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玉米分蘖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内在因素,由玉米品种特性决定,其次是外在因素,由播期、土壤条件、施肥水平高低等决定;但分蘖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及影响大小定论不一,笔者就以上问题在2015~2016年做了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分蘖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作用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晋饲育1号是山西省学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以GP-1作母本,PC723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青贮专用性多分蘖多果穗青贮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株高325cm,速位高184cm,平均分蘖2~3个,主茎和分蘖均可形成果穗.在太原地区春播生育期125天,凡是种植饲草玉米的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10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去除分蘖与保留分蘖的试验,对玉米品种分蘖率、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分蘖数量差异明显。同一玉米品种去除分蘖与保留分蘖对植株抽雄和吐丝的生育过程没有影响,对叶片SPAD值、叶面积系数、干物质重、产量及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影响,但是玉米去分蘗后的亩产值明显小于留分蘖的亩产值。本项研究结果为减少玉米生产环节投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新多系列”分蘖型青贮玉米,是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培育的青贮专用玉米.“新多2号青贮玉米”是全国牧草品种委员会正式审定的新品种,是由自交系杂交组配形成的单交种,是硬粒型品种.籽粒呈紫红色,株高210~230厘米,果穗为圆锥形,短小,平均穗长15~16厘米,穗粗4厘米左右,千粒重130~150克;多分蘖,单株平均分蘖3~4个,最多达10个;多果穗,平均单株成穗7~8个.作青贮种植生育期110~120天.品质好,含粗蛋白6.94%,粗纤维8.88%.该品种在新疆种植产量达75000公斤/公顷,最高可达150000公斤/公顷以上.抗玉米大、小斑病,较抗旱、抗寒,耐瘠薄,分蘖多,多果穗,生物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维尔156,维尔42、SC704及京多一号.新多系列青贮玉米在新疆南疆各地州种植产量普遍在75000公斤/公顷以上.在新疆市场占有率为100%,已推广种植6667公顷,内地省区也有需求,2000年被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在全国凡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均可种植“新多系列”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下面介绍一下“新多系列品种”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持续高温条件下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品种分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品种分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品种分蘖的影响差异显著,氮肥对玉米品种分蘖率的促进作用高于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6.
玉米在长春市双阳地区种植广泛,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分蘖会使田间透光性差,分蘖也会和植株争抢营养,导致玉米不能高产高质。本文主要分析玉米分蘖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技术探讨,以减少玉米分蘖几率,即使有分蘖也能及时正确处理,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高产高质。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分蘖玉米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植株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经过发育可形成分蘖,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分蘖会受到抑制,因此,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一)发生时间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阶段,花期前后也可少量发生。(二)发生原因1.生理原因,即禾谷类作物常见的现象。2.品种特性。大部分品种不易产生分蘖,部分品种容易产生分蘖。3.气候条件影响。玉米在苗期遭遇高温、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爆裂玉米,普通饲料玉米和主要食用果穗的甜玉米和糯玉米、高油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其本身具有分蘖的特性。玉米分蘖在鲜食的甜玉米和糯玉米中出现较多,作为普通饲料的玉米多为不分蘖或分蘖较少的品种,这主要是人工不断驯化和选育的结果,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近地表的叶腋处。多年的研究表明玉米分蘖的影  相似文献   

9.
