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揭示东乡野生稻芒长的遗传规律。本研究以"东乡野生稻/93-11"F_1、F_2和F_(2:3)群体为遗传材料,构建了1张含163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考查2群体各株系芒长性状值,利用SPSS 19.0、Mapmaker/Exp 3.0和WinQTLCart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遗传图谱绘制和QTL定位。结果表明,有芒对无芒在F_1植株呈显性遗传,稻芒的长短在F_2和F_(2:3)群体中呈连续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在F_2和F_(2:3)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芒长QTLs,分布在第3、第4、第5、第8、第10和第11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1.93%~56.68%。其中,第4号染色体RM5687标记附近两群体均检测到1个芒长QTL(qAL4a和qAL4b)。在F_2和F_(2:3)群体中共检测到3对芒长上位性QTLs。芒长以加/显/上位性效应遗传模式共同作用,遗传基础较复杂。本研究所检测到的QTL为揭示东乡野生稻芒长进化的遗传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芒属为禾本科黍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潮湿的沼泽、湖边、河畔、山坡等处。全世界芒属植物约20个种,中国约9个种,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南方省区的分布范围极广。芒属植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经过育种工作者多年努力,现已选育出100多个品种,芒属观赏草植株大小不一,叶片形态各异,花序色彩多变,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生物学多样性及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评价杂草稻与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异关系,用9个农艺性状研究了50份杂草稻和18份栽培稻的生物学多样性及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杂草稻株高、穗长、平均穗粒数、结实率、芒长、芒色、粒色等植物学特性均较栽培稻变异大。Nei’s遗传多样性值(h)明显高于栽培稻,表明杂草稻比亚洲栽培稻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为明显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两个类群,且关系密切,但在遗传上存在明显的分化。杂草稻较栽培稻植物学特性变异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在遗传上存在明显的分化,支持将其视为不同亚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对从韩国引进、收集于亚洲不同产稻国的杂草稻材料,田间隔离种植、观察、记载杂草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参试的199份杂草稻中,杂草稻抽穗天数和株高的变化范围均大于栽培稻;颖壳色共6种,多数表现为淡黄色和黄褐色斑点、微红、金色(似栽培稻颖色),部分表现黑褐色和褐色(似野生稻颖色);种皮色以红色为主,部分为白色;40.7%材料有芒,芒色以金色和紫色为主;部分材料易落粒;再生力强。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变异类型丰富,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水稻改良中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直播稻面积扩大,种植年限延长,杂草稻和假稻这"两稻"在江苏省南北各地直播稻田严重发生和危害,成为困扰直播稻生产的两大难题。在"两稻"发生和危害较重的田块,将直播种稻改成栽插种稻,包括手栽  相似文献   

6.
对观赏稻进行了新的定义,并赋予其新的内涵,阐述了观赏稻与普通稻在种植目的、农艺性状和应用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作为园艺花卉的优势,从静态、动态以及观赏多点组合和颜色搭配等方面分析了观赏稻的观赏特性;综述了观赏稻研究及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观赏稻品种资源匮乏、种质创新不足、研究内容不系统、观赏价值评价体系缺乏、应用途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应加强观赏稻种资源收集、评价和保护,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力度,完善品种审(认)定办法,加快栽培技术和色泽变化机理等研究,制定科学的观赏价值评价体系,挖掘观赏稻潜力,拓展应用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增加稻农经济收入,通过"稻蟹共生"生态种养成功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宜湄潭的"稻蟹共生"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8.
将长沙打造成"国际稻都",以持续保持中国水稻产业领先优势,掌握我国农业国际话语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向记者透露自己领衔提交联名提案——《关于将长沙打造成"国际稻都"的建议》,建议举国家之力,将长沙打造为"国际稻都",实现中国"种业梦".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捧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建议把湖南长沙打造成为杂交水稻之都,或者简称‘国际稻都’",袁隆平说.  相似文献   

