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摸清九连山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方法]采用重点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九连山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新增九连山保护区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10种,即具边卷柏Selaginella limbata Alston、毛轴双盖蕨Diplazium pullingeri(Baker)J.Sm.、披针...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河西走廊北山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种11个:石生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rupestris(Turcz.)Pax)、矮生豆列当(Mannagettaea hummelii H.Smith)、西域龙胆(Gentiana clarkei Kusnezow)、颈果草(Metaeritrichium microuloides W.C.Wang)、青藏蒿(Artemisia duthreuil-de-rhinsi Krasch.)、重冠紫菀(Aster diplostephioides(DC.)C.B.Clarke.)、微药羊茅(Festuca nitidula Stapf)、太白细柄茅Ptilagrostis concinna(Hook.f.)Roshev.)、双叉细柄茅(Ptilagrostis dichotoma Keng)、疏花针茅(Stipa penicillata Hand.-Mazz.)和无味薹草Carex pseudofoetida Kükenth.)。祁连山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1种:密囊韭(Allium subtilissimum L.)。既是北山也是祁连山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1种:毓泉风毛菊(Saussurea mae H.C.Fu)。其中石生孩儿参(P.rupestris)、西域龙胆(G.clarkei)、青藏蒿A.duthreuil-de-rhinsi)、毓泉风毛菊(S.mae)、无味薹草(C.pseudofoetida)和密囊韭(A.subtilissimum)这6种植物也是甘肃省分布新记录种。相关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宁夏2个新分布记录属:斑叶兰属Goodyera R.Br.、单侧花属Orthilia Rafin.;4个新分布记录种: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 R.Br.、钝叶单侧花Orthilia obtusata Hara.、短梗涩芥Malcolmia karelinii Lipsky.、短瓣繁缕Stellaria brachypetala Bunge,以及22种罗山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宁夏贺兰山共有野生可食大型真菌137种,其中味道鲜美的有52种,它们中能形成产量的有19种。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13.25%~51.52%之间,平均含量为30%,比栽培种高10%;粗脂肪的含量在0.68%~6.22%,平均含量为4.30%,与栽培种接近;淀粉含量在1.06%~13.79%之间,平均含量为5.09%;可溶性糖含量在1.18%~15.32%之间,平均含量为5.66%;还原糖含量在1.02%~14.89%之间,平均含量为4.90%;灰分含量在8.46%~19.02%之间,平均含量为13.95%,比栽培种平均高出5.81%。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浙江省归化植物新记录5种,分别是合被苋(Amaranthus polygonoides L.)、千穗谷(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双荚决明[Senna bicapsularis(L.)Roxb.]、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Vellozo)Verdc.]和多花百日菊(Zinnia peruviana L.)。  相似文献   

6.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我国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林业局贺兰山森林生态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数据集,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6.8708×10~8yuan/a,单位面积价值量为60239.63yuan/(hm~2·a);各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最高以及油松林单位面积价值量最高,分别为1.47×108yuan/a和66587yuan/(hm2·a);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与单位面积价值量均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香料植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内蒙古香料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内蒙古香料植物共有245种,隶属于54科,132属,其中野生植物194种,栽植物51种。本文从香花资源、乔灌木香料资源、草本香料资源、辛香料和烟用香料资源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分布较广、资源较多的香料植物的利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江苏省外来归化植物新记录5种,隶属4科5属,分别是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Vellozo)Verdc.]、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 Aubl.)、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和水草(Phalaris aquatica L.)。  相似文献   

9.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酒旅游走廊是在带状地域内整合葡萄酒旅游要素而形成的专业化区域旅游系统。国外的实践证明,葡萄酒旅游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葡萄酒旅游正处于形成演化的初期阶段,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的分析,认为偶然事件、区域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在该地区葡萄酒旅游走廊形成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地方政府适时的介入和支持则是葡萄酒旅游走廊发展演化的推进剂。  相似文献   

