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90年代以来,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阔叶杂草、抗性杂草不断上升为麦田主要杂草。日本看麦娘,野老鹳草等恶性杂草取代看麦娘、野燕麦成为稻茬优势种。猪殃殃、阿拉伯等6种恶性阔叶杂草占据旱茬旱麦田的主要优势,为综合防草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
我市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草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一般造成大豆减产10%~20%,严重者形成草荒,减产达90%以上。为此笔者对全市大豆田杂草及防除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汇报如下:一、杂草的优势种及分布概况由于受土壤理化性质、水系配套情况、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种植布局为西部稻棉轮作区、东部旱粮区,因此大豆田草相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马唐是大豆田主要恶性杂草,遍及所有田块。西部稻棉轮作区优势种除马唐外,尚有鳢肠、稗草等。东部旱粮区优势种仍主要为马唐,其他有铁苋菜等。局部地区优势种还有菟丝子、苣…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烤烟田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调查了贵州省烟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贵州省烟地杂草有30科74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2种,占16.22%;阔叶杂草60种,占81.08%;其他杂草2种,占2.70%。相对多度在10%以上的杂草分别是马唐、辣子草、狗尾草、尼泊尔蓼、旱稗、腺梗豨莶,为贵州省烟地杂草的优势种群。随着地区、海拔、土壤类型的不同,其杂草优势种群结构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作为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优势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长距离和短距离引种方法,对其三种虫态的引种方法分别做了介绍。成虫适宜长距离和短距离引种;幼虫和卵适合做短距离引种。这为成功防治恶性杂草喜旱莲子草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用田间普查和定点观察的方法,研究了皖江白湖圩区春玉米田杂草的主要种类、群落组成和发生规律。本区杂草共有19科57种,主要杂草有10种,其中马唐、牛筋草、旱稗、香附子、铁苋菜为优势种。主要杂草群落有6种。在玉米生育期内有2个出草高峰,分别在播后55d和95d;阔叶杂草的发生明显呈双峰型,而禾草、莎草为单峰型。春玉米田杂草发生与降雨量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湖南省烟田杂草种群与分布,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在全省烟田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烟田杂草共有30科7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比14.29%,阔叶杂草占比81.82%,莎草科杂草占比3.89%;一年生杂草占比75.32%,多年生杂草占比24.68%。相对多度大于3%的杂草有铁苋菜、酸模叶蓼、稗、碎米荠、马唐、繁缕、喜旱莲子草、看麦娘、通泉草、鸭跖草、水苦荬等11种,其中铁苋菜、酸模叶蓼、稗为湖南省烟田优势杂草种群,碎米荠、马唐、繁缕、喜旱莲子草、看麦娘、通泉草、鸭跖草、水苦荬为湖南省烟田区域性优势杂草种群。湖南省烟田杂草防除主要采用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化学防除方法,主要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是精异丙甲草胺和砜嘧磺隆。本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烟田杂草存在区域性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化学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除草剂使用、翻耕、树龄、坡度和郁闭度等杂草管理措施及环境因子对江苏茶园秋季杂草群落和外来入侵杂草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3年10月分别对江苏茶叶主产区仪征、金坛和宜兴3地共90个样地进行了杂草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90块样地可以依据优势杂草种类和杂草丰富度被分成3个类群。