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米区试中小区不同收获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玉米区试中 4种小区收获方式 ,以重复间隔收获法较为理想 ,该收获方式既能准确地反映参试品种的真实产量 ,又能反映各参试品种间的差异程度 ,即能对参试品种进行较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我市油葵发展迅猛,油葵收获后选择下茬作物成为种植难点,由张家口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赵治海研究员培育的夏播早熟杂交谷子新品种——特早一号解决了油葵收获后下茬作物的衔接问题。该品种生育期短,产量高,品质佳,是油葵收获后下茬的理想搭配品种。一、品种特征特性特早一号杂交谷经过近三年华北各地的广泛种植,表现出了高产优质的特性。该品种生育期75—80天,成熟早,穗大茎粗,抗倒性好,  相似文献   

5.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9,24(4):17-17
世界首个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含油量抗菌核病双低油菜品种——“中双11号”由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培育成功。该品种是目前我国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将有力助推我国油菜生产由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发展的变革。据介绍,“中双11号”具有强抗裂角、高抗倒伏、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有效克服了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子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豫粱六号的品种特性,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豫粱六号的品种特性,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金来98的品种特性,并总结了2013年金来98高产攻关田栽培过程中该品种从播种至收获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10个适宜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通过对其生育期、抗性、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产量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筛选出5个适合三江平原地区机械化收获的品种。该研究为筛选出适合三江平原地区机收的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甘蓝型杂交油菜黔油12号特征特性,并据此从苗床准备、适期播种、精管苗床、移栽、大田管理、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推迟收获对华北地区夏玉米籽粒脱水及其力学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该区域的机械收获籽粒品种,选取28个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综合分析籽粒含水率、穗/粒剪切力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推迟收获日期,平均籽粒含水率从35.5%下降至27.4%,而籽粒抗破损能力则显著上升(P0.01)。籽粒含水率与静压破损峰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顶部剪切力(R=-0.796)。产量与含水率和力学特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结合产量选择低含水率,高抗破损能力的品种是可行的。10月2日正常收获,‘京农科728’同时满足10 t/hm~2高产且籽粒机械收获最低含水率28%的要求。收获推迟10 d,则‘豫单112’和‘登海701’可以作为该区域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的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绥无腥豆1号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播法与密度、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不同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长丝占、粤秀占和五星丝苗1号产量构成因子的整齐度及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指数型品种农艺性状各指标既存在品种间差异性,也有株间的差异性,更有单茎穗间的差异性,即其整齐度不同;高收获指数型品种单株之间与单株内单茎穗间收获指数整齐度均高于低收获指数型品种;高收获指数型品种单株之间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实粒质量、秆质量、千粒质量的变异系数及极差总体上低于低收获指数型品种,其单株内不同茎蘖间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实粒质量、秆质量、千粒质量的变异系数及极差总体上也低于低收获指数型品种;不同收获指数型品种之间抽穗后20 d、30 d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高收获指数型品种抽穗当天至30 d剑叶SPAD值均高于低收获指数品种,且下降更为缓慢;高收获指数型品种抽穗后20 d剑叶温度均低于低收获指数品种,抽穗后30 d则高于低收获指数品种;高收获指数型品种抽穗后20 d气叶温差低于低收获指数品种,抽穗后30 d则高于低收获指数品种;株高、穗长、单穗总粒数、单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单穗实粒质量、单茎秆质量、着粒密度、单株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等农艺指标的变异系数与收获指数间均呈现负相关,其中单茎秆重的穗间变异系数与收获指数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0.942 7*),表明上述农艺指标整齐度高有利于提高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油菜新品种邡油777的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并结合该品种在巢湖市的种植实际,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苗期管理、适时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等,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优338的特征特性,总结其直播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平整田块、播种、控制草害、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吉林省目前应用的146个玉米品种的收获含水量及不同生态区间、不同熟期组间含水量差异,并对这些品种收获含水量进行了高、中、低分类,为玉米品种的选择、适时收获及贮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杂交稻新品种深两优5814在黔东南州地区引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薯机械化收获程度过低是阻碍中国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农机农艺不配套则是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主要通过对5 个薯形大小不同的甘薯品种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析了甘薯的薯形和大小对甘薯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徐紫薯5 号’的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最小,因此该品种更适合田间机械化收获。同时,在调查参试品种的薯形、破损率和明薯率后,发现甘薯的薯形与其破损率具有极显著线性关系,扁率越大其破损率越大,反之则破损率越小,但对薯块明薯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甘薯品种选育过程中,在考虑农艺性状的同时应当选择薯形扁率较小的品系。  相似文献   

20.
从土壤条件、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总结了乌镇滴灌小麦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