9.
宁夏杂草稻外观和碾磨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集的171份宁夏杂草稻为材料,对其碾磨、外观品质,以及杂草稻典型表型特征与碾磨、外观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杂草稻的糙米率平均为79.37%,精米率平均为68.56%,整精米率平均为54.98%,碾磨品质较差。杂草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黄粒米率的值均表现较高,且变异系数大,外观品质差。杂草稻典型表型特征与品质的关系中,落粒性低的材料碾磨品质较好,且垩白粒率偏高;白色种皮类型的杂草稻的碾磨品质显著优于红色种皮类型,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表现为白色种皮高于红色种皮;芒长与垩白粒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及芒长较长的杂草稻材料的碾磨品质较好,而外观品质较差。筛选了14份表现优异的杂草稻材料,其中白色种皮8份,红色种皮6份,可作为资源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金坛市一位叫王小林的种田大户,在承包地里种"时尚稻",闯出一方致富田。秋收刚刚启幕,他家致富田里的"时尚稻"就给他送上惊喜:每斤5元的苏香粳米一上市就成为新宠,消费者争相购买,弄得供不应求。他种植的25亩"时尚稻",每亩1000多斤,出米率都在55%左右,如此算来亩收效益近3000元,这25亩的"时尚稻",给王家的种田收益是着实可观,超出常规种植效益100%,种田大户王小林能不高兴  相似文献   

11.
<正>京山站:"经济之稻"腾飞荆门水稻丰收有道意大利世科姆公司"经济之稻"项目自2014年推出以来,经过长江流域稻区多场示范观摩会、丰收品鉴会,效果已深入人心,多次腾飞伴随的都是大丰收。今年"经济之稻"再次进击湖北,让更多农民享受其增产、高效的经济之处。9月7日,由世科姆公司举办的"经济之稻"暨禾技R(75%嘧菌酯·戊  相似文献   

12.
马静  孙建昌  吴斌  王兴盛 《种子》2016,(9):75-78
对宁夏杂草稻种子的休眠性和存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杂草稻种子表现无休眠或弱休眠性,有芒杂草稻种子的休眠性强于无芒杂草稻种子.杂草稻种子的耐贮藏性显著优于栽培稻,在西北干燥条件下,自然保存5年的杂草稻种子的发芽率仍在95%以上.种子田间生存能力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杂草稻种子在田间第2年只有1‰左右的种子具有活力,第3年没有种子成活.  相似文献   

13.
<正>一种集施肥、防病、抗倒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稻立保,由武汉鼎盛创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个科研机构成功研制,田间示范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解决水稻"三大害"。据该公司专家介绍,"稻立保"是采用世界领先的定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植保植检站预计今年全省水稻中后期"三病三虫"总体将偏重发生。"三病三虫"主要是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其中,在病害发生方面,预计穗稻瘟将在丘陵、沿江、里下河、沿海及淮北等地偏重流行,局部地区感病品种上大流行,程度与上年相近;稻曲病全省偏轻至中等发生,苏南、沿江、沿海粗秆大穗型品种以及丘陵、淮北杂交稻上偏重流行,程度与上年相近:纹枯病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分析中国水稻产业痛点入手,提出了中国稻作振兴之道-"绿色稻+",并分析了发展"绿色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3日,位于山东青岛市李沧区白泥地公园内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播下由该中心培育出的常规稻优质品种。据悉,常规稻优良品种收割后,将与"海水稻"进行杂交,聚合育种,可获得多种类优质的耐盐碱水稻。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已经从海南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了176份优良材料,今年5月份将首次进行全国大范围试种。176份"海水稻"材料将在滨海盐碱地、苏打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三农"工作、特别是种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两次到云南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为云南省稻品种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云南省稻品种管理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为依据,及时制定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和试验管理办法,坚持统一试验为主,联合体试验、自有特殊类型品种自主试验和引种备案结合,发展云南稻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5月18日,2016巴斯夫新品"稻清"在长春召开K4区上市发布会。吉林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局部地区稻瘟病较为严重,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农户,此次巴斯夫公司在东北地区推出"稻清"这款新产品后,又为当地农户防治稻瘟病增加了一个新选择。据悉,近十年国内稻瘟病的发生面积和防治成本逐渐提高,药剂使用量逐年增大,而市场上三环唑、稻瘟灵等成分产品销售近20多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户急需高活性的产品。作为目  相似文献   

19.
长芒草(Stips bungeana)为禾本科针茅属植物.   针茅属植物多为冷季型,喜光,宿根,自然生长于温带地区的草甸和山坡上.细茎针茅(Stipa tenuissima)是其中最受欢迎、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在北京地区五月抽穗开花,长长的芒为植株增添柔美与飘逸的魅力,但其在北京露地越冬困难,不宜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春花观赏草——长芒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芒草(stipa bungeana)为禾本科针茅属植物。 针茅属植物多为冷季型,喜光,宿根,自然生长于温带地区的草甸和山坡上。细茎针茅(stipa tenuissima)是其中最受欢迎、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在北京地区五月抽穗开花,长长的芒为植株增添柔美与飘逸的魅力,但其在北京露地越冬困难,不宜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