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能地中热交换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刘晓丽,周桂术(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农科站)我乡光明村今年一次性投资4万元,建太阳能地中热交换棚5栋,生产面积5000平方米。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利用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大棚不仅能早定植、早收入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也高...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乐东村有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大棚(简称他中热交换)12栋,8000m2,建棚7年来一直清种春秋两茬番茄。由于应用地中热交换技术和精细栽培管理.每年都比普通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春番茄667m2产量10000kg,产值19000元,秋延后番茄(不使用地中热交换)产量1000kg,产值8000元.今年两茬收入达27000元,平均每m2产值40.5元,成为长春市棚番茄高产典型。大棚番茄应用地中热交换技术表现明显地“两早两高”特点。两早:即定植早、上市早。正常年份,3月中旬定植,比普通棚早定植20d(天)至一个月时间,定植后55d(天)采收…  相似文献   

3.
近年,各地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冬暖型日光温室和春用大棚(包括单斜面大棚和大拱圆棚)更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保护地栽培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反季节(时差)蔬菜,以满足供应,提高效益。但是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往往茬口雷同,作物类别单一,品种特性近似,结果又造成上市时间集中,出现了淡季中的旺季,效益依然不高。例如 1999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我县的棚室韭菜因集中上市,销售不畅,每kg仅售0.15-0.20元。而春节后的露地春韭,每kg售价却又高达1.5-2.0元。所以,仅仅有了保护…  相似文献   

4.
大棚、日光温室菜豆秋延后栽培技术皮连生齐心(南关区农林水利局)(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菜豆是城乡人民日常需要量较多的一种大宗蔬菜,因此在栽培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春茬保护地黄瓜、番茄生产效益较高,菜豆产值差一些,因此,春茬大棚、日光温室栽培的较少。大棚...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大棚简介郝德富,蒋德巨长春市英俊农工商太阳能大棚是我公司与吉林工业大学协作研制成功的。于1993年列为长春市蔬菜生产的十大技术措施之一。现简要介绍如下:一、太阳能大棚的主要作用1、进行昼夜热交换白天把棚内多余的热量,通过风机输送到地下...  相似文献   

6.
日光棚蔬菜生产技术刘全红(长春市幸福乡农业站)日光棚是介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之间的全光式竹木结构的塑料棚。它是蔬菜生产实践中新兴的一种保护地生产设施.填补了日光温室和大棚之间战莱生产供应的空档.是目前解决春秋两淡蔬菜供应的最佳办法.并且有投资少、易操...  相似文献   

7.
皮连生  王洗宇 《蔬菜》2001,(11):18-19
长春地区地处高纬度,无霜期短,露地生产蔬菜的时间有限,为满足市场需要,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近年来,长春市的日光温室(含加温温室)和塑料大棚等农业设施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到2000年全地区有各类保护地面积7800hm2。但是,建温室、大棚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技术要求高,搞不好,常常造成生产效益低。 为此,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技人员在总结露地小拱棚(用农膜或地膜短时间扣1条垄或2条垄的小拱棚,俗称小地龙)和蔬菜育苗棚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了一种结构简单、规格合理、覆盖方便的越冬草苫塑料棚。这种棚在长春历史…  相似文献   

8.
随着保护地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的特早熟和早熟促成栽培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在原有多层覆盖、嫁接育苗、综合防病等早熟高产栽培措施基础上,试验应用了太阳能地中热交换系统、软管滴灌、CO2施肥、水膜保温等新技术,以较低成本改善了棚室内的环境条件,取得了延长蔬菜生长期和优质、高产、高效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保护地生产向着节能、节水、配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老大棚用嫁接苗防病增产效益好孙士珍,孟凡静(长春市绿园区农业总站)长春市城西乡四季青村李家屯马中保,利用保护地生产蔬菜多年,棚黄瓜枯萎病很重。去年春茬他采用嫁接技术,彻底防治了黄瓜枯萎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该大棚660平方米,1996年春茬黄瓜栽植...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地处高纬度地区,无霜期短,露地生产蔬菜时间有限,搞好蔬菜保护地生产更有其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为发展菜篮子工程,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因建温室、大棚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技术要求高,搞不好,生产效益不近人意。 越冬草苫塑料棚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技人员在总结露地小拱棚(用农膜或地膜短时间扣一条垅或两条垅的小拱棚,俗称小地龙)和蔬菜育苗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简单,规格合理,覆盖方便的越冬草苫塑料棚。它具有投资少、实用性强和生产效益好的特点。这种棚在长春历史上,是除温室、大棚和小拱棚以外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提高春大棚黄瓜早熟高效的三种实用技术申洪业刘庭生(四平市蔬菜办公室·四平136000利用塑料大棚生产黄瓜是目前我省黄瓜生产的主要形式,但由于栽培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产量还不高,也不稳定。近几年来,四平市铁西区蔬菜办公室推广越冬棚、大棚微喷灌、CO2施...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青椒生产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而且为蔬菜提早和延后的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市蔬菜生产中比较普遍地应用越冬棚、多层覆盖,温室张挂反光幕、保护地CO2施肥等新技术,提高了蔬菜产量、质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据调查了...  相似文献   

