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引进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8号、张杂谷11号、张杂谷4170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最优品种,以便在西安市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杂谷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8号的特征特性,以及该品种在鲁东南地区夏播条件下,获得高产的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谷子品种晋谷59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谷59号(太选15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晋谷30号×晋谷36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谷子品种,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为国家一级优质米。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无霜期150d以上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宋国亮  赵治海 《种子》2017,(7):108-109
张杂谷15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育光温敏谷子不育系A2为母本,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阳高3号父变异株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于2013年、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区试,2年产量结果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4年在区域生产试验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产量表现突出,并于2013年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5.
优质谷子品种晋谷6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谷62号(太选17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02-68×晋谷36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谷子品种,2015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优质米,2016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并定名,2018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无霜期150d以上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优质谷子新杂交种张杂谷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杂谷16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谷子不育系A 2为母本,以"复1×5号父"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谷子新组合。其中母本A 2为该院自育谷子不育系,恢复系"复1×5号父"是由复1(抗谷瘟材料)与5号父转育成抗除草剂(拿捕净)的新种质资源。张杂谷16号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23.75kg/667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6.27%,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5.42%,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10.3kg/667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9.6%,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10.8%,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5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品种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欣 《种子世界》2009,(4):47-48
“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同常规的谷子品种相比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杂交谷子品种比常规谷子品种产量增产达30%以上,增产1500kg/hm^2以上,2007年在张家口下花园区武家庄村种植的张杂谷5号,平均产量达9750kg/hm^2,武尚金家种植的最高产量达12150kg/hm^2(已经下花园公证处公证)创造了国内谷子高产记录。如按平均产谷量9000kg/hm^2计算,产谷草1.2万kg/hm^2。  相似文献   

8.
以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8311、8311-14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4个不同品种谷子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探究张杂谷3号于晋北地区高产的形态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形态学方面:张杂谷3号株高和穗长均与张杂谷6号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普通谷子8311、8311-14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百粒重与张杂谷6号、8311、8311-14无差异显著,张杂谷6号百粒重与8311、8311-14差异显著(p0.05);张杂谷3号穗质量较其它3个品种均高,且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张杂谷3号叶面积较其它3个谷子品种叶面积大且叶色深,且差异显著(p0.05),而张杂谷6号、8311、8311-14的叶面积差异不显著。2)生理方面:张杂谷3号叶绿素含量、丙二醛的含量、可溶性蛋白高于8311、8311-14,但其丙二醛含量低于张杂谷6号,且差异不显著;其可溶性糖的含量低,只与普通谷子8311-14有显著差异;对高产谷子张杂谷3号的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可溶性糖含量与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张杂谷3号在晋北地区高产可能与光合作用强、抗性好有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多分蘖的张杂谷5号和少分蘖的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T1(10cm+50cm)、T2(20cm+40cm)、T3(30cm+30cm)3种行距,对两品种在不同行距配置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能显著提高两品种的产量,对于多分蘖的张杂谷5号,适宜的宽窄行能够有效提高谷子的分蘖及分蘖成穗数,进而提高谷子的产量;对于少分蘖的晋谷21号则通过优化个体穗部性状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8个引进谷子品种(系)进行2年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谷子品种(系)中张杂谷13号、吨谷1号、清香谷子和安6178与对照豫谷18号相比在适应性、丰产性等方面表现较突出,可作为本地区优选谷子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春播地区谷子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能力,以矮88为父本、张杂谷13号为母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谷子新品种赤谷K4。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山西省、河北省张家口市、甘肃省张掖市等≥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根据赤谷K4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3号’对干旱的生理响应特征及其抗旱性强度,为拓展中国旱作区农业发展途径及杂交谷子在旱作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推广提供支持。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比较了‘张杂谷3号’、亲本1、亲本2和常规种‘8311’共4种谷子幼苗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程度模拟干旱的响应特征。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的模拟干旱导致4种谷子材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张杂谷3号’降幅最小;不同胁迫处理下4种幼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随胁迫程度急剧上升;不同胁迫下,4种材料幼苗叶片内的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张杂谷3号’增幅最小;4种幼苗的SOD活性随胁迫加剧呈上升趋势,20%和30%PEG胁迫下,SOD活性均快速上升,其中‘张杂谷3号’上升幅度最大。4种材料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张杂谷3号’的耐旱性最强,常规谷子‘8311’次之,亲本2最差。  相似文献   

13.
谷子新品种豫谷1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谷18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1号×保282"中选育而成的夏谷新品种,该品种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98.7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88%,居2010~2011年参试品种第一位,两年23点次区域试验全部增产,增产幅度为1.29%~47.24%,增产点率为100%。该品种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适应性。2012年2月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已申请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为20110347.5,公告号为CNA007841E。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种植的优质谷子品种,对 2021 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华北夏谷区组)试验的 22 个谷子品种的 13 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对 22 个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抽穗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粗和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表明中杂谷 34、中杂谷 36、豫谷 36、张杂谷 26 号、中杂谷 55 和豫谷 42 同时具备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在华北夏谷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温君 《中国种业》2019,(3):12-13
<正>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张家口农科院)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2000年研究培育出"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号。"张杂谷"系列种子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抗逆广适、节本增效等优势,是世界上首次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谷子杂交种,也是我国继杂交水稻后,对世界农业的又一大贡献,被媒体誉为"南有杂交稻,北有杂交谷"。  相似文献   

16.
汾杂 163 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杂交谷子新品种,母本为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晋汾系 21A6,父本为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K37-9。2016-2017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长农35号增产14.9%。2019年、2020 年连续 2 年参加山西省谷子新品种区域性试验,每 667m2 平均产量分别为 316.8kg、362.04kg,增幅 8.22%~23.70%。该品种高抗黑穗病,中抗谷瘟病,适宜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春播种植。2022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谷子(2022)140057。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5的选育与高产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谷15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9号为母本,本院创新材料安99-2231为父本杂交,通过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08~2009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适应度最高,单位面积产米量第一。平均产量5288.85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5.98%,在生产示范中,最高产量5869.5kg/hm2,2009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春播或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汝阳县陶营镇大北西村,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是具备灌溉条件的旱肥地,中等肥力,交通便利,土质为幼褐土土种,黏壤土质地,前茬为小麦,产量6 000kg/hm~2。1.2参试品种试验品种为省内外近年新审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共11个,其中张杂谷8号为对照品种。参试品种为豫谷16号、豫谷17号、豫谷19号、豫谷23号、豫谷24号、豫谷5415号、冀谷31号、晋谷51号、豫谷18号、衡谷10号。  相似文献   

19.
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系列品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杂谷系列品种是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经40多年科研攻关选育成功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春播区授权河北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销.张杂谷系列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省区种植,已在全国北方地区推广13.3万hm2.宣化县从2007年开始示范推广,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6.7万hm2.下面将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03,(6)
玉米新品种潞玉13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玉米课题组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中秆大穗稀植型高产品种,增产潜力大,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该品种已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2003年9月已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第五期上公告,公告号:CNA000878E,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独家拥有其品种权。为尽快开发潞玉13号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已授权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