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涛 《农技服务》2005,(5):46-47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免疫期9个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即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相似文献   

2.
1羔羊痢疾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单纯使用一般抗生素药物治疗羔羊痢疾的缺陷,开展长效土霉素治疗海南黑山羊羔羊痢疾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效土霉索效果明显,应在生产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1、羔羊痢疾。该病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  相似文献   

5.
<正>1羔羊痢疾症状痢疾通常是具备一定时间潜伏期,多集中在2~4d左右,而即使该种病症处于潜伏期也具备较大病症变化,部分羔羊在实际出生1d之后就已经产生明显痢疾症状,而部分羔羊则在其实际出生3d才显现痢疾症状。典型痢疾症状分为急性症状和亚急性症状。存在急性症状的羔羊表现为棕色带腥臭粪便,呼吸困难并口流白沫,最终在体温快速下降之后窒息而死;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 (一)羊痢疾 1、流行时间:冬季气候寒冷时特别是大风雪后。 2、易感羊的种类:7日龄以内羔羊,其中以2~3日龄发病最多。 3、疫苗或药物名称:羔羊痢疾苗或厌七联干粉苗。 4、接种注射时间:每年春季注射,母羊产前2—3周再接种1次或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土霉素  相似文献   

7.
<正> 羔羊腹泻即羊羔痢疾,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经消化道感染或经脐带和创伤感染而引起的。本病是以羔羊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为害7日龄左右的羔羊。 患病羔羊发病初期精神不振,低头弓背,食欲废绝,心跳加快,排泄恶臭的白色、黄色以至绿色稀水样粪便。  相似文献   

8.
及时给肉用羊施用下列疫苗,可预防多种疾病。 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10天后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相似文献   

9.
及时给肉用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疫苗主要有以下10种。 1 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 -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 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  相似文献   

10.
黄力 《农技服务》2005,(1):47-47
<正>及时给肉用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疫苗主要有以下十种。1、羔羊痢疾氢氢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 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相似文献   

11.
羔羊痢疾由产气荚膜杆菌造成的急性毒血症,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链球菌也可致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表现为持续性下痢,可造成羔羊大批死亡。当气候突变、饥饱不均、脐带创伤时易感染此病。防治加强防疫,在怀孕母羊临产前20~30天和10~20天分别注射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3毫升。病羊灌服0.3克  相似文献   

12.
羔羊痢疾是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发病最多,常使羔羊大批死亡。本病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如刮大风、下大雪之后流行严重,死亡率也很高。给羔羊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病因该病的病因很复杂,在不同地区,病因可以不同。目前认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厌氧性羔羊痢疾,病原为产气性荚膜梭菌,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13.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疾病,主要危害2~4日龄的羔羊,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典型特征。导致羔羊发病主要有疾病感染、饲养管理、母子自身和季节气候等因素,尤以疾病感染引起的羔羊痢疾最为严重,可导致大批死亡,危害性非常严重。本文就羔羊痢疾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羔羊痢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羔羊梭菌性痢疾习惯上称为羔羊痢疾,是新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死亡率很高。由于小肠有急性发炎变化,有些放牧员称之为红肠子病,本病一般发生于出生后1~3d的羔羊,较大的羔羊比较少见。一旦某一地区发生本病,以后几年内可能继续使3周以内的羔羊患病,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黄力 《吉林农业》2005,(3):31-31
及时给肉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的疫苗主要有以下十种。一、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用于怀孕母羊,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2ml和3ml。注射疫苗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二、羊四联苗和羊五联苗羊四联苗即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每年于2月底3月初和9月下旬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ml,注射疫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三、羊痘鸡…  相似文献   

16.
应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浓缩苗)预防羔羊痢疾、猝疽、羊肠毒血症及快疫,结果引起绵羊大量流产,注射黄体酮注射液能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羔羊痢疾是羊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羔羊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异常,若未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将导致羔羊的死亡,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羔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羔羊痢疾的综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及时给肉用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疫苗主要有以下10种。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  相似文献   

19.
2004~2007年青海省湖东种羊场,青细羔羊死亡的统计资料显示:共产羔羊6565只,由于各种疾病死亡羔羊342只,占总数的5.20%。这些羔羊主要死于弱胎、肺炎、痢疾等。其中由于羔羊痢疾原因死亡108只,占死亡总数的31.58%。该病是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易引起初生羔羊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某湖羊场出生3~6d羔羊部分个体较小、体质较弱的发生持续下痢,排泄物呈黄色、黄绿色、严重的带血色,卧地不起,不吃奶,7只羔羊出现症状后1~3d衰竭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羔羊痢疾。采取措施中西药物配合治疗后,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