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2003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扎实推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农业部将重点抓好7项主要工作:①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重点实施好高油大豆和优质专用小麦等区域布局规划。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突出重点和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2.
戴晓丽 《种子世界》2009,(11):10-11
近几年,互助县大力发展以优质杂交油菜为重点的油菜产业,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油菜是互助县的特色作物和主导产业,也是互助县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作物和主导产品,在2005年青海省首届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4级精炼油被评为优质加工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达2.4万hm^2,  相似文献   

3.
发展效益农业,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是我国当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较好地发挥我省种业的优势,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专用玉米种子产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强化专用玉米种子的生产,这对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抓住机遇,搞好专用特用玉米的生产与开发,形成优质、高效、高产的特色农业,有效地壮大和发展辽宁的种子产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草地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三,水资源总量占全国近一半,还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国家有关部门将在西部逐步建立起七大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力争用10至15年时间,把西部建设成一个花红草绿、瓜果飘香的特色农业生产区。这七大基地包括:稳定新疆棉区,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质量,建设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在云南发展优质甘蔗,在内蒙古和新疆发展高糖甜菜,建设糖料生产基地;在西南地区发展优质柑橘、南方梨、热带水果,在西北地区发展猕猴桃、苹果、梨、葡萄等优质水果,建设水果生产基地;在云南元谋、甘肃河西走廊和青  相似文献   

5.
屈洋 《中国种业》2017,(9):26-27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小杂粮是农业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作物和特色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宝鸡市小杂粮种类较多,优势明显,在宝鸡市地区特色农业中地位特殊。通过分析宝鸡市小杂粮生产现状、优势、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着重提出宝鸡市小杂粮发展对策,为宝鸡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名优杂粮产品构建及地区农业增收提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农业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产业结构性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小杂粮是农业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作物和特色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宝鸡市小杂粮种类较多,优势明显,在宝鸡市地区特色农业中地位特殊。通过分析宝鸡市小杂粮生产现状、优势、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宝鸡市小杂粮发展对策,为宝鸡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名优小杂粮产品构建及地区农业增收提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正确指导加入WTO后秦皇岛市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通过对秦皇岛市农业生产现状的具体分析,指出了秦皇岛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1)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发展优势特色粮食品种;(2)发挥区域生产优势,做大做强果品、蔬菜产业;(3)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海省平安县充分发挥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无污染、无农残,种植的紫皮大蒜品质优、产量高、价格高等特点,以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紫皮大蒜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西安市长安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花卉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为做大做强长安花卉产业,提升长安花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2016年长安区出台了《长安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重点分析梳理了长安花卉产业的生产、销售现状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两地两区"的发展定位和"核心聚集,轴线辐射,  相似文献   

10.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找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凸显优势和发展空间,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以毗邻云南的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以及“桥头堡”开放重点的东南亚国家为参比对象,定量以除香港、澳门外的全国32个省份为参比对象,共选取4类定性和6类含44项具体定量指标,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系数为1.55,具有多样性、生态安全性、时差互补性3个综合比较优势。研究结果为云南以及其他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鉴于产业集群在产业竞争能力方面的优异表现,集群战略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政府实施区域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本研究以云南省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成功案例-文山三七产业为样本来剖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成因、作用,并总结其经验为推动我省丰富的区域特色农产品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阶段农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利润低、政策支持力度差、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宜等现象,必须立足于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对农、林、牧、渔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和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发展优势产业,有计划地控制粮食种植面积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重视技术与制度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而不应当仅仅在种植业内进行简单的品种换位。  相似文献   

13.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云南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优势、合作情况: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优势,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互补性强,农业生产技术优势明显;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合作和培训不断加强,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指出目前主要存在:交通运输落后,出口农产品基地规模小,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低,企业国际竞争力弱,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和困难。结合国家“桥头堡”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培育壮大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构筑便捷物流信息平台,推进云南优势特色农业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青海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促进青海省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对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地区分布、产品分类、地理标志使用及品牌推广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2010—2019年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地理标志主要集中在海东市、海北州、西宁市,地理标志产品以果蔬类、养殖类为主,地理标志的使用已成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2)还存在政府对地理标志重视程度不够、生产者及消费者地理标志品牌意识薄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数量少、“重注册、轻使用”、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3)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尚未对当地农业产值产生正向影响。提出“一统筹,一支撑,两抓手,全链条”的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路径:(1)加强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全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集群;(3)聚焦4个关键环节,构建产业全链条闭环发展新格局;(4)做优公共服务,营造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良好环境;(5)强化队伍建设,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提出了14条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产品加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原料供给、发展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也面临着发展理念落后、原料有限、成本价格高、质量安全、地区竞争、政策扶持等问题和劣势。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天津农产品加工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天津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重点发展领域和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和产业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比邻中南半岛“世界米仓”的区位优势且资本和技术领先于周边国家,因此,云南应进一步发挥优势,依托云南系统的粮食生产、加工和储运能力以及与相关国家完善的农业经济贸易合作平台和通道,加快推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为巩固和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能力做出云南的贡献。为此,作者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10—2019年云南粮食生产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品种结构变化以及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特点、中南半岛6国粮食出口贸易情况等,找出了云南口粮生产能力下降、种粮比较效益下滑、农业“走出去”支持政策不足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内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对外应以农业投资和储运体系为重点提高获取境外粮食的能力,同时应做大沿边加工物流业、做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产业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对接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的有效对接是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笔者介绍了国家产业体系的三大突破和四川创新团队的主要特点,着重阐述了二者在优势特色产业选择、全产业链设计、人员聘用、职能分工、综合试验站和产业示范基地县功能定位、效益延伸等方面的有效对接,最后从建立交流合作、双向考核、相互流动、有效利益连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国家产业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建设特别是二者的有效对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寻舸  朱玉晗  陶莉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1):160-164
国内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特征和区域特色。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山区相比平原地区更加滞后。笔者阐述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参与机制,归纳出山区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主体积极性不高、政府主体投入有限、社会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区位条件制约、服务利益关联机制缺失、村域间服务基础设施滞后、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不足等制约。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各类服务主体的作用,有效组织各类资源,是促进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弥补山区区位劣势,应该加强各类新型服务主体培育、建立协同机制、政府有效引导、培养农业服务业人才和营造良好的协同供给环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工业部门相比,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对就业贡献巨大,但整体的产业竞争力不具备优势;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竞争力也不强,需要政府一定扶持以促进其发展;不同行业的对比表明,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不同行业的竞争力差异显著,说明北京市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推动云南蔬菜产业实现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达到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的目的,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云南省蔬菜产业各环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查找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寻对策建议。针对全产业链视角下产业中存在的生产水平偏低、精深加工能力较弱、流通链条有待提质、休闲农业作用缺位、产业链利益绑定机制不健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缓慢等问题,提出通过全产业链横纵向延伸发展、运用“互联网+”、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增值、打造产业集群等方式来培育云南省蔬菜全产业链。通过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加快培育蔬菜产业的全产业链,势必能推动云南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