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母鼠发情率和早期胚胎及胚子数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昆明小鼠[(26±1.3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试验组腹腔注射0.2mLNMDA溶液,采用棉签蘸取母鼠阴道黏液,涂片后用苏木精(HE)染色,判定母鼠发情情况。随后在发情母鼠与公鼠合笼后第3天,每组随机取10只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冲胚后在体视镜下捡胚观察胚胎个数;第9天处死剩余小鼠,取出子宫统计胚子数。试验结果显示,腹腔注射NMDA试验组母鼠发情率、胚胎数和胚子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57%、18.18%和12.94%。该试验表明腹腔注射NMDA可促进母鼠的发情,提高早期胚胎和胚子数,为NMDA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长时间连续饮用软饮料对亲代小鼠的繁殖性能、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对子代小鼠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在饲养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选取雌雄各4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自由饮用美年达、可乐、绿茶饮料、咖啡饮料和白开水(对照),比较各组母鼠繁殖性能、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仔鼠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软饮料对母鼠的出生窝重、产仔数、断奶窝增重、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使孕鼠妊娠期体重增长极显著升高(P<0.01);软饮料组仔鼠性激素水平显著高于白开水组(P<0.05),体重增长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但生长后期体重增长变慢。,由此可知软饮料对雌鼠的繁殖性能未见显著影响,但孕期摄入过量软饮料可导致母鼠妊娠期体重增长升高,并增加仔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同时也可引起仔鼠的性早熟。  相似文献   

3.
研究外源褪黑激素(MT)对昆明白小鼠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外源MT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将40只昆明白小鼠(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组,用皮下埋植的方法埋植不同剂量(0、1、4、8mg)的外源MT,每3d称量1次小鼠的体重并记录;MT处理11周后,试验公鼠与正常母鼠交配,记录受精卵的数量;试验母鼠与正常公鼠交配,记录冲出卵的数量,14周后HE染色,制作睾丸和卵巢切片。在体重增长方面,外源MT对昆明白公鼠体重增长有促进作用,皮下埋植8mg组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对昆明白母鼠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皮下埋植8mg组的抑制作用显著(P<0.05)。在繁殖性能方面,外源MT对昆明白鼠公鼠繁殖性能抑制作用显著,皮下埋植1mg和4mg组抑制作用显著(P<0.05),但皮下埋植外源MT8mg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源MT对昆明白鼠生长和繁殖性能有影响,并存在性别和剂量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在昆明小鼠繁殖群中,随机抽取180只21日龄小鼠,雌雄各半。根据采食量把繁殖、非繁殖分成6个组,测其增重、胎间隔、总胎次数、平均产仔数、分仔成活率、初生重、21日龄分仔重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90只(雌雄各半)不繁殖小鼠从21日龄至死亡的体重,雌雄间差异显著(<0.05);繁殖组中限食与正常喂食间上述生物学指标差异显著(<0.05)。同时,限食与自由采食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极显著(<0.001),而正常喂食与自由采食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0.05)。结果表明:在生产繁殖中应采取只喂颗粒料的自由采食方式,既能满足营养需要、降低成本,又符合昆明小鼠标准化和上等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草地鼠害防治 ,我们对甘孜州草地主要害鼠———高原鼠兔的繁殖及种群更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为季节繁殖的动物 ,其繁殖期为 4月下旬至 7月中旬 ,约 90天 ;雄雌比为 1 :1 31 ,S R为 44 3± 7 2 ,繁殖期中平均繁殖指数为 1 35 ;雌鼠年平均繁殖 2 4胎 ,胎仔数为 1— 6只 /胎 ,平均为2 93只 /胎。鼠兔种群数量呈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foxo3a基因对小鼠繁殖力的影响,本实验统计了TALEN-foxo3a编辑小鼠后代的阳性率以及繁殖率。共统计foxo3a~(-/+)小鼠和WT小鼠正反交后代4窝,总产仔数36只,其中单敲阳性数为13只,单敲阳性率为36.11%,阳性率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率;foxo3a~(-/+)小鼠自交后代共统计8窝,总产仔数61只,其中单敲阳性数为34只,单敲阳性率为55.74%,双敲阳性数为12只,双敲阳性率为19.67%,总阳性率为75.41%,阳性率也符合孟德尔遗传定率。选择鉴定出foxo3a~(-/-)母鼠,对其产仔数进行统计,共统计4窝,平均产仔数为7只,显著低于野生小鼠9.71只(P0.05)。foxo3a~(-/+)母鼠产仔数共统计13窝,平均产仔数为7.38只,亦显著低于WT小鼠(P0.05)。foxo3a~(-/+)小鼠和WT小鼠交配共统计产仔数8窝,平均产仔数为7.88只。foxo3a~(-/-)小鼠和foxo3a~(-/+)小鼠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QRT-PCR结果表明:foxo3a基因在foxo3a~(-/+)小鼠卵巢内表达量显著下降,但是foxo3a基因在foxo3a~(-/+)小鼠和WT小鼠睾丸组织内表达量无明显差异;foxo3a在foxo3a~(-/-)小鼠卵巢内表达量下降,在睾丸内的表达量却上升,揭示了foxo3a能够影响小鼠的繁殖力。本研究为阐明foxo3a参与哺乳动物繁殖效率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体况下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00只中华竹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处理组,对照组不改变日粮饲喂量,试验组在母竹鼠配种前、配种后25d和57d时对母鼠体况进行一次评分,根据母鼠体况评分结果调整饲喂量,测定平均产仔数、平均活仔数、平均活仔率、仔鼠初生平均重等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母鼠体况分值、平均产仔数、平均活仔数、平均活仔率、仔鼠初生平均重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可显著提高妊娠期母竹鼠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水鹿属偶蹄目鹿科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庆动物园于2000年引进6只水鹿亚成体(3♀、3♂),于2003年7月20日和8月1日首次成功繁殖2只水鹿幼仔并成活;2004年7月、8月雌鹿又分别繁殖3只水鹿幼仔,并在高温高湿的重庆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成功展出和繁殖。  相似文献   