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2 000株/667 m~2、3 000株/667 m~2、4 0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密度4 000株/667 m~2时,去除分蘖、保留分蘖的产量最高。明确了吉单631在生产中保留分蘖,能达到省工省力,促进节本增效生产的目的。在生产中保留玉米分蘖,对提升该区域玉米高产高效生产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玉米及其栽培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玉米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分蘖多、生长快、再生性强、高产优质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和热带南方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良人工栽培牧草,但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引种和栽培较少,需要对其种植表现、适宜性、丰产性和饲用性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本研究对墨西哥玉米的来源、品种特性、栽培管理、产量和饲用品质等进行总结,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分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形成的原因不同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不一样,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各异。1玉米形成分蘖的因素1.1生理因素在玉米的生长期内,玉米每个节的叶腋处都会形成一个腋芽,一般情况下,除植株顶部5~8节叶腋处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发育成果穗,靠近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若玉米的顶端优势受到了抑制,玉米基部的腋芽才能形成分蘖。1.2品种差异玉米产生分蘖是由玉米品种的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挖掘青贮玉米品种高产潜力性状的途径,为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以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质青贮玉米、多分蘖型青贮玉米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产量形成特点和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1-4].[结果](1)青贮玉米品种与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均呈S形曲线变化.生育期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有分蘖型玉米品种.(2)干物质和鲜重的积累速率:粮饲兼用型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的92~111 d,为灌浆期;鲜重积累速率峰值则出现在苗后57~ 72 d,为大喇叭口期.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与鲜重的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苗后92~ 111 d,为灌浆期.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苗后111~128 d,鲜重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苗后57~ 72 d.(3)干物质在各器官中分配量大小因玉米品种类型不同而异,青贮玉米科多4号因生育期较长,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雌穗基本不能成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则主要分配在雌穗中.[结论]从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看出:对三种类型玉米的干物质生产情况比较,全生育期均以无分蘖青贮玉米品种的新饲玉10号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粮饲兼用型SC - 704次之,多分蘖青贮玉米科多4号最低.从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看出: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为雌穗>茎秆>叶片>苞叶>叶鞘.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根据玉米的用肥特点,探讨当地不同施肥量的玉米植株分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55 000株/h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出自变量粒数、百粒质量的直接作用系数为0.940、0.481,2个自变量间接作用系数均为0.080。在玉米生产中保留分蘖,省工省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超甜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甜4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2002年用自选系A281为母本、G98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表现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种植。其栽培技术为隔离种植,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去除分蘖和小穗,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6.
从品种、气候、施肥、病虫危害等方面阐述了甜糯玉米分蘖多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蘖对春播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00-704
2011—2012年连续2 a,以分蘖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通过保留与去掉分蘖2种处理,研究分蘖对玉米株高、穗位、茎粗、干物质积累、穗粒数、穗粒质量、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分蘖对玉米主茎株高与穗位没有影响,也没使主茎变细;若保留的分蘖萎蔫,对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无显著影响,若保留的分蘖正常发育,则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和分蘖枯萎玉米;分蘖叶片产生的有机物可向主茎果穗转移,保留分蘖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玉米。  相似文献   

18.
吴观菊 《河南农业》2016,(35):20-21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性状产生的影响,选择丹3363玉米品种和丹玉86玉米品种作为试验研究材料,观察、统计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各种性状的异同性.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丹3363的产量达到最高和最低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5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玉米品种丹玉86的产量达到最高的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且该种植密度下棒3叶宽度和面积达到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品种玉米植株的倒佚率和空秆率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茎粗、株高、穗高以及叶片数等的变化不显著.结论种植密度除了会对玉米种植的产量产生影响之外,同样会对玉米的棒3叶宽度和面积等性状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所用玉米品种等条件来合理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确保可以提升玉米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普通玉米与青贮玉米干质量积累及各器官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产量及其运转,探讨其产量形成特点和主要光合生理特性,旨在为专用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支持。以普通粒用型玉米‘SC-704’、无分蘖青贮玉米‘新饲玉19号’、多分蘖青贮玉米‘科多4号’3种不同类型玉米为供试材料,测定其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等相关指标,研究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干质量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干质量积累量表现为无分蘖型青贮玉米普通粒用型玉米分蘖型玉米;普通粒用型玉米干质量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灌浆期,鲜质量积累速率峰值则出现在大喇叭口期。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干质量与鲜质量的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灌浆期。分蘖型青贮玉米干质量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乳熟期;青贮玉米‘科多4号’干质量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普通粒用型玉米‘SC-704’干质量则主要分配在雌穗中。结果显示,无分蘖青贮玉米‘新饲玉19号’干质量积累量最高,干质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表现为雌穗茎秆叶片苞叶叶鞘。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的每个茎节上都着生一片叶,每个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正常情况下,只有中上部1~2个腋芽可发育为果穗,果穗以下其他腋芽都受到抑制不能生长,或生长到一定程度就终止。但也经常发生分蘖等情况,有的年份或一些地块还特别严重。影响玉米苗期出现分蘖的因素:(1)品种。有的品种容易出现分蘖,而有些品种则很少。(2)播种期。同一品种春季播种易发生分蘖,而夏播则很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