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草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金属铯对燕麦(Avena sativa)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燕麦为材料,施加不同浓度铯(25、100、500和1 000 mg·kg~(–1))土培处理30 d,研究不同浓度铯处理对燕麦体内铯的富集和分布特征,生长指标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铯处理下,燕麦幼苗的根长、株高、生物量随着土壤中金属铯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燕麦的根、茎、叶均能富集金属铯,但富集金属铯的能力在不同器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并表现为叶根茎,且不同铯浓度处理下各器官的积累量也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处理中金属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着铯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SOD活性在铯浓度25~500 mg·kg–1时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 0.05),1 000 mg·kg–1时显著下降。POD和CAT活性均随着铯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的根、茎、叶均能积累铯,叶片的富集能力最强。低浓度铯可以诱导燕麦中POD和CAT活性增强,提高其抗胁迫的能力;高浓度铯抑制燕麦的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Ni和Cu胁迫对骆驼蓬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Ni、Cu单一处理对金昌Ni/Cu尾矿库先锋植物骆驼蓬幼苗Ni、Cu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幼苗叶片及根部Ni、Cu含量随土壤介质中Ni、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Ni主要富集在骆驼蓬的叶片,而Cu主要富集在骆驼蓬的根部;叶片及根部丙二醛(MDA)含量总体随Ni、Cu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Ni胁迫下,骆驼蓬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增强,共同组成植物体内一个有效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系统,根部SOD、APX和CAT活性受到抑制,POD和GR受诱导活性增强,在减轻Ni胁迫引起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Cu胁迫下骆驼蓬叶片SOD、POD、CAT、APX及GR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减弱了Cu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根部APX活性受抑制,SOD、POD、CAT及GR活性受诱导增强,在缓解Cu胁迫引起氧化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铅暴露所致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和橙皮素的保护作用机制,大鼠用醋酸铅(500mg Pb/L)和橙皮素(50mg/kg)处理。处理结束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表明,铅可显著提高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GSH含量(P<0.01)和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P<0.05);与铅处理组相比,橙皮素却能显著降低铅处理脑组织MD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GSH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SOD和CAT活性(P<0.05)。说明铅可导致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橙皮素对铅致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红富士”苹果盆栽为试材,采用干旱胁迫下连续喷施50、100和200 mg/kg褪黑素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苹果叶片水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3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苹果叶片水势下降,MDA含量、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基本恢复胁迫前水平;喷施褪黑素能缓解苹果叶片水势的下降;降低叶片MDA含量;进一步提高Pro含量和SOD、POD和CAT活性;且高浓度100和200 mg/kg效果好于低浓度50 mg/kg,但100和200 mg/kg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喷施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对苹果幼苗的影响,提高苹果幼苗的抗旱性,综合抗旱效果和经济因素,推荐使用剂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8.
以罗汉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pH值(2.5,3,4,5)及pH 5.6(CK)对罗汉果幼苗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及CAT、POD、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模拟酸雨处理罗汉果幼苗中MDA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罗汉果幼苗叶绿素含量、CAT活性随pH值的减小而显著降低。当pH值大于4时,罗汉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H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强,罗汉果幼苗体内POD和SOD活性随pH值增大而降低,当pH值小于4时,随pH值的减小罗汉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显著降低。当PH值等于4时,罗汉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OD和SOD活性最强。CAT、POD、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与这三种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铅梯度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盆栽黑麦草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胁迫时间(7,14,21,28 d),不同的铅浓度(500,1 000,1 500 mg/L)对黑麦草的抗氧化酶(SOD、POD)、细胞膜(MDA、相对电导率)及渗透调节物质(SS、Pro)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黑麦草叶片中的SOD活性变化整体为先上升后下降,在低浓度(500和1 000 mg/L)和短时间(7和14 d)胁迫下SOD活性明显升高,之后快速降低。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及铅浓度增加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在28 d时,1 500 mg/L浓度下,POD活性最低,为45.9 U/g。随着胁迫时间及铅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MDA含量与铅浓度呈线性正相关(r2>0.96)。