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瓜炭疽病发生与防治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仲生 《蔬菜》2000,(3):24-24
一、黄瓜炭疽病的为害症状有何特点?答:黄瓜苗期、成株期均可被害,主要为害叶片,但也能为害叶柄、茎、瓜条。子叶被害,产生半圆形或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上有淡红色粘稠物,严重时,茎基部(靠近地面)呈淡褐色,渐渐萎缩,造成幼苗折倒死亡。真叶被害,病斑呈近圆形...  相似文献   

2.
黄仲生 《蔬菜》2000,(1):23-23
黄瓜黑星病是世界性的病害。我国从80年代开始在东北三省的保护地黄瓜上普遍发生,后蔓延到内蒙古、山东、北京、河北、山西、海南等省市。一、症状识别幼苗期被害,子叶上出现近圆形黄白色的病斑,后发展为全叶干枯,植株停止生长或枯死;真叶被害,开始产生近圆形小斑...  相似文献   

3.
1 黄瓜灰色疫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1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和瓜条。叶片发病时产生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呈软腐状下垂。茎部发病时茎变细、发霉或呈暗绿色软腐,后期稍微开裂,病部生白色粉状霉。瓜条发病时出现暗绿色圆形水浸状病斑,病斑凹陷,病部逐渐产生密集的白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4.
黄仲生 《蔬菜》1999,(4):27-27
黄瓜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害,七十年代在东北、内蒙地区发生普遍,八十年代以后,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为害也越来越重。一、症状识别黄瓜苗期、成株期都可被害,主要为害叶子,也能为害茎、生长点、瓜条等。子叶被害,呈淡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水渍状小病斑;真叶被害,开始产生水渍状的斑点,后来扩大呈黄褐色,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与霜霉病相似,而且这两个病害有时同时发生,农民辨认不清,常把角斑病当作霜霉病防治,耽误了防治时机。为了更好识别,现将两个主要不同点介绍如下。(1)黄瓜角斑病的病斑比较小,颜色比较浅,呈灰…  相似文献   

5.
1症状 多在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部叶片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 mm,小的3~5 mm,大的20~25 mm。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病斑多时,或几个大型病斑相融合,叶片很快枯黄而死。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病斑扩展较大时能引起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6.
黄瓜褐斑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褐斑病又称环斑或靶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一般在黄瓜结瓜盛期开始扩延,中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现将黄瓜褐斑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黄瓜发生褐斑病时,叶片顶部先出现水浸状黄色小点,对光看小点透明,后病斑扩展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边缘色深,外缘褪绿,病斑先呈浅褐色后变褐绿色。  相似文献   

7.
黄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问答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北京100081)1黄瓜炭疽病的为害症状有何特点答:苗期、成株期都可被害,苗期被害时,子叶边缘产生褐色半椭圆形的病斑,真叶被害产生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颜色深,呈红褐色,病斑中部较浅,呈淡褐色,...  相似文献   

8.
番茄斑枯病又叫白星病。发生比较普遍,多在结果期发病,造成早期落叶,影响产量。 一、症状识别 整个生长期都可以被害,但多在结果初期发生,一般以下部老叶先发病,然后由下向上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渍状小圆斑,以后叶子两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灰白色,稍凹陷,病斑直径3mm左右,上面生有许多小黑粒点,严重时,联合形成大的枯斑,有时病部组织坏死穿孔,甚至中下部叶片干枯或脱落。叶柄和茎上病斑呈椭圆形,褐色,其上长有黑色小粒点。果实被害,症状和茎上症状基本相同,但一般很少见到。 二、…  相似文献   

9.
黄瓜黑星病是目前白山地区黄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以保护地黄瓜发生最为严重。1996~1997年对八道江区的大棚黄瓜调查,发病率达到7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个别大棚甚至造成绝收。成为我地区仅次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一种危险性病害,给保护地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1 症状黄瓜黑星病在黄瓜的不同生育期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可发生。幼苗染病,叶片上产生黄白色正圆形病斑,后干枯呈黄白色,易穿孔,病斑呈星状;嫩茎染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形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0.
杨小军 《中国果菜》2011,(11):34-34
1、黄瓜白粉病 1.1发病症状。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  相似文献   

