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8月17日至20日在徐州召开了《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编审会议,有14位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关于甘薯品种资源编目初稿及征集、整理、保存(包括茎尖培养)、利用、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了研究成果资料27份。南京农学院刘大均副院长作了“遗传资源与作物育种”学术报告,江苏省农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甘薯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已选育出川紫薯、南紫薯、绵紫薯系列紫色甘薯新品种。本文针对四川紫色甘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成创新了以“优质脱毒种薯、双膜壮苗、垄作保墒、早栽平插、净作密植、增施钾肥”等为主要内容的鲜食型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为促进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济薯22号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北京553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的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全国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2号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全国以鲜食和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控制黑斑病,防止徒长,贮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4.
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济薯2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薯22号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北京553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的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全国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2号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全国以鲜食和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控制黑斑病,防止徒长,贮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5.
甘薯无土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Ipomoea batatas)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 具地下块根, 原产于热带中美洲, 是中国重要的旱粮作物, 并有鲜食、 菜用、 观赏等多种类型。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甘薯栽培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包括甘薯水培模式以及国内外有关甘薯水培的研究内容, 阐述了无土培育体系在甘薯育苗、 繁种、 生产、 绿化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不同配套栽培措施对商薯9号产量及杂草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除草剂、无地膜覆盖处理相比,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而在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处理中,50%乙草胺乳油×黑色地膜处理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33%二甲戊乐灵乳油配套透明地膜或黑色地膜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最低,33%二甲戊乐灵乳油除草效果不佳;50%乙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薯块干物率最高,蔓茎干物率、T/R值最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及商品薯率最高;除草剂与地膜覆盖对甘薯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杂草防控、薯块品质等因素,生产上应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透明地膜配套栽培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9号杂草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甘薯有提高人体抗病力、延缓衰老、降血糖、通便、抗癌等功能,被西方一些国家誉为“营养食品”、“太空食品”。陕县地处丘陵山区,十分适宜甘薯生产,在生产中探索总结了一些先进经验,其中甘薯覆膜栽培具有增温、保墒、防旱、防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甘薯早发快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玉米栽培科研会议于1984年12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任志同志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交流近几年来开展玉米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的经验,讨论了“七五”期间的研究任务和方向。代表们围绕着玉米高产理论、光合作用、施肥技术和新技术在栽培研究工作中的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甘薯栽培面积最大及总产量最高的国家,但仍存在着生产条件较差、栽培管理较为粗放和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等问题。近年来,甘薯的工业加工、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产品开发逐步增多,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0.
甘薯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居世界之首。我国于1584年将甘薯自国外引进至今,已有400余年,而开展杂交育种工作始于1946年,至今不过42年。我国甘薯生产在5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育种工作也在主产区得到广泛开展,曾育成上百个比较优良的新品种。“六五”期间甘薯育种纳入国家重点项目,确立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协作……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甘薯育种现状及今后工作设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代夫 《作物杂志》1998,14(4):8-10
甘薯兼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特点,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用途广泛等优点。国际上近年来对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倍加重视,有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食用甘薯热。因地制宜稳定甘薯栽培面积,提高甘薯生产水平,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综合加工产品,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促进……  相似文献   

12.
四川甘薯产业发展及品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甘薯种植省份,曾经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形势的发展,甘薯种植面积下滑,甘薯的需求、利用和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甘薯品种的应用也发生改变。通过对四川甘薯发展形势和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生产情况、产业特色、品种利用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并结合四川甘薯生产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四川甘薯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薯高产潜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它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和工业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甘薯的产量,实现其高产潜力,从甘薯高产与环境、器官建成与群体结构、以及栽培调控等几个方面对甘薯高产潜力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阜阳市脱毒甘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峰 《作物杂志》2005,21(4):57-58
脱毒甘薯脱除病毒,恢复品种生产性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产增效显著。目前,脱毒甘薯技术推广已形成集甘薯育种、茎尖脱毒、病毒检测、工厂化快繁、良繁建设、高产攻关和产业化开发于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充分发挥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实施良种良法配套,1997~2002年我们根据阜阳市脱毒甘薯高产攻关栽培研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探讨出阜阳市脱毒甘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适用于黄淮大部分地区脱毒甘薯栽培。1产地气候条件甘薯全生育期活动积温4000℃以上,≥16℃有效积温1500℃,生长适温苗期25~30℃,薯块膨大期20~25℃。要求充足的光照,较长的光照时间。全生育期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农村弃农务工经商人员的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已明显不足,如能在甘薯生产上尽可能地应用农业机械,不仅可省工、省时、节省投资,而且可取得甘薯高产高效。一、育苗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和栽培目的的甘薯做种薯,播种前每亩栽培地准备好合格薯种50千克。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甘薯种苗微营养钵假植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甘薯种苗微营养钵假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甘薯种苗移栽成活率低、商品货架期短以及营养钵轻质化和微型化等问题。该技术能应用于甘薯种苗商业化生产、抗旱栽培、机械化移栽、防灾减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甘薯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二个因子随机区组试验[1],探索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甘薯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对薯干率和淀粉含量作了分析[2],提出了首选生产、加工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甘薯不同茎蔓节段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茎蔓节段的栽培效果,以4个甘薯品种1 m长的茎蔓为材料,按30 cm平均分为一(尖)、二(中)、三(近基部)3个苗段,分别测定其种植效果。结果表明,一段苗、二段苗的分枝数高于三段苗,产量也显著高于三段苗。所以,在甘薯生产上应尽量选用近顶端的一段苗、二段苗来进行栽培;提倡分段栽插,第三段苗不宜与第一、二段苗混合栽插,以便采用不同的栽培措施,提高甘薯的产量。通过试验为南方地区采用老茎或宿根育苗的甘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季志仙  叶彦复 《种子》1998,(1):64-65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农业试验站和州立大学农业中心的甘薯育种和植物保护学专家于1995年来华考察,双方就甘薯育种学和抗病虫害等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互换了一些种质资源,本文报道了美国提供的甘薯集团杂交种在杭州种植的评价结果。l材料与方法获9个代号的甘薯集团杂交种,共计种子223粒,这些实生种子于1996年3月26日播于28C电热温床营养钵中,4月3O日移苗,6月6日剪苗栽植于大田,每一品系插苗5~6株,不设重复,栽培密度为gocmX15cm。生长期间管理同大田生产,生育期124天。观察和考察项目包括结薯品系数…  相似文献   

20.
1981年5月25日至31日在陕西省武功西北农学院召开了“北方玉米栽培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北方地区10个省市32个科研及教学单位的46位代表外,尚有南方地区少数科研及教学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有未发表过的论文30篇。会议由陕西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林季周同志致开幕词,最后由该研究会负责人西北农学院麦献忠教授作了总结,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学术空气浓厚,收获大,体会深,必将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生产、科研及教学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