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肉用仔鸡生产过程中,由于发生某些疾病,不但直接影响仔鸡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仅就肉用仔鸡生产过程中,多发病或常见病的周龄、病的种类及发病的某些规律做了调查分析,望能对肉用仔鸡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材料来源和方法调查对象以本研究所1988年8月20日—11月2日饲养的两群共1,900只日龄相同的AA肉用仔鸡,在同一环境中,按肉用仔鸡营养标准配给混合饲料。  相似文献   

2.
肉用仔鸡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到了夏季,高温、高湿气候对肉用仔鸡生产极为不利,肉用仔鸡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发病率高,出栏成活率降低。特别是某些小型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环境控制设备较差,更易受到影响。为了使肉用仔鸡能顺利过夏,在饲养管理上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了解肉用仔鸡的发病特点与疾病的发生规律,掌握肉用仔鸡的疾病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饲养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1肉用仔鸡生长发育特点1.1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一般肉用仔鸡孵出时体重为40g左右,由于全价饲料的广泛应用,肉用仔鸡的育雏期(0~3周龄)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 AA(Arbor Acres)公司的丹斯基(Dan-sky,L.M.)博士在一篇综述性文章中,提出了肉用仔鸡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措施,现节译介绍如下,以供参考。80年来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显著提高是在多方面作了巨大努力所取得的结果,这些努力包括使肉用仔鸡后代遗传潜力提高、饲料和饲养计划制订得更好,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尤其是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等。表1所提供的资料清楚地表明了这种进展,表中总结了30多年时间(1952~1988)的肉用仔鸡生产性能数字。  相似文献   

5.
了解肉用仔鸡的发病特点与疾病的发生规律,掌握肉用仔鸡的疾病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是生长期短、周转快、饲养密度大、管理技术要求高,而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收入也高。因其饲养密度大,易感染疾病,特别是易受传染病侵害。所以,舍内小气候与管理技术对肉仔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成本的高低等关系极大。对肉用仔鸡生产,早期饲养与蛋鸡育雏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7.
了解肉用仔鸡的发病特点与疾病的发生规律,掌握肉用仔鸡的疾病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饲养,更大程度地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肉用仔鸡腿部疾病及预防 肉用仔鸡经常会发生各种腿病,如腿软无力、腿骨及关节变形、腿骨骨折、关节和足底脓肿等。饲养条件好,增重迅速的高产品种,其腿部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发生腿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肉用仔鸡腿部的生长和体躯的生长不平衡,腿部负担过重。预防腿病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刘伟信  朱庆 《中国家禽》1998,20(10):32-33
1前言现代肉鸡生产为了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一般均采用持续光照饲养,使肉用仔鸡生长及饲料转化率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但同时也增加了肉仔鸡脂肪沉积力和腿病发生率,以及代谢、循环失调疾病的发生,而且耗电多,出栏率低。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根据肉仔鸡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三、肉用仔鸡生产在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几个关键和应注意的问题近年来肉用仔鸡生产的发展及其生产性能的显著提高,这是由于各方面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由于在肉用仔鸡的育种配套系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使其后代遗传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饲料营养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加之饲养管理技术的改  相似文献   

