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青杨为母本,分别以辽宁杨、33号杨和美洲黑杨为父本,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青杨最佳的杂交组合处理方法:青杨×辽宁杨(父本与青杨高温失活花粉的混合花粉)、青杨×33号杨关(键母词本:青花杨粉;提杂取交液制蒙种导)、青杨×美洲黑杨(父本与小青杨3:1混合花粉)。  相似文献   

2.
杉木古树种质与现代优良无性系杂交配合力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杉木古树无性系和杉木单亲子代测定优良无性系为亲本的杂交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差异分析、配合力变量分析探求杉木古树遗传变异规律和价值潜力.结果表明杉木古树种质作父本进行杂交可取得理想结果.一般配合力对生长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特殊配合力的控制作用甚微.一般配合力高的杉木古树亲本不一定能产生优良杂交组合,而一般配合力低的杉木古树亲本一定不能产生优良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选出‘三52'、‘三54'为杉木优良杂交母本,‘闽1'、"王混"为优良父本.再采用指数选择法选择出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3.12%、3.43%、15.46%的4个优良杂交组合及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9.09%、15.57%、63.18%的10株优良个体,这些优良杂交组合及个体在提高杉木生产力和丰富高世代育种群体种质资源中能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得出杉木古树种质资源有着巨大生产及种质潜力,应加以利用,从而提高现有杉木栽植材料的遗传品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天演速生杨(又称中林美荷)是中国林科院和新疆天演生物技术公司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引用国外优质杨树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的一种杨树新品种。这一新品种在西北干旱、高温、严寒等多种恶劣环境下经过4年多的试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于2000年2月正式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速生杨生长极快,成林期仅为168天,属当今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1年生苗高5~7米,胸径3~5厘米,三年干高10米以上,胸径15厘米,五年生造林地树高15米以上,胸径22~26厘米,7年生胸径可达32~35厘米,立木材积0.5立方米以上。其生长速度比意大利72、46、69杨等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金城原种场区域试验林中19个小钻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以小青杨为对照,对其生长性状指标作评比分析,评比结果看出,昌图,义县,灯塔小钻杨等7个无性系在棉州地区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树高,胸径,材积超过对照种小青杨的13%以上,入选无性系与对照比,其遗传增益分别为树高的7.9%,胸径的19.4%,材积的48.8%。将这些无性系进行扩繁和栽培,对锦州和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杨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效应,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利用设置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的4×5双因素交叉设计的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测定林,研究8年生杉木的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估算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遗传控制方式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树干碳含量在杂交组合间均差异显著(P<0.05),含碳率在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父母本配合力分析显示,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干碳含量的母本效应均大于父本效应,C25-3母本效应最大,B109-3父本效应最大;杂交组合各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工作仍需注重亲本的选配。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树干碳含量与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按10%的入选率,联合选择出3211和3215两个速生高固碳的杂交组合,单株材积较对照(CK)增加30.91%以上,树干碳含量较CK增加26.95%以上,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弱相关或负相关,筛选出3218和3216两个木材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木材基本密度较CK增加2.17%以上。  相似文献   

6.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是1992年通过鉴定的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经11年多的试验和生产栽植实践表明,具有速生特性。在7年生对比试验林中,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对照种沙兰杨高120%、80%、112%。生产上大面积栽植也表现出速生特性,新民市机械林场、辽阳县林业局项目办和辽中县林场,采用一年生截干苗造林2067hm2,3年生年均胸径生长量3~4.05cm,树高2~3m;材质好,气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是沙兰杨的118~150%、116%~135%;3个新杂种原浆白度为70.7%~73%,均高于一般杨树;粗浆得率为39%~40%,而沙兰杨等只有19%~21%;比重为0.398,一般杨树为0.308;抗病虫能力强,抗溃疡病接种试验,沙兰杨发病率高于辽宁杨8.02倍、辽河杨4.15倍、盖杨2.2倍。自然发病调查3个新品种无受害,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危害很轻;对土壤条件要求不苛刻。台安县城郊一林场在透气性不良、有机质0.7%的贫瘠沙地上,7年生辽宁杨平均树高15.6m,胸径18.83cm;小钻杨的平均树高只有7.1m,胸径9.45cm。  相似文献   

