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干旱地区旱作结球甘蓝全膜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作结球甘蓝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使一切形式的大气降水通过集水面聚集于播种沟人渗到作物根部,被作物有效利用,实现了集雨、抗旱、保墒、增产.  相似文献   

2.
旱作花椰菜全膜覆盖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  相似文献   

3.
旱地果园高垄覆黑膜集雨沟保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对旱地果园采取高垄覆盖黑膜集雨沟保墒试验,并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起高垄覆盖黑膜集雨沟保墒模式明显优于单纯起高垄覆盖黑膜保墒模式,显著地增加了旱塬区果园土壤含水量,为增产增效创造了条件,应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等一系列种植模式从旱作农业领域模式中脱颖而出,该模式集保墒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具有保墒蓄墒、增温增光和抑草防病效果,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地力,调节作物对光、温、水、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微垄全膜顶凌覆盖技术是指在春季用小锄犁地形成微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适合密植的蔬菜作物,如芹菜、胡萝卜等,既可保墒,还能  相似文献   

6.
旱作马铃薯双垄沟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马铃薯双垄沟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双垄沟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雨。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水分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形成马铃薯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有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7.
旱作农业区一般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利用率低,蔬菜等作物不容易获得高产。2008年我们引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并在当地旱作区线辣椒栽培中应用,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旱作蔬菜等垄全膜沟播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其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从选地、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和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该项技术的栽培要点,以期为类似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旱作农业区一般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利用率低,蔬菜等作物不容易获得高产.2008年我们引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并在当地早作区线辣椒栽培中应用,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兰州市高寒二阴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使二阴地区半干旱旱作山地、梯田、山坡地种植无公害蔬菜,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于2003年试验,经过4年研究总结出"高寒二阴地区无公害白菜花旱作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抑蒸沟播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雨养农业区开展西藏柴胡引种驯化栽培模式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雨养农业区引种西藏柴胡秋季播种时,混少量胡麻处理的全膜沟垄集雨穴播种植模式出苗率最高,达到62.33%;春季播种时,混少量胡麻处理的双膜沟垄集雨保温穴播种植模式出苗率可达60.33%,显著高于其他14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马铃薯栽培质量,挖掘增产潜力,对马铃薯生产有着重要意义。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集雨栽培技术是一项全省推广的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也是我县2009年重点推广的农业项目之一,全膜覆盖双垄后,  相似文献   

13.
宗晓琴 《中国蔬菜》2019,1(9):104-105
阳曲县旱作菜豆栽培已有20 余年的历史,在实践中总结了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秆杆覆盖、大小行起垄栽培技术等旱作菜豆栽培的关键技术,并筛选出预防炭疽病、锈病最佳药肥双效配方,成功解决了困扰当地菜豆生产中炭疽病高发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刘春娣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37-138
青海同仁地区引进旱地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在马铃著上进行示范推广,从选地整地、合理施肥、土壤处理、起垄覆膜、选种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把握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覆膜与不覆膜相比净收入值相差明显,建议在同仁浅山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甘肃旱作马铃薯种植区干旱少雨,导致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种植效益低下。为筛选出适宜的集雨保墒技术,实施了不同覆盖方式抗旱增产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微沟栽培平均亩产2 366.4 kg,比露地栽培增产394 kg,增幅20%,水分利用效率为7.1 kg/mm·亩;秸秆覆盖垄作栽培平均亩产2 315.4 kg,比露地栽培增产343 kg,增幅17.4%,水分利用效率为6.2 kg/mm·亩。  相似文献   

16.
垄膜集雨对桃树生长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年生秦王桃为试材,研究了桃园垄膜集雨保墒技术对桃树生长量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垄膜集雨保墒技术可以显著增加桃树百叶重、百叶厚及外围新梢长度;可以显著提高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产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旱作马铃薯全膜双垄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一膜用两年技术是在推广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保墒效果显著、免耕、地膜一次覆盖用两年、投入少的抗旱、保墒、节本、增效的技术,现已在海拔2000m以下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扩大该技术的推广区域,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开展了全膜双垄一膜用两年种植马铃薯的试验研究,其主要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甘肃庆城地处陇东东北部,海拔1000~1600m,年降雨量450~550mm,属于典型的旱地蔬菜种植区域。以全膜垄沟覆盖为核心的集雨保墒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蔬菜生产受制于水而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的问题,扩大了旱地蔬菜生产区域,使得特色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过试验研究,探索出旱地全膜垄  相似文献   

19.
王芙兰 《中国甜菜》2011,(2):38-39,42
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甜菜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与常规半覆膜栽培技术比较,甜菜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具有节水、保墒、提高前期土壤温度、有利于中晚熟高产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全膜覆盖种植的甜菜较当地大宗作物小麦、啤酒大麦增加纯收入3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该技术非常适宜在西北干旱荒漠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高寒旱作区的地域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特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定植与密度、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1套紫叶莴笋全膜双垄三沟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平均667 m~2产量 6 200 kg以上,平均667 m~2产值3 721元,产品很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可实现集雨、抗旱、保墒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