类群Ⅰ为荩草、野老鹳草、酢浆草、狗尾草、蓬蘽、麦冬杂草群落,该类群翻耕和化学除草频次少,树龄较大,郁闭度高,田间多年生杂草多,杂草种类多,田间杂草密度低;类群Ⅱ为马唐、小旱稗、小飞蓬、野老鹳草、狗尾草杂草群落,该类群以化学除草为主,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恶性杂草和抗除草剂杂草多,杂草优势种突出;类群Ⅲ为马唐、小旱稗、牛筋草、野老鹳草、酢浆草、虮子草杂草群落,该类群茶园管理较为精细,田间优势杂草种类少,杂草密度低。对外来入侵杂草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发现,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和翻耕频率显著影响外来入侵杂草在江苏茶园的发生和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管理措施,如化学除草剂和翻耕频率,对杂草群落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群落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的危害现状,采用七级目测法对浙江省主要水稻种植区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并运用Canoco软件对调查样点内杂草危害值和气候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共发现杂草61种(含变种),分属22科,其中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为浙江全省单季稻田内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优势杂草。根据典范对应分析结果,可将44个样点稻田杂草群落分为以下两类,第1类为浙西北地区稗+小旱稗E. crusgalli var. austrojaponensis+千金子+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杂草群落,稗、小旱稗、千金子、杂草稻在此群落内的综合危害指数均在8.88%以上,为此区域优势种;第2类为浙东南地区千金子+丁香蓼+通泉草Mazus fauriei+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稗杂草群落,千金子、丁香蓼、通泉草在此群落内综合危害指数均在7.66%以上,为此区域优势种。总体上,浙西北地区稻田受杂草危害较浙东南地区严重。表明浙江省稻田杂草群落与20世纪末相比发生了演替,主要危害杂草种类趋于同质化,且危害值降低,此外杂草稻等新问题日益突出,急需寻求相应的控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除草剂使用、翻耕、树龄、坡度和郁闭度等杂草管理措施及环境因子对江苏茶园秋季杂草群落和外来入侵杂草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3年10月分别对江苏茶叶主产区仪征、金坛和宜兴3地共90个样地进行了杂草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90块样地可以依据优势杂草种类和杂草丰富度被分成3个类群。类群Ⅰ为荩草、野老鹳草、酢浆草、狗尾草、蓬蘽、麦冬杂草群落,该类群翻耕和化学除草频次少,树龄较大,郁闭度高,田间多年生杂草多,杂草种类多,田间杂草密度低;类群Ⅱ为马唐、小旱稗、小飞蓬、野老鹳草、狗尾草杂草群落,该类群以化学除草为主,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恶性杂草和抗除草剂杂草多,杂草优势种突出;类群Ⅲ为马唐、小旱稗、牛筋草、野老鹳草、酢浆草、虮子草杂草群落,该类群茶园管理较为精细,田间优势杂草种类少,杂草密度低。对外来入侵杂草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发现,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和翻耕频率显著影响外来入侵杂草在江苏茶园的发生和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管理措施,如化学除草剂和翻耕频率,对杂草群落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开始利用倒"W"形9点取样法对江苏省盐城市麦田杂草进行调查,以期摸清全市的麦田杂草种类及分布、草相和防除技术的演变。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市麦田杂草比较突出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是菵草、抗性看麦娘、雀麦、早熟禾等,阔叶杂草稻茬麦田主要是荠菜、抗性猪秧秧、抗性牛繁缕,旱茬麦田主要是波斯婆婆纳、播娘蒿、荠菜、蔊菜等,少数田块野老鹳草发生也较重。1983年普查麦田杂草有17个科,计40种,本次普查麦田杂草有21个科,计67种。优势杂草减少了大巢菜,新增加了菵草、荠菜等。  相似文献   

11.