7.
引种驯化品种 ,天演杨 ,是新疆天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引进到新疆的由中国林科院利用欧美杨品种 69号杨为母本、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为父本杂交培育出的“中林”4 6号杨等品系 ,经选择、繁殖 ,并以“天演杨”为商品名推广的杨树品种。经认定 ,良种编号为 :新 R— ETS— PTY— 0 0 1— 2 0 0 1。该品种喜水肥 ,其亲本的速生性表现突出 ,在乌鲁木齐地区育苗地亩产 3 0 0 0株的二年根一年杆苗木平均地径 3 .0 1厘米 ,年均高生长 4 .8米 ,三年留床苗 (即三年根三年杆 )苗木平均胸径 9.14厘米 ,苗木高生长 8.4 8米。前期生长明显高于当地其他杨树…  相似文献   

8.
一、中林——四六杨. 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85研究成果,系欧美杨杂种,母本为I-69杨,父本为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主要特点有:1.速生。材积生长比生长较快的I-214杨还提高43.4%-87.9%,5年生平均胸径高达24厘米,树高平均高达19米,单株平均材积为0.34立方米。适宜滩地沙土和沙壤土栽植。2.优质。主干通直圆满,冠幅中等或较大。侧枝较细,分枝匀称,气干密度和纤维长度均优于沙兰杨。3.对溃疡病、褐斑病具有高度抗寒性,并具较强抗性。4.育苗繁殖容易,造林成活率高。育苗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育苗和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测交系杂交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2份不同测交系交配设计子代遗传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都极为显著.在材料Ⅰ(杂交亲本为随机选择)中,生长性状的遗传控制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材料Ⅱ(杂交亲本经过生长选择)中正好相反,显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次之.根据2份材料材积的GCA效应值,各选出4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而基于杂交组合材积配合力总效应值(TCA),2份材料各初选出10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平均材积增益分别是测验群体的32.20%和33.90%,是对照的52.44%和103.69%.2份材料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全同胞家系遗传力值很高,分别为0.881 9、0.917 3和0.920 4,与0.561 4、0.664 3和0.676 9,说明马尾松生长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选择黑杨派5个母本和7个父本组成杂交组合,采用花枝室内水培、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开展杂交育种研究。通过对杂交子代无性系苗期测定和选择,选用21个无性系加7个对照品种开展表型测定和区域化造林试验。通过多点多年栽培试验、观测调查和统计分析,筛选出‘鲁林9号杨’、‘鲁林16号杨’2个雄性新品种。在莒县7年生试验林中,‘鲁林9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5.0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0.8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38833m~3,超过对照I-107杨34.6%,超过L35杨49.3%。‘鲁林16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4.1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0.8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35949m~3,超过对照I-107杨24.6%,超过L35杨40.2%。2个新品种树干通直挺拔,顶端优势强,分枝均匀,层轮明显,树姿优美;且为雄性美洲黑杨,不结实,无飞絮,无环境污染,适宜培育纸浆材和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建立的南林95杨高频再生体系为基础,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GUS组织染色分析法研究了预培养时间、茵液浓度、As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南林95杨遗传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南林95杨转化中添加卡那霉素的适宜浓度。运用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杨树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预培养7d,在含As200μmol/L的茵液浓度为0.6的农杆菌液中侵染20rain,共培养3d为最佳遗传转化体系,适宜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50mg/L;本试验共获得6株转化植株,经GUS染色检测和PCR分析表明.GUS基因已初步整合进入南林95杨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选取107杨、108杨和毛白杨3种杨树人工林,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人工林中叶面、皮部和土壤中可培养的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和优势种群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的数量在107杨与108杨、107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均显著,而在108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叶面、皮部和土壤的细菌数量差异均显著,107杨夏季和秋季的细菌数量占有优势地位,毛白杨冬季和春季的细菌数量占有优势地位;107杨秋季的细菌数量最高,108杨和毛白杨的较低,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着细菌数量的变化,是细菌区系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细菌的优势种群以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等为主;真菌的数量在107杨与108杨、107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均显著,而在108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与细菌的变化规律相似;秋季真菌的数量与其他3季相比差异显著;季节的变化对叶面真菌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对皮部真菌数量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季节变化对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但在春季和秋季差异不大;真菌的优势种群以杨盘二孢菌和棘壳孢等为主,其中棘壳孢在杨树人工林的叶面、皮部和土壤中均占有较高比例,是杨树人工林中真菌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13.