11.
正了解肉用仔鸡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掌握肉用仔鸡的疾病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饲养管理。肉用仔鸡生长发育特点1.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一般肉用仔鸡孵出时体重为40g左右,育雏期(0~3周龄)体重可达0.6kg左右;快速生长期(4周龄以上至出栏体重)可达2.0kg左右。目前肉用仔鸡的料肉比一般为1.95∶1~1.70∶1的水平。2.各组织器官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不均衡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的生长速度远快于内脏的生长发育。心肺不能满足肌肉快速生长对血氧的需要,而常导致代偿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腿骨和胸骨表面长期受压,因此很容易出现腿部和胸部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给中卫县发展肉鸡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肉用仔鸡在中卫县的生产性能和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效果,于1985年6月4日到8月23日进行了星布罗肉用仔鸡商品代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13.
许多报告提出生长期肉用仔鸡最适宜的密度是18~22只/平方米.许多已发表的数据表明增加饲养密度(由10增加到27只/平方米)导致增重降低并影响屠宰后的质量.密度在27只/平方米以上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还没有报道过,本文详述和讨论了商品肉用仔鸡饲养密度高达50只/平方米时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肉用仔鸡腿部疾患往往会造成肉鸡生长不良,饲养效益降低,死亡率增加,是妨碍肉用仔鸡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肉用仔鸡早期生长较快,骨骼生长速度与整个身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随之而来的是腿部疾病的不断出现。在临床中仔鸡腿疾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病因对症施治。  相似文献   

15.
饲养肉用种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肉用仔鸡.现代肉鸡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产生的雏鸡.肉用仔鸡是指8周龄左右的小鸡,体重不超过1.5kg;而9~12周龄、体重1.8kg的肉鸡称为炸用仔鸡;烤用仔鸡指4~6月龄、体重为2.95~3.6kg的肉鸡.肉用种鸡的饲养期较蛋鸡短,饲养难度也较蛋鸡高.因为肉种鸡体重较难控制,易过肥.过肥的公鸡易发生腿病,不仅影响配种,且影响种蛋受精率;种母鸡过肥产蛋量不高,易脱肛,且产蛋期死亡和淘汰数增加.因此,控制不好肉种鸡的体重,就会影响其饲养效果,降低经济效益.研究者们对肉用仔鸡的生长规律曾做过许多探讨,报道也较多,了解与掌握这些规律,是养好肉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 肉用种鸡的主要生产性能表现在能否多繁殖后代,生产更多的肉用仔鸡。由于肉用型鸡具有食量大、生长快、囤积脂肪多的遗传性,如不采取限制饲养方法,必然会把种鸡养的太肥,产蛋率降低,减少肉用仔鸡的生产。所以,如何防止体重过大,是养好肉用种鸡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国外主要肉鸡生产部门,为防止种鸡超重,采取限制饲养方法,取得较佳的效果:22周龄母鸡的体重不超过2公斤;养至60周龄,平均每只产种蛋160枚左右,孵出雏鸡120只。  相似文献   

17.
Maxwell(1988)发现,在研究所饲养的患腹水综合征幼龄肉用仔鸡,发生的肺软骨性和骨性结节多于商品鸡。假定是环境的影响,可能是由于通风不良所致。研究表明,患有各种疾病的肉用仔鸡,其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饲养肉用仔鸡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蓬莱县1986年开始饲养肉用仔鸡,为了发展肉鸡生产和冬繁冬养,遇到两个难题,一是建造鸡舍耗资太高,农民承受不起;二是冬季利用破旧民房耗煤太多,利润很低.1987年,我们对肉仔鸡饲养工艺进行了大胆革新,把种植业的塑料大棚移植到肉仔鸡饲养上来。五年来通过不断试验、探索、改进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简易大棚饲养肉用仔鸡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肉用仔鸡是专门化的肉用品种(品系)间或肉用品种与兼用品种间杂交产生、供肉食用的商品鸡。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饲养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脂肪少、不腻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肉用仔鸡在饲养期间极易受物理性刺激而致伤残,降低产品合格率,胸囊肿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肉用仔鸡是指7周龄或8周龄上市的肉鸡。现在,肉用仔鸡上市的活重约为1.8公斤左右。所以,肉用仔鸡是以产肉为主,具有生长迅速、饲养期短、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的肉食鸡。肉用仔鸡的生产创始于1923年美国的Delmarva半岛。自那时起,肉用仔鸡业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极大发展。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孵化厂、饲料公司和屠宰加工厂也参加进来,这样逐渐形成了在合约承包制基础上的肉用仔鸡联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