9.
练有文 《猪业科学》2004,21(2):28-29
目的观察分析清洁级KM小鼠不同胎次的繁殖能力和繁殖规律。方法以140只种鼠,雌雄各半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繁殖卡的详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清洁级KM小鼠初配怀孕率100%,平均每只母鼠怀孕(4.93±2.43)胎,平均产仔数为(10.99±2.24)只;平均离乳数(9.95±2.63)只,得出离乳率与胎次直线回归方程。其繁殖性能以第2胎最好,第3胎次之,从第3胎开始,逐胎下降,第6胎最差,已不适用在屏障系统内大规模生产繁殖。结论清洁级KM小鼠在粤西地区SPF级屏障系统内生长繁殖良好,在大群生产繁殖过程中,每只雌鼠最好繁殖5胎即要更换种鼠。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16S-rRNA测序分析泌乳期摄食芸薹子后母鼠及其子鼠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并检测母鼠泌乳性能、母鼠及其子代免疫性能和氧化性能,分析探讨现代芸薹子的药效机理。选取产仔时间前后相差不超过1 d、体重(55.00±2.00)g的产后母鼠20只,并调整至每只母鼠带仔鼠1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即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为10只分娩母鼠及10只仔鼠。试验日粮在基础饲粮中加入5%的菜籽粉,基础日粮用同等能量玉米粉代替。结果显示:(1)芸薹子对母鼠分娩一周内的泌乳量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提高了小鼠7、14、21日龄均重(P < 0.05),分别提高了14.84%、15.94%、 17.36%,分娩1周内小鼠的日均增重提高了23.58%(P < 0.01)。(2)泌乳鼠摄食芸薹子后,母鼠乳腺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总氨基酸、MDA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乳腺溶菌酶含量提高了54.46%(P < 0.05),母鼠及子鼠血清中IgG含量降低了10.86%、12.46%(P < 0.05)。(3)泌乳鼠摄食芸薹子后,母鼠及其子鼠盲肠乳杆菌属丰度下降、普氏菌属和拟杆菌属丰度增加。结果提示,泌乳期摄食一定量芸薹子可改变母鼠和子鼠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母鼠泌乳性能,但对母鼠和子鼠的免疫性能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芸薹子|泌乳母鼠|肠道菌群结构|泌乳性能|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正> 毛丝鼠在我国已试养多年,由于各地条件不同,饲养方法亦很不一致。在我们进口的74只母鼠中,除死亡25只、取皮7张,存活的42只母鼠在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共繁殖仔鼠323只,胎平均产仔为1.72只,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主要的饲养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昆明(KM)小鼠的繁殖生产中,胎间隔和交配间隔时间需随着实验动物需求的阶段性变化进行调整,其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繁殖性能下降。探究雌鼠胎间隔与雄鼠交配间隔时间对KM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为KM小鼠繁殖生产和选种、育种提供参考。选择不同胎间隔的雌性及不同交配间隔的雄性KM小鼠,以雄鼠∶雌鼠=1∶2的比例同笼7d,在生产繁殖过程中统计雌性KM小鼠的繁殖性能相关指标,包括妊娠率、产仔数、初生仔鼠平均体重、离乳数及初生仔鼠窝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胎间隔时间超过102d的雌性与交配间隔大于60d的雄性小鼠合笼后的妊娠率、离乳数和初生仔鼠窝重相比于没有时间间隔雌雄鼠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1);胎间隔时间超过102d的雌鼠或交配间隔大于60d的雄鼠,在与对应的无间隔的雄鼠、雌鼠合笼后,妊娠率、离乳数和初产生仔鼠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亦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1)。研究表明,雌鼠胎间隔时间超过102d和雄鼠交配间隔时间超过60d,均显著降低KM小鼠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雌性大鼠咬食仔鼠是造成仔鼠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生产繁殖过程中,可能有极少数母鼠通过选择地杀灭仔鼠来控制一窝产仔数。但是在同一批生产过程中,大批哺乳期的成年大鼠咬食仔鼠的现象虽然较为少见,但我所动物室,曾出现过四次母鼠大量咬食自己后代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现将报告如下。一、哺食仔鼠情况  相似文献   