辽育3号杨等树种对水泡溃疡病抗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宁杨、辽育3号杨、鞍山小钻杨3个品种进行了水泡溃疡病抗性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室内接种、树皮含水率和愈伤组织形成4方面的测试,认为辽宁杨抗病性略优于辽育3号,二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2个品种抗病性都优于小钻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和1年生树皮含水率2个指标,都是辽宁杨>辽育3号杨>小钻杨。进一步分析表明,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室内接种感病指数、树皮含水率、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呈现spearman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室内接种感病指数呈正相关,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树皮含水率、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分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对伊犁州19个引种杨树主栽品种进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地径、苗高随机抽样调查后进行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州19个杨树引种品种的苗高、地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年生扦插苗苗高及地径最大差距可达1.04 m、0.83 cm。其中,生长最快的品种有78-8、优胜003、格氏、中林23等4个,其苗高平均为3.22 m,地径平均为2.36 cm;生长较快的有78-133、中林、沙兰杨等12个品种;表现最差的是斯大林、加小×俄9#、健227等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杨树无性系沙区引种造林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是在引选育杨树无性系苗期综合评价基础上 ,对苗期选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造林综合评价的初步结果。经 5~ 8a造林对比试验 ,并通过 5项主要因素指标评价和 2项次因素指标综合评价 ,初步选出了2 3个无性系。其中 ,建 1 0 #(P .×euramericanacv’ND1 82 )、小黑 84 0 1 (P .simonii Baicheng×P .nigra Aeriai84 0 1 )、白林 2 #(P .Nigra×P .pyramidalis)、欧美I M (P .euramericanacl.“I M”)、中林 86 2 2 (P .Zhonglin 86 2 2 )、黑林 1号 (P .xiaohei×P .p1 5Acl.)、辽杂 2 #(P .simonii×Xiaozhuannicacl.Liaoza 2 )、拟青×山海关 (P .nigra×P .deltoidescv.“Shanhaiguan”)、中赤黑小 (P .nigra×P .simoniicvZhongchi’)、法库 1 #(P .simonii×Xiaozhuannicacl.’Faku 1 )等 ,其生长量明显超过当地主栽树种白城 4 1 #(P .simonii×Xi aozhuannicacl’Baicheng 4 1 )和白城 2 #(P .simonii×Xiaozhuannicacl’Baicheng \|2 ) ,抗寒、抗病、抗虫性、树干干型也都表现突出 ,适合科尔沁沙地有选择性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广 《防护林科技》2004,(Z1):15-16,18
通过 7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辽宁杨在彰武风沙干旱区有较强的适应性 ,表现出很高的抗干旱、防风沙能力 ,速生性较强 ,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乡土优良树种彰武小钻杨 14 4 .7%、133.9%、135 .5 %。  相似文献   

17.
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930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显著。杨树人工林的边缘效应率达1.26,边缘效应深度达林内30 m,边缘部分杨树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林内,多出108.6%。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显示,土壤养分含量随着边缘的深度不断深入,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并随着边缘深度的增加,升高的趋势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8.
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已培育出的适于我国华北地区生长的一批欧美杨新品种(以鲁克斯杨P.delt-oides cv‘Lux’(ex.I-69/55)简称69杨为母本,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为父本)的抗寒性,进行了2年(1988~1989年)的抗寒实验。实验用自然低温冷冻、人工低温冷冻、苗木失水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四种方法,对欧美杨新品种及对照I-69杨和I-214杨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是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极显著地高于母本I-69杨,接近或稍高于我国黄河流域广为栽培的I-214杨,遗传了父本欧洲黑杨的抗寒能力。实验为欧美杨新品种的栽培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4个转基因杨树品种和6个非转基因杨树品种室内喂饲美国白蛾幼虫,观察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的体重、发育历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的杨树品种有明显的相关性。与CK相比,美洲黑杨T66、欧美杨L102、美洲黑杨323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转基因杨Pb11、Pb12、Pb17、Pb29和欧关杨W141、美洲黑杨中荷1号、美洲黑杨L35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