可溶性糖(SS)含量变化复杂,在较高浓度及较长时间作用下趋于减少。脯氨酸(Pro)含量在较低铅浓度胁迫下会明显增加,但浓度过高超过黑麦草忍耐极限,就会有所下降。表明黑麦草在重金属铅胁迫中经历了一个忍耐和逐渐受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熊’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及不同施用量(0,50,100,150,200 kg·hm-2 K2O)对越冬期苜蓿根颈在不同温度(4℃,—20℃)处理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i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温度处理下,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中,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和SP含量及POD,SOD,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但经—20℃低温冷冻后,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下,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含量下降,SP含量增加,POD,SOD,CAT活性增强,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变强,且硫酸钾效果强于氯化钾;两种钾肥均在150 kg·hm-2(K2O)钾肥处理下,MDA含量最低,POD,SOD,CAT活性最强,SP含量最高,表明苜蓿受伤程度最小,抗寒保护能力最强。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300 kg·hm-2K2SO4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外源硒对镉胁迫下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外源硒对重金属镉胁迫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黑麦草品种"杰威"(Lolium multiflorum ‘Jiewei’)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施加0.05、0.1和1.0 mg·L-1硒对镉胁迫(60 mg·L-1)下黑麦草株高、根长、电导率(Electrolyte leakage,EL)、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60 mg·L-1镉胁迫下黑麦草株高和根长显著(P<0.05)降低,EL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升高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而过氧化物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Peroxisomal ascorbate peroxidase,pA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表达量则显著上升;施加外源硒后,镉胁迫得到缓解,在硒浓度为0.1 mg·L-1时,株高和根长缓解效果最明显,EL和MDA降低,SOD活性下降以及POD活性上升,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也恢复至对照水平,表明施加适宜浓度外源硒可调节抗氧化能力,从而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和有效缓解镉胁迫对黑麦草的毒害现象,其中硒浓度为0.1 mg·L-1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铝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个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为受体材料,在水培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对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铝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25mg/L低浓度铝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的发芽率、根长、株高、单株鲜重增加;当铝浓度增加为50 mg/L时,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当铝浓度500mg/L时,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铝浓度1 000mg/L时,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根系停止生长,株高、单株鲜重显著下降。(2)低浓度铝胁迫下(0~50mg/L),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中等浓度铝胁迫下(100mg/L),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高浓度铝胁迫下(500mg/L),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多花黑麦草的铝胁迫阈值为100mg/L。  相似文献   

13.
亓琳  杨莹博  王晓凌  赵威 《草业学报》2017,26(12):89-97
为探明燕麦对锶的富集能力和耐受机制,选取了4个燕麦品种(本德、白燕2号、白燕7号和定莜6号),施加不同浓度锶(0、25、100、500和1000 mg/kg)处理30 d,分析燕麦对锶的富集和分配特征、生长指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1)燕麦幼苗的根部和地上生物量都随着土壤中锶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各器官的富集浓度随着土壤中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表现为叶>根>茎。转运系数随着土壤中锶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000 mg/kg时小于1,而在其他锶处理中均大于1。本德在25 mg/kg时的转运系数最高(2.026);3)高浓度锶增加了燕麦的MDA含量并抑制了POD活性,而SOD活性随着锶浓度增加而升高。结果表明,燕麦的根、茎、叶均能积累锶,叶片的富集能力最强。4个燕麦品种具有锶超富集植物的特征。低浓度锶可以诱导燕麦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促进其生长;高浓度锶处理中SOD和CAT在清除活性氧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评价,本德可用于治理锶轻度污染地区,而定莜6号可用于治理锶重度污染地区,为燕麦用于锶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肥皂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每kg干土施0.1,0.2,0.3,0.4 g SiO2并设置正常水分、轻度胁迫、重度胁迫3种水分梯度,测定并分析胁迫期间肥皂草叶片保护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情况,以期探讨干旱胁迫下硅对抗氧化系统与膜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和天数的增加,肥皂草叶片SOD、POD、CAT活性和GSH、AS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丙二醛含量与叶片相对电导率呈现增加趋势。与CK相比,施一定量的硅能使干旱条件下肥皂草SOD、POD、CAT活性最高增加30%以上,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降低达25%以上,并稳定了GSH、ASA含量,说明硅能有效缓解干旱对肥皂草细胞膜的破坏,提高肥皂草抗氧化系统的防御能力,保护其正常生理机能不被破坏。随着硅浓度的增加,肥皂草抗旱性逐渐增强并趋于平稳,最适宜硅肥浓度为每kg干土SiO2含量0.3~0.4 g。  相似文献   

15.
