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花生覆膜主要表现,验证花生覆膜高产栽培试验技术,该技术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促进花生增产的综合性措施,能增加温湿度,保墒、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土壤冲刷和养分淋溶,并能提前10~15d播种,可增产70~100kg/667m2。通过不同地质地块、不同地力、不同透明度厚度地膜试验对比,覆膜花生栽培比露地花生增产具有不同效果,笔者总结出一套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当前花生覆膜对环境、生态、土壤及根系造成的影响,用不同覆膜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液态地膜单独使用能有效减少污染,但不能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量,与普通地膜配合使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花生覆膜打孔直播,省工节本,能提高花生产量和花生饱果率;覆膜、打孔、直播3个工序可以不连续操作,便于错开农时季节,高质量播种花生。该技术操作简便,不择劳动力,适合目前农村劳动力特点,值得花生种植户推广。本文分析了花生覆膜打孔直播的优势,提出了花生覆膜打孔直播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早熟增产的作用。采取覆膜栽培能比露地条件下增产20%最多可达30%以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做好播前准备工作,为地膜花生创造高产条件1.选用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选用优良品种是花生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由于地膜花生生长条件优越,水肥  相似文献   

5.
花生覆膜栽培中期破膜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覆膜栽培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花生覆膜栽培提高了土温,稳定土壤水分,保持耕层疏松;出苗早、齐、全、匀、壮;根系发育好、根瘤菌数量多;提高净光合生产率;开花早、花量大、结果多、果饱。但花生覆膜栽培是否需要全生育期覆盖?我们通过对花生生育中期破膜试验,结果表明,中期破膜更充分发挥了调节中后期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起到减少烂果、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世法  高照华 《北京农业》2014,(30):246-247
为提高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种植效益,沂南县经作站于2012年开展了花生机械覆膜播种联合收获一体化技术研究,引进2BFD-2C型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和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4HB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11台,研究推广了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和联合收获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78.7 hm2,平均产量460.00 kg,较常规播种平均增产43.00 kg,增产10.3%;增加花生总产11.52万kg,提高了项目区农民机械化作业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早熟增产的作用。采取覆膜栽培能比露地条件下增产20%最多可达30%以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做好播前准备工作,为地膜花生创造高产条件1.选用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选用优良品种是花生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由于地膜花生生长条件优越,水肥条件供应充足,同时延长了生育期,  相似文献   

8.
1特点低垄作覆膜抗旱栽培技术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降低其垄体高度。长期以来,地膜花生的垄高一直保持在15厘米左右,低垄作地膜花生的垄高则降至8- 10厘米,垄高的降低,使垄沟变浅,从而使低垄作花生既具有地膜花生所不具备的突出优点:①低垄作便于在垄沟取土,即便于在播种行膜上压土带;②增加膜顶面占垄幅宽的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合理密植;③减少垄两侧的悬针滑针数,提高花生的结果率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地膜残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4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取样检测方法对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地膜残留系数,以期为河南省地膜残留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棉花覆膜种植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量为6.8~37.3 kg/hm2,平均值为20.4 kg/hm2。花生地块地膜平均残留量为24.9 kg/hm2,棉花地块为13.5kg/hm2。不同取样点地膜残留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与作物类型、地膜用量、覆膜比例、覆膜年限、土壤质地及回收情况有关,地膜用量越大、覆膜比例越高、覆膜年限越长,地膜回收率越低,地膜残留污染的风险越大;棉花地块的地膜残留量明显低于花生地块。花生和棉花地块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0.71%和1.11%。目前,河南省花生、棉花覆膜种植区地膜污染状况较轻,但如果不注重地膜回收工作,残留量会逐年增加,成为地膜残留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新疆花生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目前新疆花生生产存在品种多乱杂、病虫草害多、药肥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花生品质.总结覆膜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确定适宜荒漠灌溉区花生规范化生产技术,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田间管理到贮存,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方法,并大规模推广,对提升花生生产效率与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花生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章详细介绍了花生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原因、技术要点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生机械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机械覆膜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已经获得成功。其重点技术是用15~17马力拖拉机,带动覆膜播种机,使花生施肥、播种、起垄、喷药除草、覆膜、压土一次完成。与人工覆膜播种相比,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简便等特点,易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明丽 《吉林农业》2010,(10):112-112
花生为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经济作物之一,文章介绍了在半干旱地区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并对此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农博 《北京农业》2007,(1):50-50
地膜机械覆盖技术是指农作物铺膜作业采用机械来完成的一项机械化作业技术,即采用铺膜机实施地膜机械化覆膜作业的一项农机化作业新技术.机械化化覆膜较传统人工铺膜有着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秋季覆膜最佳地膜覆盖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出能最大限度保墒、提墒、增温又不致严重影响降水入渗的秋季覆膜地膜适宜覆盖度,达到节本增效、提高秋覆膜技术经济效益的目的,2005-2006年我们在玉米上进行了不同幅宽和不同覆盖度秋覆膜栽培技术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玉米品种选择登海1号,供试地膜有幅宽75 cm、幅宽80 cm、幅宽90 cm和幅宽100 cm 4种类型地膜,均为青铜峡市塑料厂生产的长寿耐侯膜,膜厚0.014mm。1.2田间试验设计根据供试作物种植方式和覆盖膜幅宽,试验设50%、60%、70%、80%、90%和100%共6级覆盖度处理,即A.覆膜垄面宽50 cm,垄沟宽50 cm;B.覆膜垄面宽60 cm…  相似文献   

16.
一、覆膜花生带壳播种的好处 花生覆膜带壳播种技术,是节水、省工、增产的一项技术。其主要优点一是节水:带壳播种的花生3月底、4月初播种,此期地温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少,土壤墒情好,正常年份不需抗旱播种,节省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临沂市农用地膜残留系数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地膜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残膜污染越来越引起重视,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定位点采样,对主要覆膜作物及典型覆膜农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对3种主要覆膜作物、不同土壤类型设立定位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初步摸清了影响地膜残留的主要因素和变化规律。从本次研究发现,所有监测地块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均低于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在全国17个省(市)调查的平均残留60 kg/hm2的水平,也没有超过GB/T 25413-2010《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室》中地膜污染的一级标准;同种种植制度不同年限当季地膜残留系数差异不明显,而年均地膜残留量呈上升趋势;种植制度、覆膜年限、土壤类型、回收习惯和地膜质量对地膜残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20,(4):40-42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相似文献   

19.
旱地春小麦秋覆膜春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地区的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夏粮收获后的休闲期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加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差,常造成旱地春小麦不能适时覆膜播种或播种后出苗不全,影响地膜春小麦的产量和效益.针对当地春小麦地膜栽培中的这一突出问题,我们采用秋覆膜春穴播方式种植春小麦获得成功,该种植方式是一种旱区主动抗旱、增产的新技术,其技术的关键是改常规当年春季覆膜为上年秋季覆膜,把解决土壤缺水问题的侧重点放在保蓄秋季降水和抑制冬春蒸发上,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比常规地膜春小麦增产500kg/hm2左右,增产率达15%以上,受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一、2BFD—2SC型花生覆膜播种机操作技巧作业过程中,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前行,驱动轮(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排种轴和施肥轴转动,施肥铲将化肥施于两行花生中间的土中,排种机构将花生种均匀地播入相应的两条沟内。喷药系统向垄面喷洒除草剂后,松驰度自动调整的展膜机构将地膜均匀地平展在垄面,压膜辊及时将地膜压平,后端覆土铲扶土把地膜压实,集土滚桶在地膜表面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