受干旱影响,近年来孝感市部分地区水稻旱直播发展较快.水稻旱直播具有节水、省工、省时、节本等优点,在水源不足地区有明显优势.但旱直播稻田杂草问题突出,田间杂草种类多、数量大、为害时间长,草害的控制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稻旱直播的成败.为了筛选出适合孝感市水稻旱直播田的除草剂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我们在孝南区西河镇进行了水稻旱直播封闭除草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贵州省不同区域茶园杂草进行调查,以明确贵州省茶园杂草发生危害特点,为贵州省茶园杂草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贵州省茶园杂草有152种(含变种),隶属于42科122属,其中优势杂草11种,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常见杂草20种,一般杂草111种,以马唐、繁缕、野茼蒿、姬蕨、小蓬草、白茅、野艾蒿、胜红蓟、鬼针草、牛膝菊、马兰等为优势杂草;不同区域茶园杂草群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成年茶园,其杂草发生种类,多年生杂草发生比例较幼龄茶园高,但二者均以一年生杂草发生为主。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对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的发生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茅山丘陵茶园22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共发现80种,隶属36个科、74个属。其中,发生频率20%的杂草有22种。22种杂草中,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小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austro-japonens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茅山丘陵地区茶园秋季优势杂草;马唐、小旱稗小飞蓬、牛筋草、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繁缕(Stellaria medi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族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苦苣(Sonchus oleraceus)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上海市水稻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水稻田杂草共有55种(含变种),隶属于16科35属,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无芒稗、千金子、多花水苋、耳叶水苋等4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马唐、杂草稻、鳢肠、假稻、稗、空心莲子草、水莎草等7种,这11种杂草是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此外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36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上海西部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但优势种集中性最低;东部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集中性均最高;江中沙洲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从相似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来看,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可划分为3组,其中东部地区和江中沙洲地区各一组,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杂草群落结构最类似,为一组。水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发生特点与地理区域、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除草剂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20%氟磺胺草醚EC是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除草剂新产品,为明确该药剂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和对大豆生长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夏,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氟磺胺草醚EC(商品名:苗无欺,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8%氟磺胺草醚ME(商品名:帅虎,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防除对象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试验地禾本科杂草有:马唐、旱稗;双子叶杂草有:鳢肠、铁苋菜、马齿苋、田旋花、苍耳、苋菜、龙葵、苘麻。其中,铁苋菜、鳢肠、龙葵、马唐、旱稗为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16.
一、棉田杂草种类与分布 1.种类:在盐城地区棉田查得之杂草共计81种分属28科,其中分布面广,发生量大的常见杂草有40种左右。马唐是棉田的主要恶性杂草,分布遍及各农业区,在调查的154634亩棉田中,发生面积占71.68%,危害面积占17.92%,其密度(2.3—9.1株/尺~2)、多度(34.65—75.44%)和频度(62.43—95.13%)均超过其它杂草。此外,旱稗、牛筋草、狗尾草亦为主要的恶性杂草。棉田常见杂草的主要优势种有鳢肠、千金子、铁苋菜、地锦、小蓟等。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近年来安徽省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安徽省麦田杂草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麦田杂草有19科72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蓼科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野燕麦Avena fatua、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看麦娘A.aequali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猪殃殃Galium spurium等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5种,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53种。此外,不同地区优势杂草存在差异,淮北草害区是以猪殃殃+节节麦+野燕麦为主的杂草群落;江淮丘陵草害区为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菵草;江南草害区为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从杂草的分布来看,江淮丘陵草害区的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56种,香农指数最高,为2.34;江南草害区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低,有17种杂草,辛普森指数最高,为0.037,均匀度指数也较低,为0.29,优势杂草突出;从相似性指数来看,安徽省三大草害区之间的相似性指数都小于等于0.5,差异性较大。同时,安徽省麦田杂草入侵问题严重,节节麦甚至已经成为某些地区的优势杂草之一,而大穗看麦娘A.myosuroides在安徽省局部地区也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喜旱莲子草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恶性入侵杂草,生物防治该杂草尤其是引入莲草直胸跳甲后取得很大进展。然而陆生型和高纬度地区的喜旱莲子草的防治仍是难点,利用真菌资源防治该杂草具有潜力。本文概述了对喜旱莲子草有一定生防潜力的真菌,并对其寄主专一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有效控制该杂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喜旱莲子草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恶性入侵杂草,生物防治该杂草尤其是引入莲草直胸跳甲后取得很大进展。然而陆生型和高纬度地区的喜旱莲子草的防治仍是难点,利用真菌资源防治该杂草具有潜力。本文概述了对喜旱莲子草有一定生防潜力的真菌,并对其寄主专一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有效控制该杂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河南省36个区县的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有77种,隶属于20科65属,其中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为主;优势杂草有10种,分别为播娘蒿、野燕麦、荠菜、猪殃殃、婆婆纳、麦家公、麦瓶草、节节麦、雀麦、硬草;常见杂草有28种,一般性杂草有39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伏牛山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49种,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2.94;豫南平原区Pielou指数最小,为0.75,Simpson指数最高,为0.098,优势杂草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可以划分为3组,第1组为豫北平原区、豫南平原区和伏牛山区的杂草群落,第2组为南阳盆地区和桐柏大别山区的杂草群落,第3组为太行山区的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