宜在日喀则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稻田在翻压等量紫云英作绿肥的情况下化肥减量施用对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影响,依托长期种植紫云英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MV+100%F、MV+80%F、MV+60%F、MV+40%F)对水稻收获期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翻压紫云英可以替代20%~40%氮肥;与单施化肥(100%F)和紫云英配施化肥(MV+100%F)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20%~60%化肥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为5.5%~17.8%,并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15.0%~26.0%。单施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水稻产量较对照不施肥提高30.0%~39.6%,以紫云英配施80%化肥水稻产量最高。紫云英配施减量20%~40%化肥水稻产量较配施化肥100%增加2.7%~7.1%。分析产量主要构成发现,紫云英配施化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状、水稻产量等水稻可持续发展因素,豫南稻区紫云英翻压量22500 kg/hm2时,化肥减施20%~40%均可在此地推广,以化肥减施20%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化肥减施对‘黔茶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展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比较分析不施肥(CK)、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撒施(T1)、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沟施(T2)(化肥减施量21.8%)、基肥(金正大控释肥+油饼)+追肥+沟施(T3)(化肥减施量43.5%)、基肥(恩泰克复合肥+油饼)+追肥+沟施(T4)(化肥减施量44.8%)对‘黔茶1号’春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K、T1、T2、T3、T4之间产量和品质差异显著,CK的效果最差;T2、T3、T4的产量分别较T1增产6.9%、21.1%、15.1%;T3、T4与T1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一定范围内,化肥减施量与春茶产量、发芽密度、百芽重和咖啡碱含量呈高度负相关,与茶多酚含量中度负相关,与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低度正相关,与酚氨比低度负相关。茶园肥料沟施效果好于撒施,新型肥料与有机肥搭配施用,减施增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正>据悉,为提高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水平,推动冬前麦田杂草早期防除,12月13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14个小麦主产省(区、市)植保站药械科负责人、麦田杂草抗药性监测点技术人员和项目单位有关专家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随着麦田免耕、少耕等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杂草抗药性水平的上升,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程度日  相似文献   

17.
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不少菜农无论冲施还是追施,均以化肥为主,缺乏长期效应,应与有机肥结合施肥;二是追施肥与冲施肥相结合选用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采取追施与冲施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解决表层根需肥问题,另一方面追肥能活化土层,增加根系,缓解肥效;三是大水与小水冲施相结合不少菜农无论苗期、结果期均以大水冲施肥,使得肥水过大,引起苗病、烂根、沤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肥料的减肥增效潜力,以期为设施芹菜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文图拉’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4.5 t/hm2+化肥375 kg/hm2)、T1(生物有机肥减量50%+化肥减量15%)、T2(生物有机肥减量50%+化肥减量30%)、T3(不施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测定芹菜株高、产量、品质、养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与农民常规施肥方式相比,T1和T2处理并未造成芹菜减产,其中T1处理产量最高,增幅为17.90%,该处理芹菜株高较高;T3处理芹菜产量降低;(2)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其中T2处理增幅最大;(3)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后,可以降低芹菜硝酸盐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T1处理芹菜品质优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4)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T1和T2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其中T2处理差异显著;施入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芹菜各器官养分积累量均高于未施入处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降低,芹菜各器官养分积累量呈现增加趋势。综合考虑产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量、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和面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土壤养分平衡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稳产条件下适宜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以期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与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在粤西地区早稻生长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当地4种优化施肥方式:优化施肥处理(OPT)、增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处理1 (OM1)、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2 (OM2)、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3 (OM3)对水稻产量、肥料偏生产力以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从生产目标、环境效应和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籽粒产量和谷杆比分别在5667~5967 kg/hm2和1.09~1.31之间,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在30.4~47.2、96.0~122.1、47.2~105.9 kg/kg之间;农田氮素、磷素、钾素表观平衡在54.2~115.3、17.1~29.8、1.2~67.0 kg/hm2之间。4种施肥措施氮素、磷素和钾素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在增...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减施化肥配施生物菌肥和黄腐酸对番茄生长发育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以番茄‘园艺504’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CK处理为常规施肥、基肥减40%处理为基肥施用化肥减40%、追肥减20%处理为追施水溶肥减20%、追肥减40%处理为追施水溶肥减40%,空白处理为不施用任何肥料5个处理。结果表明:番茄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减低,CK、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间不显著。基肥减施40%处理对番茄茎粗影响不大。叶节数和果穗数CK、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化肥减施提高了番茄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利用率以基肥减40%最高,与追肥减20%差异不显著。肥料偏生产力以基肥减40%最高分别比CK、追肥减20%、追肥减40%高17.1%、9.4%和16.4%。产量以CK处理较高,但与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黄腐酸的条件下,减少基施化肥40%或者减少追肥20%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