14.
蒲草垫料对小鼠繁殖及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蒲草垫料对小鼠繁殖及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鼠连续产仔3胎,随着胎次的增加,母鼠分娩间隔及产后母体重略有增加,但各胎次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F1a、F1b、F1c平均产仔数、存活仔数、仔鼠初重及1-3周龄仔鼠重、仔鼠存活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近(P>0.05)。离乳仔鼠雄性比为1.03-1.08。Q系数随着胎次的增加略有下降,在38.1-20.0之间,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F1b仔鼠前10周周增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F1b小鼠交配繁殖2胎,F2a,F2b各项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F2a仔鼠前10周周增重实验组亦与对照组相近(P>0.05)。说明蒲草垫料既不影响小鼠的繁殖机能,也不影响仔鼠的生长发育,是一种优质的新型实验动物垫料。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人称之为“软黄金”。每只公鼠能提取3~5克与黄金等价的麝香。麝香鼠皮板结实、针毛油润光亮,具有特殊的分水功能,雨雪不湿。其皮毛加工制成的裘皮大衣,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制作肥皂及工业涂料,也可食用。麝鼠繁殖快。母鼠年产4~6胎,胎产 8~12只,孕期28天。人工饲养一组(1公2母),每年可繁殖仔鼠50只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对转GDF9shRNA基因小鼠进行扩群繁殖,统计分析转基因小鼠的产仔数及增重,检测GDF9shRNA、GDF9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FSH和GH的水平,以观察GDF9的下调对转基因小鼠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RT-PCR方法,分别检测了GDF9shRNA在体内的表达,以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GDF9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检测了血液中FSH和GH水平。结果表明,扩群后得到16只GDF9shRNA阳性小鼠,转基因GDF9shRNA在小鼠体内广泛表达,转基因小鼠的产仔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转GDF9shRNA阳性公鼠的体重比阴性公鼠高,且在第7周差异显著(P0.05),而母鼠间体重无显著差异;与阴性小鼠相比,转GDF9shRNA阳性小鼠GDF9基因的表达量在下丘脑、垂体中分别下降35.4%和39.8%,差异显著(P0.05),在母鼠卵巢中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母鼠血液中FSH水平比阴性母鼠高55%,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GDF9基因下调可以提高动物繁殖性能,为提高大型牲畜繁殖力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靶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昆明系小鼠作为试验动物进行60日饲养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在小鼠体内的毒性。144只体重1718 g昆明系小鼠,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3个重复为公鼠,3个重复为母鼠),每个重复6只鼠。第1组至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纳米硒260、130、65 mg/kg,第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硒水平及性别对各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肺脏指数的影响,硒水平与性别间存在着互作效应(P<0.05)。硒的添加水平对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影响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可以推断,呼吸也可以排出硒的一个途径;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雄鼠内脏损伤较大。  相似文献   

18.
南方长期高温,热应激对家兔特别是种兔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选择7~8月龄健康种母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均添加VA 20 000 u/kg+VC 300 mg/kg,试验1~3组VE的添加量分别为40 mg/kg、80 mg/kg、120 mg/kg,添加时间为配种前后各1周,饲养90 d统计繁殖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种兔的饲料中添加VE 80 mg/kg并配合VA20 000 u/kg,VC 300 mg/kg的添加组效果最优,比对照组每只母兔平均产活仔兔增加2.67只,比VE 40 mg/kg组增加2.23只,对提高高温季节实验种兔的繁殖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仔兔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0日龄断奶仔兔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黄芪多糖,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添加黄芪多糖可以明显降低断奶仔兔腹泻率和死亡率,添加200 mg/kg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仔兔生长性能、降低料肉比。  相似文献   

20.
<正>麝鼠的繁殖与气候、食物和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野生条件下,麝鼠一年内可产2~3胎,每胎平均6~8只仔鼠。在人工笼养和圈养的条件下,据笔者1989年对本县15户饲养的32只成年母鼠繁殖调查的情况看,全年只有22只母鼠产仔,空怀率达31.25%(经产空怀率 22.2%,初产空怀率 42.86%)。其中全年产仔 1胎的有 15只母鼠,占母鼠总数的46.88%;产2胎的6只,占18.75%;产3胎的有1只,占3.13%。共产30胎次,产仔总数121只,每胎产仔2~7只,平均每胎产仔4.03只(经产每胎平均4.52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