圆叶决明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叶决明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豆科牧草,适合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为探明圆叶决明的耐镉性,本文采用添加外源有效态镉的土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2,4,8 mg/kg)镉胁迫对圆叶决明CIP86134生长发育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圆叶决明的生长发育,降低其生物产量,且随镉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强。当镉处理浓度为4 mg/kg时,地下部、地上部生物产量与对照比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59.69%和63.77%。镉胁迫抑制圆叶决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镉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处理之间达显著差异水平。镉处理浓度为12 mg/kg时,SOD、POD、CAT 3类保护酶协调一致,圆叶决明生长正常,地下部、地上部生物产量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镉浓度升高至4 mg/kg,S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OD和CAT酶被诱导激活,缓解了镉胁迫对圆叶决明的伤害,生物产量虽显著下降,但未中毒死亡;镉浓度升高至8 mg/kg时,MDA含量显著增加,细胞保护酶系统失调,圆叶决明至收获时全部干枯死亡。圆叶决明吸收的镉主要积累在地下部,迁移系数仅为0.1520.234。在供试土壤添加外源有效态镉的条件下,圆叶决明能忍耐2 mg/kg以下的镉胁迫,可作为南方红壤地区矿山镉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类除草剂对燕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2,4-D丁酯、二甲·溴苯腈、氯氟吡氧乙酸和2甲4氯钠4种除草剂及其不同浓度对白燕2号燕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剂能引起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改变,随着药后时间的延长,POD、S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变幅较小,呈现先略降低,再升高的变化;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且始终高于对照,高浓度氯氟吡氧乙酸(T9)处理在药后30d达到最高,分别为0.1540μmol/gFW和0.8277%。高浓度除草剂对燕麦苗期的胁迫作用显著大于低浓度。供试的4种除草剂中,2甲4氯钠对燕麦叶片POD、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大,高浓度使它隆对MDA含量有显著影响,高浓度2,4-D丁酯对CAT活性影响较大,低浓度2,4-D丁酯、二甲·溴苯腈胁迫较小,对燕麦幼苗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铅胁迫对三种暖季型草坪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西  吴亚娇  孙凌霞 《草业学报》2014,23(4):171-18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胁迫对假俭草、狗牙根与结缕草3种暖季型草坪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铅,研究铅积累对草坪外观质量、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叶片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3种草坪草外观质量、根系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同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地上部生物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而叶片中的电导率显著增加。不同浓度铅胁迫下,3种草内3种保护酶的反应程度不同。 在各个铅胁迫水平下,假俭草叶片SOD活性逐渐升高,在20 d时达到最大值;CAT活性自处理后5 d时相比对照显著升高,此后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而只有在2000和4000 mg/kg铅胁迫水平下,POD活性显著升高,处理后25 d时达到最大值。狗牙根在各胁迫水平下,SOD活性自处理后5 d时均升高,25 d时骤升至最大值;在15 d时CAT活性达到最大值; POD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结缕草叶片SOD活性在最高胁迫水平下处理5 d后急剧升高,15 d时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25 d时达到最大值;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15 d时达到最大值。对照3种草坪草对铅胁迫的响应变化具有差异,通过分析得出3种草坪草对铅抗性能力依次排序为:狗牙根>结缕草>假俭草。  相似文献   

18.
苣荬菜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苣荬菜在不同浓度NaCl(0,3,6,9,12g/kg)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增大,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上升,可溶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仅在低浓度下升高,之后随NaCl浓度升高降低,表明苣荬菜抗盐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苏打碱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慧娟  胡涛  傅金民 《草业学报》2012,21(1):118-125
为研究苏打碱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实验,用0.1 mol/L的Na2CO3 和NaHCO3 溶液配置pH=8.2、pH=9.1、pH=9.9、pH=10.9四个梯度的处理液,以去离子水pH=6.5作为对照,探讨pH值对黑麦草蒸腾速率、株高、根长、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幼苗的株高、根长、含水量、相对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而根冠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处理液的pH值从8.2递增至10.9,叶片中的MDA含量从对照的7.0 nmol/g FW逐步上升到30.0 nmol/g FW;而SOD活性先高后低,当pH=9.1时,最高含量为8.4 U/mg蛋白;CAT的活性则从对照的118.5 U/(min·g 蛋白)逐步递减至47.1 U/(min·g 蛋白);而POD活性呈现递增的趋势,当pH达到最高时,POD活性是对照的4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