10.
沙漠生物结皮对维管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结皮是沙地表面被固定的重要特征,并能够富集养分,通过降水淋溶作用改善沙丘土壤的性质。研究表明,生物结皮层覆盖对植物体的养分元素吸收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不同植物养分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根系分布深度的不同,不同植物吸收养分时对生物结皮层肥岛效应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宁夏贺兰山的大型真菌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具有10种以上的属有4个,含59种,占贺兰山大型真菌总数的27.83%。含有5~10个种的属有10个,含57种,占大型真菌总数的26.89%。5个种以下的有55属,含96种,占总数的45.28%。69个属中世界广布属有18个,北温带分布属有15个。从种的组成上看,世界广布种36个,占总种数的16.98%;北温带分布种有56个,占总种数的26.42%;除此之外还有东亚-北美间断的分布种21个,占总数的9.91%;中国-日本分布种有7个,占总数的3.30%;欧亚大陆分布种17个,占总数的8.02%;这说明宁夏贺兰山的大型真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内蒙半干旱低山丘陵区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不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根据对内蒙半干旱低山丘陵区(武川县东坡林区)的人工及天然林研究表明:(1)当地林下植物一般以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种占绝对优势,3项合计占到所有植物种数的72~100%;(2)各种林地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都很低,分别为0~5.02%和1.94~17.56%;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云杉林(55.02%)>小叶杨林(17.56%)>白桦林、白榆林和山杨林(5.45~8.40%)>荒草地对照(4.63%)>油松林、落叶松林和油松+落叶松林(2.10~4.09%);(3)各种林地林下优势植物种类差异不大,灌木层优势种类以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蒙古荚蒾(Viburnum mongoli-cum)为主,草本层优势种类以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为主,其次有各种蒿类(Artem isi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灰藜(Chenopodium album)、苦菜(Mulgedium tataricum)和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等;(4)林下灌木既少且物种多样性极低,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不大。各林地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和)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5.83)>白榆林、油松林、油松+落叶松林(5.03~5.50)>白桦林、荒草地对照(4.48)>山杨林(3.28)>落叶松(2.89)>云杉林(1.13)。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组织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进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研究中 ,根据 1 981 -2 0 0 0年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代表性植物群落—羊草 +大针茅草原群落生产力动态测定的结果及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进程的监测数据 ,经过对物种频率 ( fi)、累积相对生物量 ( m1)、累积植株平均高度 ( h1)的计算 ,提取出草原群落中的植物种群组织力参数。l1=fi.m1.h1.1 0 0 0。按照组织力参数排序 ,确定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等级和种间互补效应。不同等级的物种占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不同 ,是实现群落自组织的根源 ,种间互补作用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适应环境波动 ,达到群落最高生产力的自组织机制。可认为物种间的等级关系和互补功能体现了群落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0年到2000年宁夏银川、大武口、石炭井、惠农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及大武口、汝箕沟、苏屿口3个水文站同期逐日山洪流量,首先分析了贺兰山沿山山洪发生特点,山洪的发生与大降水的季节分布基本一致;然后分析了4种不同对应关系不同要素间的相关性。表明:山洪与降水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降水量与山洪流量、分级降水与山洪流量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量降水与后延3日山洪流量间的相关性较与当日山洪流量间相关程度要好,降水或持续性降水对山洪暴发有一定的累积作用和延后效应,特别是较大山洪的出现与大降水、连续性降水及降水集中期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各站最强一次山洪发生时日降水量均≥25mm,可以将日降水量作为一项对山洪发生可能性进行预报预测和防范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沙漠分布区域,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沙漠景观和神奇的鸣沙,但是沙漠资源自身的巨大旅游价值尚未很好地体现出来。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特别是内蒙古沙漠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并阐述了沙漠旅游产品的具体开发模式,提出了内蒙古沙漠旅游在产品开发、区域合作、市场开拓和营销宣传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策略,试图探索一条对西部沙漠旅游发展有益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灌丛化对贺兰山西坡草场土壤异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贺兰山西坡哈拉乌北沟为例,研究了干旱区灌丛化草场的土壤水分、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丛化显著促进了干旱区草场的土壤养分富集,提高了小尺度的土壤异质性.地统计学分析也表明:0-20 cm的土壤水分、总氮、有机质和pH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均大于灌丛的平均冠幅(30±12.3)cm,但远小于对照草场相应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范围,揭示出灌丛化样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可能伴随着灌丛尺度上的生物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民族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 ,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对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沙质过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   总被引:24,自引:17,他引:24  
为了掌握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沙质放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进行了为期5年的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牧草利用率为70%的过牧条件下,草地植被盖度、高度、个体大小和根量急剧降低,第5年分别只有10.1%、1.0cm、2.5cm^3/株和18.7g/m^2(0-30cm土层内),是禁牧区的12.0%.3.02%.0.86%和22.1%。同时,家畜觅食活动增加,对草地践踏作用增强,如第5年其单位面积的蹄印6数和每只羊单位面积的蹄印数达到36.4n/m^2和8.5n/m^2,分别是轻牧区的9.6倍和8.25倍,土壤紧实度是禁牧区的3.75倍。植被盖度、高度、根量和植物个体普遍降低,家畜喜食植物首先从草地中退出后,草地开始出现小块裸斑,随着过牧的继续,这种裸斑迅速增加和扩大,使之相互连接成为大片裸地,如试验当年过牧区裸斑数仅为19个,而且73.7%≤2.5m的裸斑,到第3年裸斑数迅速增至358个,>2.5m的裸斑比例从26.3%增加到31.3%,裸地率由1.8%增加到35.8%,第5年裸斑平均长度由2.4m增加到4.1m,>2.6m的裸斑比例增至45.7%,裸地率达到了51.6%。当地面出现裸斑后,即使冬季不进行放牧,在风力的作用下草地中的裸地面积也会自然扩大,如第5年秋季过牧区的裸地率为51.6%,到第6年春季自然扩展到71.6%。裸地出现以后,冬春季在风力作用下地面迅速出现风蚀,过牧区第3年70%的测点发生风蚀,平均风蚀深度8.5cm,第5年90%的测点发生风蚀,平均风蚀深度25cm,最大风蚀深度90cm,地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风沙地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夏季放牧啃食对地表裸露的贡献率为41.3%,而冬春季节土壤风蚀对地表裸露的贡献率高达58.7%,这说明在内蒙古半干旱风沙区地表一旦裸露,马上就会因风蚀而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发展机会和竞争威胁(SWOT)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这对于进一步开发内蒙古旅游资源、发展内蒙古旅游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