11.
茄子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症状识别:茄子褐纹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及果实,幼苗受害,茎基部出现梭形褐色凹陷斑,至幼苗猝倒或立枯;侵染叶片时,在叶上形成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病斑往往有轮纹。后期扩大连片,常干裂、穿孔,脱落;茎秆受害多在基部,病斑梭形,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病斑多时连结成几厘米的坏死区,组织干腐,皮层脱落,露出木质部,容易造成断茎,整枝枯死;  相似文献   

12.
李克喜 《花木盆景》2004,(12):24-25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以为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新梢和花梗。该病使叶片发黄早落,夏季4-5月和8-9月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全部落完,使月季、玫瑰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树势。叶片受浸染后,叶面出现圆形紫黑色病斑,或不规则状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或紫褐色。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杆状。  相似文献   

13.
樱桃苗木芽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樱桃苗芽枯病大发生,发病严重的苗圃受害率达70%以上,几乎毁园,成为一些樱桃苗圃地的第一大病害。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1 芽枯病的主要症状 叶片先发病,由接穗新梢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侵染。感病叶片一般有一个或数个病斑,病斑形状不规则,在病斑中有一个10mm左右圆形黄褐色斑,病健交界处不明显,病斑扩展迅速,病斑相连后,几天内便可危害整个叶片,病菌沿叶脉侵害叶柄,然后干枯死亡。感病新梢一般由发病叶片沿叶脉经叶柄传至叶腋处浸染发病,病斑褐色,开始仅在皮层危害,病斑迅速向四周扩展,当病斑围绕新梢一周时新梢  相似文献   

14.
1症状表现蔓枯病主要危害瓜蔓及叶片。发病叶片病斑近圆形、半圆形,沿边缘呈V形,淡褐或黄褐色,表面长有许多小黑点,轮纹不明显,后期易破碎穿孔。瓜蔓染病后病斑多呈椭圆形,淡褐色,多出现在茎节部位,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成乱麻状物。2传播途径黄瓜蔓枯病属真菌性  相似文献   

15.
1)早疫病引起的烂果。病斑多在果实的蒂部和裂缝处发生,呈圆形、褐色,稍显凹陷,上生黑霉。叶片上病斑开始呈现深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黑霉。可喷施72%克露、霜霉疫净600倍液或2%好普300~6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69%安克锰锌9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黄瓜靶斑病与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是黄瓜靶斑病,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两种病害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黄瓜蔓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斌 《吉林蔬菜》1999,(2):23-23
近几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和黄瓜的连年种植,黄瓜蔓枯病上升为一种影响黄瓜产量的重要病害,常引起烂蔓死株。据调查,病株率一般为10%左右,严重的达60%~70%,尤其是管理较差的秋冬茬黄瓜上发生较多。下面就黄瓜蔓枯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作以总结。1症?..  相似文献   

18.
<正>1核桃炭疽病1.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亦危害叶、芽、嫩枝,苗木及大树均可受害。果实受害后,病斑初为黑褐色,近圆形,后变黑色凹陷,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整个果实变暗褐色,最后腐烂、变黑、发臭、果仁干瘪。叶片感病后发生黄色不规则病斑,在叶脉两侧呈长条状枯斑,叶缘发病呈枯黄色病斑,严重时全叶变黄,造成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布朗(李)上发生的叶枯病是由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 kawatsakai Hara引起。主要发生在嫩叶和嫩梢上。病菌主要从叶尖或叶缘侵入,造成叶枯或半圆形病斑。病斑初期为黄褐色,病健交界处退绿,形成淡黄色晕边,后期病部变灰白色,病健交界处波纹状。病斑上有轮纹,病斑中部有黑色颗粒状物(为分生孢子器)。最后,病部开裂脱落。在湖南,一般株发病率20%~35%,叶发病率10%~25%,病情指数10~25;  相似文献   

20.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 主要危害桃的果实,其次是花、叶和新梢。果实受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如环境适宜,病斑在几天内即可扩至全果,果肉随之变褐软腐,此后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绒状霉丛。病果腐烂脱落,或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树上;花器受害常自雄蕊或花瓣尖端开始,先发生褐色斑点,后延至全花,随即变褐枯萎腐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