13.
薛东戈 《长江蔬菜》2009,(11):25-26
河南新野县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中棚、大棚、温室用于蔬菜生产,由于保护地的作用使春菜上市时间大幅提前、秋菜可以延后采收、耐寒蔬菜(如芹菜)可以冬春供应,产量又能大幅提高,所以应用面积迅速扩大。至2008年全县温室面积达6万多m^2,大、中棚面积达2000hm^2。经过菜农在生产中不断改进,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当地发展的棚型结构和维护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果树生产技术(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果树生产技术(Ⅲ)张国英刘恩璞蒋锦标曲芳王国东金绍选(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15214)(辽宁省盖州市果树中心2桃的保护地栽培2.2苗木的繁殖用于温室和大棚中栽培的桃树苗木,一般选用一年生苗木或快苗(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秋成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保护地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的特早熟和早熟促成栽培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在原有多层覆盖、嫁接育苗、综合防病等早熟高产栽培措施基础上,试验应用了太阳能地中热交换系统、软管滴灌、CO_2施肥、水膜保温等新技术,以较低成本改善了棚室内的环境条件,取得了延长蔬菜生长期和优质、高产、高效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保护地生产向着节能、节水、配套方向发展。 一、增温保温技术的应用效果 1.热风炉棚内增温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春辣椒栽培技术孙梅丽田雅君高文武(梅河口市农广校134300)近几年,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利用日光温室或大棚栽培辣椒的面积不断扩大,这不仅能改变温室、大棚的作物构成,克服栽培单一作物(黄瓜)的弊病,而且只要温度管理得当,辣椒可从春季...  相似文献   

17.
张文渊 《蔬菜》1999,(4):20-20
随着菜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技术、新设施广泛应用到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为生产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大棚温室蔬菜生产简易滴灌技术介绍如下:一、简易滴灌系统的布置用中5mm塑料管做毛管,管壁上每隔35cm距离扎有孔径为1.2mm的水平单孔;用25mm塑料管做支管,用38mm塑料管做主管,在大棚一端主管上安装控制阀,并与水源接通,构成了简易滴灌系统。该滴灌系统,在棚内可以有2种布置:1.条型布置在大棚一端的地表上、地膜下每隔1m顺棚长的方向放一条长50m的毛管,并与棚端的主、支管连成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保护地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的特早熟和早熟促成栽培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在原有多层覆盖、嫁接育苗、综合防病等早熟高产栽培措施基础上,试验应用了太阳能地中热交换系统、软管滴灌、CO2施肥、水膜保温等新技术,以较低成本改善了棚室内的环境条件,取得了延长蔬菜生长期和优质、高产、高效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保护地生产向着节能、节水、配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是黑龙江省蔬菜生产的主要措施,从蔬菜品种布局来看,棚室黄瓜占47%,以春、秋两茬为主.但蔬菜生产技术发展很不平衡,由于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产量不稳定.为使菜农全面掌握大棚春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春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综述如下:选择良种,培育壮苗,提早扣棚、增高地温,适时定植、合理密植,以温、湿度为主、肥水管理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变温管理、生态防病,大棚黄瓜病虫害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大棚黄瓜创高产有新法钱卫友,胡忠梅,袁瑞国(集安市太王乡政府)(通沟乡农科站)(集安市农业局)集安市通沟乡通沟村一组农民王俊生,1993年起,他看准了蔬菜市场,下决心在“菜园子”里作文章。他建起了一栋大棚,面积约600平方米。1994年种的春黄瓜,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