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 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张洪春 《蔬菜》1999,(7):26-27
近几年,我地山区果园面积发展迅速,但果树见效慢,特别是1~3年幼龄果树处于低产低效期,因此果农普遍收入较低,为了提高幼龄果树园的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果园经济效益,笔者自1996年以来,根据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幼龄果树株型小,蔬菜根系浅,植株矮,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开始摸索果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早春套种马铃薯,越夏间作番茄已取得良好效果。667m~2幼树果园平均产马铃薯1100kg,番茄2000kg,增收4000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铃薯栽培1.整地施肥春季结合果树松…  相似文献   

4.
3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在桂林市召开全区春季马铃薯免耕栽培与果园套种现场观摩会,来自广西各地农业、水果部门的负责人、科研院校专家和技术人员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考察了桂林市雁山区果园套种和永福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示范点。  相似文献   

5.
对冬种马铃薯3种栽培模式(稻草免耕、稻草包芯、黑膜覆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种植,其中稻草包芯和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缩短了出苗时间,提高了商品薯率,增加了单株薯块数和单株薯块质量,显著提高了种植产量和效益,明显优于稻草免耕栽培模式,其中稻草包芯每667 m2纯收入比常规种植高出402.81元,产投比达1.76。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在翻耕、免耕两种耕作模式下,不同的稻草覆盖量对秋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效益的影响,以此探寻在开县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翻耕、免耕模式下,稻草适量覆盖可以明显提高秋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免耕模式秋马铃薯的株高、产量高于翻耕模式,差异极显著,且在稻草覆盖量为2.5kg/m2时,秋马铃薯的产量高达45.9kg/15m2,效益最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慧梅 《广西园艺》2009,20(4):67-67
秋冬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在广西北部地区容易遭受霜冻、冰冻。为此,2006-2007年笔者在临桂五通镇茶场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实施了不同播期的试验,为指导秋冬种植马铃薯的适宜播期提供了依据,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冬种马铃薯3种栽培模式(稻草免耕、稻草包芯、黑膜覆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种植,其中稻草包芯和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缩短了出苗时间,提高了商品薯率,增加了单株薯块数和单株薯块质量,显著提高了种植产量和效益,明显优于稻草免耕栽培模式,其中稻草包芯每667 ㎡纯收入比常规种植高出402.81元,产投比达1.76.  相似文献   

9.
2008年沁水县新建苹果园53hm2,在建园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生物覆盖技术的推广,精心选择采用果园套种花生的模式。实践表明,山地幼龄果园套种花生可以培肥地力。调节水分和养分,促进果树生长,达到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冬种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于2011年在广西宾阳县进行不同播种期对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产量及其生长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第1、2播种期的出苗速度较快,出苗率较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速度减慢,出苗率降低。马铃薯的总产量、单薯重大于100 g产量、总产值,以第1、2播种期较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广西宾阳县冬种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应在11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技术试验和小面积生产示范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处理比对照传统开穴盖土方式商品率高,增产增收显著。其中少量稻草加地膜覆盖处理比单用稻草覆盖、薄膜覆盖处理的大薯率和产量均高、小薯率低、综合成本相当、综合生产经济效益最好,在实际生产上更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幼龄果园冬季间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彩 《广西园艺》2012,(1):39-39,43
为充分利用幼龄果园行间的土地面积,提高幼龄果园的经济效益。近几年的冬季,笔者在雁山区进行幼龄果园间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平均产量达31 435.5 kg/hm2,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永泰县是全国最大的芙蓉李生产基地和原产地,至2009年,永泰县有芙蓉李种植面积6666.7 hm2,总产量3万t以上,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县级之冠。但李树从定植至采收至少需要3 a,幼龄果园前期树冠小,留有较大土地空间可以利用。为提高种植整体经济效益,课题组提出李树幼龄果园套种甜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在李树果实生长前期完成甜瓜的采收,这样既满足了李树的生长要求,又在不影响李果采收的前提下增加了一茬甜瓜收入,提高了幼龄果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荆门市地处湖北中部,是一个以春马铃栽培为主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1300hm2左右。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占地时间短,在传统种植模式(水稻-油菜)基础上增加了一季茬口,经济效益较高。为了探索轻简栽培技术,调优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9月至11月,我们在  相似文献   

15.
羽叶决明果园套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叶决明具有覆盖地面、调节土温、保持水土、生物固氮、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同时可作为牲畜的饲料或添加剂。红壤山地幼龄果园套种羽叶决明 ,是发展生态果园的重要措施。2 0 0 2年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羽叶决明 ,在高圳果树示范场幼龄果园中套种 ,经测产验收 ,两次割青的鲜草量达 180 0kg/ 6 6 6 7m2 ,现将其套种技术总结如下 :1 生物学特性羽叶决明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经济绿肥 ,株高1 0~ 1 5m ,直立型 ,羽状复叶 ,花淡黄 ,果荚成熟呈黑褐色 ,种子黑褐色 ;生长周期长 ,生物产量和养分含量高 ,适口性好 ,且具有抗病…  相似文献   

16.
德阳地处四川西北部,农业生产以稻——麦茬口为主,一年两熟,水稻收获后至小麦播种有近2个月的空闲时间。马铃薯属菜、饲、粮兼用型作物,耐贮运,1998年以来我市开展了稻田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示范,一般667 m2产量达1000 kg左右,增收1000元左右,因此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全市栽培面积达到5000 hm2以上,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冬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冬季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心栽培2种方式表现出产量高,薯块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田间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既高产优质又节能减排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马铃薯技术是马铃薯种植技术中的一项创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有效的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马铃薯的种植效率,而且马铃薯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秀 《中国蔬菜》2008,1(6):44-45
广西2004年在玉林、贵港、百色、钦州等地示范推广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模式,2007年已达66.7 hm2.与传统的单一作物栽培模式相比,以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模式进行栽培,节省了玉米秆的砍伐和处理用工,而且玉米秆可为菜豆遮阴降温,菜豆秧及玉米秆又为马铃薯提供了很好的播种覆盖材料及营养.每667 m2菜豆增产50.7 kg,马铃薯增产225.4 kg.  相似文献   

20.
幼龄果园行间空隙大,空闲时间长,采取套种茎秆低、株型小的经济作物,能达到以园养园、以短补长、增加建园前期收入的目的,并可缓解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更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据统计,兴安县每年水果扩种面积1000hm2左右,西瓜植面积解稳定在1667hm2左右。在幼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