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颜  王倩 《种子》2007,26(3):27-30
大葱种子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种子老化6天后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70%。脱氢酶、SOD、POD活性和GSH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浸出液可溶性糖、MDA、自由基、H2O2的含量增加,GSH、H2O2、自由基、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显著相关,并且较其他指标变化更为显著。说明大葱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因此,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甜瓜种子老化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对当年采收的甜瓜种子进行48h~216h中8个时间段的处理,加对照、1993和1986年种子,经恒温发芽、低温发芽、TTC测定和田间出苗试验,结果显示:甜瓜种子活力随人工和自然老化的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短期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下降不太明显,而反映发芽速度、幼芽生长状况的相应指标出现变化提前。长期处理的种子上述几种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种子活力越低,种子的适应性越差。POD、CAT活性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MAD含量则随种子的活力降低而升高。认为室内选用发芽率与发芽速率或幼芽生长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实际的反映出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铈元素对水稻老化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Ce浸种对自然和人工老化的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Ce处理 后, 自然和人工老化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都有明显提高, 呼吸作用增强 。 这是由于处理过的老化种子在发芽过程中SOD、 CAT和POD等保护酶活性增强, O2*-自由 基和MDA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降低,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下降。Ce浸种处理对  相似文献   

5.
姬俊华  孟超敏  何庆飞 《种子》2017,(11):14-17
以鲁棉10号棉花种子为实验材料,用LH-80型人工老化箱处理棉花种子0(ck),2,4,6,8d和12d,测定其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和生化指标(SOD、POD和MDA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发芽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7.66%~30.00%、3.34%~28.00%和2.27%~14.82%.老化过程中,SOD和POD活性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总体均降低,而MDA活性和相对电导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总体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本实验采用高温高湿(T=52.3℃,RH=80%)人工老化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并以500 mg/L抗坏血酸(AsA)、20%聚乙二醇(PEG) 6000、500 mg/L赤霉素(GA3)3种溶液进行老化种子的修复,人工老化及修复后的种子经室内发芽试验,分别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下降2.27%,发芽率下降2.67%,种子活力(TTC还原强度)下降7.29%,这三者虽都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下降显著,分别较未老化处理种子下降35.86%和51.51%.PEG修复处理能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指数;GA3修复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指数的修复效果最好;AsA和GA3修复处理使老化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未经处理种子的MDA含量水平;PEG、GA3和AsA修复处理对POD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收获当年的敖汉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其抗逆性强,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而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贮藏起初2年,种子硬实率、不正常种苗数、死种子数、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脯氨酸和MDA积累量增加,种子质量下降,不正常种苗数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活力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贮藏2年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其种子质量最佳,种子发芽能力最强,但是种子抗逆性不高;贮藏1年存在轻度休眠,应进行打破硬实处理;贮藏3年的种子活力下降,其种用价值降低,不利于在人工草地建植中使用,生产中应贮藏2年后再播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说明苜蓿种子在贮藏期间的活力变化,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中合理使用苜蓿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种子》2018,(10)
为研究柳枝稷种子活力对人工老化的响应,分别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3个品种Cave-in-rock、Alamo和Sunburst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方法从0~96h每12h为间隔,设置9个老化时间,研究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柳枝稷种子活力指标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活力指数先(12h)急剧下降而后缓慢下降,浸种液电导率呈先趋于平缓再上升趋势。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浸种液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人工老化处理可导致柳枝稷种子发芽的降低和膜透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变化,以及对赤霉素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的发芽和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种子在贮藏12个月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种子低温贮藏8个月后的活力指数开始下降,12个月后下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35d和50d收获的种子受影响最明显,40d和45d收获的种子表现较稳定,尤其是45d收获的种子.通过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处理比较分析发现,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F值不显著,说明常优3号种子的休眠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老化过程中玉米种子活力与一些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强  田树云  李晓辉 《种子》2007,26(6):46-48
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2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其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及POD活性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并且与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指标呈负相关;POD活性与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甲醇和热水加速萝卜种子老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萝卜种子经50 % 甲醇溶液和58 ℃±1 ℃热水老化处理后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两种人工老化处理后的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显著下降。50 % 甲醇溶液老化萝卜种子的最适时间为20 m in 左右,58 ℃±1 ℃热水老化萝卜种子的合适时间为10 m in 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甲醇老化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9)
用50%甲醇溶液浸泡黄瓜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测量幼苗的干鲜重、胚轴长、最大根长、根体积等指标,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对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与甲醇浸泡时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幼苗各形态指标随甲醇处理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浸泡时间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甲醇不同浸泡时间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分别降低2.08%~39.58%、4.49%~24.72%、0~47.5%、1.08%~58.49%、4.67%~73.08%,与浸泡时间呈负相关。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随老化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与浸泡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蒙古莸种子为对象,研究人工加速老化对其发芽的影响.将蒙古莸种子分别置于40 ℃和45 ℃,100%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老化处理时间为0(ck)、12、24、36、48、60、72h.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蒙古莸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老化处理的温度、时间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蒙古莸种子活力造成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用黑、白芝麻为材料,通过(58±1)℃人工老化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种子浸泡液中电导率和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芝麻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生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芝麻的下降幅度比黑芝麻的大。电导率、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下降。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黑芝麻的活力较白芝麻要高,以浸泡液的糖含量指示油料种子芝麻老化程度不合适。  相似文献   

16.
芥兰老化种子活力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陆美莲  梁关生  乔爱民  郑慧明 《种子》2004,23(4):45-46,66
研究了芥兰种子经人工老化后各活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芥兰种子经人工老化后,各活力指标均有显著变化;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POD活性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经人工老化的芥兰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程度最高,老化法发芽率可直接预测芥兰种子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17.
以4种经过人工老化处理不同类型(单秆型白芝麻、分枝型白芝麻、单秆型黑麻和分枝型黑芝麻)芝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MDA含量测定、POD活性测定和TTC还原量等方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研究老化处理对芝麻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并与模拟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芝麻种子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还原量和P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电导率变化趋势材料间不一致;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单秆型白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发芽率和电导率测定;分枝型白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电导率测定、MDA含量测定、POD活性测定和TTC还原量测定;单秆型黑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和POD活性测定;分枝型黑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和TTC还原量测定。芝麻在42~43℃、100%RH条件下,人工老化处理的最佳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18.
以4份老芒麦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人工加速老化后种子活力及其醇溶蛋白的遗传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其中供试材料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均随发芽率的下降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与未老化的种子相比,人工老化后种子醇溶蛋白的遗传完整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发芽率降低为55%及以下,育成品种川草1号、农牧由最初的2、3种谱带类型减少为仅表现1种谱带类型,而2份野生材料较对照分别丢失了2~3种谱带类型。老芒麦醇溶蛋白谱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也显示,当发芽率低于55%时,4份材料的等位基因数均与对照间呈显著差异。因此,建议60%~70%作为老芒麦繁殖更新的参考发芽率标准,最低临界值为55%。  相似文献   

19.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红麻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份红麻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老化过程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苗干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4±1)℃、高湿(95%相对湿度)条件下,随着老化时间延长,15个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都呈下降趋势,降低过程不是等速率的,且品种之间有差异;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15份红麻种子耐老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是:辽55>C-2>粤红1号>SD124>新红95>泰红763>KB11>青皮1号>83-20>SF192>V379>红引135>KB2>福红991>台农1号.同时供试红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苗干重与老化处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