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樟子松为耐低温、抗干旱树种 ,能忍耐 - 40℃~ - 5 0℃的低温 ,在土壤水分含量为 2 %~ 3%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 ,但在干旱沙丘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 ,水、肥、热分配悬殊 ,采用常规的造林技术很难成功。因此 ,从 1 998年开始 ,我们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西部的沙丘地带 ,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 ,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造林地自然条件造林地选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西部沙丘地带 ,海拔高度为 1 32 0~ 1 5 0 0m ,年平均气温 - 1 .4℃ ,年积温 2 1 0 0℃ ,年降雨量为 35 0~ 480mm ,年蒸发量在 1 2 0 0mm左右 ,土壤贫瘠 ,植…  相似文献   

2.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半流动沙丘樟子松剪芽摘心造林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流动沙丘,用樟子松苗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造林。初试结果表明,樟子松剪芽苗和摘心苗雨季造林,既可节省投资,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扩大樟子松的适生范围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先育苗,再移植到容器定植培育一段时间后再用于造林.介绍了左云县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和造林技术,旨在为山西省北部地区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提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全森 《防护林科技》2016,(12):109-110
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大苗的成活机理、容器苗造林应用技术要点,对比分析了容器苗造林的优势,指出了培育大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幼树不耐风吹沙打,不能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或小豆茬、花生茬等撂荒地直接造林。樟子松苗木根系细弱,容易风干,保持苗木根系湿润,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樟子松按照苗木类型,分为裸根苗造林,容器苗造林和幼树移植造林。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辽西干旱地区的樟子松造林质量,开展了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樟子松2年生的裸根苗植入容器杯后在苗圃地培育2—3a的容器苗造林,保存率提高30%左右,林相整齐完整,提前进入高生长速生期,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从容器苗营养土的配制、苗木的选择、整地方法、造林时间等方面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上,按照不同沙丘部位,选择不同造林树种进行了杨树用材林模式、樟子松杨树针阔混交造林模式、阔叶树混交造林模式、乔灌混交造林模式、针针混交造林模式等5种更新模式造林,通过调查分析可知,樟子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生态效益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在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杨树的生长量明显高于樟子松.降低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容器育苗技术的普及推广,容器苗的需求量和育苗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造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因对苗木保护、栽植方法等技术环节把握不当,而导致的造林成效不高甚至完全失败的现象。2005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积极进行樟子松造林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工作,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以上,保存率为90%左右,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一、容器苗造林的关键环节1、炼苗与墩苗苗木是造林的基本材料,容器苗造林同样要求优质壮苗,不同规格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林分发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造林地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等因素,优质健壮的容器苗也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是培育健康林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搞好西部沙荒生态防护林工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樟子松大苗移植造林,成活率高达91%以上,实现了造林即见林的效果。现介绍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立地类型,对侧柏、樟子松、华北落叶松和毛条4个树种的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可提高34%~77.8%,其他各项生长指标也明显高于裸根苗。容器规格以6×20cm 的为宜。  相似文献   

15.
沙地栽植樟子松容器苗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伦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东南部,属栗钙土、风沙土,土壤贫瘠,质地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樟子松容器苗生长。文章从栽植樟子松容器苗时的整地、栽植经验和技术出发,总结出了樟子松容器苗沙地抗旱造林技术成效。  相似文献   

16.
彰武县章古台机械林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固定风沙土,土壤贫瘠,质地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樟子松树木生长,近年来采用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比裸根苗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利用林场常用的梭梭、沙拐枣、毛条、霸王等4种治沙造林树种的营养袋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密度造林模式下进行造林试验,对其成活率、树高、地径、冠幅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种造林模式下,梭梭的成活率最高;营养袋苗的生长量呈现出补植造林>厚覆沙地造林>沙丘造林>荒沙滩地造林;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下,营养袋苗生长量呈现出...  相似文献   

18.
林西县南门外治沙林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培育樟子松苗木,近几年又组织培育樟子松容器苗,通过实施容器苗造林,提高了成活率,延长了造林时间,降低了营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丰镇丘陵山区油松、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丰镇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并进行试验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造林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油松、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和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推广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加快偏远丘陵山区的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是耐瘠薄土壤的树种,具有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等特性,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栽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引入内蒙古通辽市,目前已经成为本地区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气候干旱的加剧,樟子松裸根苗造林已难保成活,因此,容器苗造林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的主要方式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投入大、工序多、技术性很强,要大规模稳定生产樟子松容器苗,必须要熟练把握种子的质量、育苗地选择、营养土配置、播种、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林分所要求的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