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甘薯麦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属鳞翅目(k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因其卷叶为害,故又名甘薯卷叶蛾、甘薯卷叶虫等,为我国甘薯、蕹菜等多种农作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北京地区甘薯麦蛾的发生情况,同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2019年对密云地区甘薯麦蛾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并在幼虫发生期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等6种药剂开展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为甘薯麦蛾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从发生数量上看高峰期明显,9月峰值更高;从龄期分析,第l代幼虫发生于7月,第2代发生在8月,第3代发生在9月,与黑光灯诱到的成虫发生趋势相符。在防治药剂方面,生物药剂5%阿维菌素乳油对甘薯麦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化学药剂3%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0%氰戊·马拉松乳油、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生产中建议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3.
甘薯麦蛾又名甘薯卷叶虫,以幼虫取食危害蕹菜(也叫空心菜),近年来在山东胶东地区有为害加重的趋势,已成为蕹菜上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蕹菜(water spinach)别名竹叶菜、空心菜、通菜、藤菜等,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和叶人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盐,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品种. 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又名甘薯卷叶虫,属鳞翅目麦蛾科,寄主作物为蕹菜、甘薯、山药、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近年来有发生严重的趋势.该虫分布广泛,为害严重,全国各蕹菜产区均有发生,被害株率一般在20%~50%,重者可达100%,严重影响了蕹菜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龙眼亥麦蛾(Hypatima longanae)是我国近年发现的一种蛀食枝梢、花穗和幼果的新害虫,属于鳞翅目,麦蛾科,亥麦蛾属。据调查,福建、广东和广西等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受害严重。在福建仙游,6~9年生龙眼秋梢被害率达18.2%~30.2%;福州成年龙眼夏梢盛发期新梢被害率高达41.1%。为害严重时,龙眼树势衰弱,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形成,还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龙眼亥麦蛾的卵椭圆形,初产淡黄色,后转橙黄色;成熟幼虫体长7~9mm,黄白色;蛹体长5~6mm,黄褐色,  相似文献   

6.
于1990~1995年对栗花麦蛾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花麦蛾1年1代,以蛹在栗树树干的翘皮内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卵发生期为6月,幼虫为害期为6月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陆续成熟后爬至越冬处结白茧化蛹越冬,蛹期约300d(天)。卵主要产在雄花序和混合花序上,幼虫食害花序,钻蛀幼蓬,导致栗蓬脱落。  相似文献   

7.
调查观察表明,l~6月即冬季至荔枝挂果期,荔枝亥麦蛾(Hypatima sp.)田间发生4代,以幼虫过冬。可通过采集春梢、花穆、幼果上的幼虫,置室内饲养观察化蛹期,以预测药物防治的最佳日期。  相似文献   

8.
苹果卷叶麦蛾的发生及防治苹果卷叶麦蛾又叫黑星麦蛾,是为害苹果、梨、杏、李、桃等果树的重要害虫,几年来在我县管理粗放的果园以及苹果与核果类果树混栽的幼龄果园发生较为严重。我们于1993—1996年在本校果园(栽有苹果、梨、杏、李等果树)和西沟堰苹果园进...  相似文献   

9.
于1990-1995年对栗花麦蛾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花麦蛾1年1代,以蛹在栗树树干的翘皮内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卵发生期为6月,幼虫为害期为6月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陆续成熟后爬至越冬处结白茧化蛹越冬,蛹期约300d(天)。卵主要产在雄花序和混合花序上,幼虫食害花序,钻蛀幼蓬,导致栗蓬脱落。  相似文献   

10.
果树害虫防治(图说连载之二十三)李润临文晋普图(接上期32页)四十二、黑星麦蛾黑星麦蛾多发生在粗放管理,极少用药的果园,主要寄主有桃、李、杏、苹果、梨、樱桃和山定子等果树。幼虫卷叶为害。成虫体长5—6mm,胸背及前翅黑褐色,腹部及后翅灰褐色。前翅前缘...  相似文献   

11.
正8月以来,长江流域红薯种植区主要害虫为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Meyrick)]。该害虫又称甘薯卷叶蛾、甘薯卷叶虫,属鳞翅目麦蛾科,除为害甘薯外,还严重为害蕹菜等其他旋花科植物。现将其识别要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幼虫及为害特点该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红薯的叶片、嫩茎和嫩梢。老熟幼虫细长纺锤形,长约15 mm,头稍扁,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两侧黑褐色呈倒"八"字形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柑橘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中国柑橘生产成本变动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柑橘生产第二大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广西、重庆等9个省(区、市),年产柑橘约1800×10^4t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柑桶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投入不断变化,表1和表2显示了南方9省(区、市)柑橘主产区农民对柑桶生产的投入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的苹果品种及早熟品种栽培策略陈其峰胡孝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省杭州市果树研究所)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绝大多数品种都属于温带型品种,不适宜在寒带及亚热带、热带地区栽培。早在70年代,浙江、上海、湖北、江西等...  相似文献   

14.
蕹菜(water spinach)别名竹叶菜、空心菜、通菜、藤菜等,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和叶入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盐,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品种。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又名甘  相似文献   

15.
彭家成 《中国果菜》2010,23(1):27-31
一、概述 黄皮叉称油皮、油梅、鸡皮果,也叫黄淡、黄批、黄弹子、王坛子等,原产于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及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其中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栽培较多;  相似文献   

16.
湘紫薯174 是以浙紫薯1 号为母本、浙紫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 紫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5 个,大中薯率82.7% 以上,熟食味好,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 虫病和薯瘟病;每667 m2 鲜薯产量1 913~2 359 kg,薯干产量549~736 kg;花青素含量为714.5 mg · kg-1(FW)。适宜在湖 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春夏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蕹菜(Ipomoea aquagc Forsk)又称空心菜、竹叶菜、通心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主产区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是主要的绿叶类蔬菜之一。甘薯天蛾(Hefse convolvul iLinnaeus)又名白薯天蛾、旋花天蛾等,属鳞翅目天蛾科,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蕹菜、甘薯等旋花科植物,也可取食芋、向日葵、菜豆、扁豆等。  相似文献   

18.
红薯(拉丁名Ipomoea batatas,英文名Sweet potato)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藤蔓植物。又名甘薯,北京人称白薯,山东称地瓜,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称红薯,云、贵、川、渝叫红苕、蕃苕。原产美州,已有4500多年栽培史。1492年由哥伦布传人欧州,后由葡萄牙人传人非洲,又从太平洋群岛传人亚洲。  相似文献   

19.
龙眼园亥麦蛾种群变动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园亥麦蛾种群变动初步调查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胡奇勇,陈元洪,占志雄仙游县病虫测报站林仁魁龙眼亥麦蛾(HypitimaLonganaeYongetChen)是我省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为进一步揭示支麦蛾的生态特性,提高种群密度估计精度与控制效果。199...  相似文献   

20.
海南临高多文空心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海南名菜——多文空心菜生产中病害发生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经过多年调研,查清了为害海南临高多文空心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6种,分别是斜纹夜蛾、甘薯麦蛾、叶甲、蚜虫、炭疽病、白锈病,其中虫害4种,病害2种,对病虫为害症状重点描述,以帮助准确识别,并针对不同病虫害种类总结出了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