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蓝马鸡痘病往往有发病快、易传播等特点,鸡患病后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雏鸡感染时死亡率较高。此病有皮肤型、白喉型以及混合型三种类型。本文结合实际经验,对不同类型的病症提出治疗方案以及预防蓝马鸡痘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选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24-8626
[目的]研究蓝马鸡繁殖期的夜栖地特征以及影响夜栖地选择的因素。[方法]在蓝马鸡的繁殖季节,在甘肃省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选择32个蓝马鸡夜栖地样方和45个对照样方,调查并测量各个样方中的地形、植被、距离等15个参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及差异显著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蓝马鸡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经卡方检验,坡向和坡位对蓝马鸡夜栖地的选择影响很大;夜栖地样区的乔木胸径、高度和盖度显著高于对照样区,灌木盖度、灌木高度、草本盖度和草本高度显著低于对照样区;主成分分析表明灌木盖度、灌木高度、距小路距离、苔藓盖度和草本高度是影响蓝马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结论]蓝马鸡偏向选择阳坡和高坡位,以及具有较大灌木高度和盖度的针叶林为夜栖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吴逸群  刘迺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66-11866,11879
采用样带调查法于2007~2008年对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2007年4~6月,蓝马鸡种群密度较低,为0.104~0.208只/hm2;2007年7~8月蓝马鸡群体数量略有增长,为0.162~0.236只/hm2;2007年12月(冬季),密度下降为0.148只/hm2;2008年5~8月,蓝马鸡群体种群密度呈增长趋势。综合2年资料,蓝马鸡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171只/hm2。蓝马鸡种群数量与10年前的调查比较增加不明显,当地林管部门还需要加大蓝马鸡栖息环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高山鸟类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种群数量日趋降低,栖息地保护是[1]保护蓝马鸡的关键。本文从蓝马鸡栖息地类型、栖息地选择方面进行综述,以正确分析蓝马鸡栖息地选择偏好,希望为科学评价栖息地质量、有效开展栖息地保护工作、促进蓝马鸡野生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蓝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为更好地保护和繁殖蓝马鸡,文章从行为节律、取食行为、社群行为、繁殖行为等方面综述蓝马鸡行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吴逸群  刘迺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272-270,272
2007~2008年,在甘肃则岔林区对蓝马鸡种群生存状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鸦类和猛禽对繁殖期蓝马鸡的卵和雏鸟危害较大;林区内鸦类数量较多(78.7%),潜在威胁蓝马鸡野生种群;人类活动干扰和栖息地质量下降也会对蓝马鸡种群产生威胁。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提出相关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梁新江 《农村百事通》2009,(18):45-45,81
蓝马鸡是珍稀名贵的禽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产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等地。蓝马鸡两对原羽是珍贵的装饰品。其肉、蛋可食,营养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于1983—1981年,对蓝马鸡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其结果为: 1.蓝马鸡在四川王朗的数量,夏季为平均每公顷0.98只。在同一区域内,该鸡的种群数量比较稳定。对不同季节的绝对数量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动物园有限空间和场地的利用率,向公众传达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增加动物个体所感受到的环境刺激,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亚洲灵长区初次尝试将一组亚成年的川金丝猴家庭(1♂2♀)与两只成年蓝马鸡(♀)混养在一起,混养试验取得一定成效,既激发了川金丝猴的领地意识与自然行为,也给蓝马鸡提供了日常觅食的机会,满足了蓝马鸡的活动节律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从繁殖行为、孵化、出雏、育幼等方面介绍了蓝马鸡在河南地区的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蓝马鸡卵壳的壳膜层、乳锥层、海绵层、表层等在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 ,并与同属褐马鸡的卵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猪大肠杆菌病是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影响,出现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此病主要出现的流行因素较多,包括不科学的引种、不严格的饲养管理以及不合格的卫生环境等,此病的产生对养猪业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所以,必须针对此病的流行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此病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广泛存在,多发生于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的乳猪,是猪场常见病之一.过去一直认为遗传因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是致病原因,现经近几十年的反复研究证明,此病有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是多因素引起的犊牛常见消化道疾病,此病发病率高,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病因复杂且病原之间容易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明确病因合理用药十分重要。国内外已研发出多种疫苗来预防此病,我国还没有商品化疫苗。本文介绍了此病的病因、治疗与防控方法,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蓝马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大型鸡类,全长约90cm。其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  相似文献   

16.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头号疾病,引起此病的因素较多,诱发的病原微生物也繁多,猪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伪狂犬病病毒、寄生虫病等都可以诱发此病,此外,环境应激也可引起发病。本文根据当地的养猪生产情况,对诱发此病的病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科学的防治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由于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十分困难,是植物病害研究工作者公认的"癌症"。小麦全蚀病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晋州市已有部分地块发生此病,并且发病面积不断扩大。此病发生后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不明原因腹泻调查分析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此病脱水快,死亡随病程延误而升高,研究证明,饲料蛋白质是引发此病重要因素。我站在县科委、州畜牧中心站化验室的大力协助下.做了以下几个原因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蓝马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  相似文献   

20.
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猪是此病的唯一宿主。可通过剖检及临床症状作出诊断,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如果疏于管理,预防接种不到位,加之影响猪瘟的因素太多,容易导致此病。本文对如何进行猪瘟诊断和防控作简要分析,对广大养殖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