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适应生猪生产规模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缩短母猪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性能,经过四至五周哺乳后,即可断奶,断奶后的仔猪主要病症是下痢,此病一般可在断奶后的3~5d内发生,导致仔猪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直接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仔猪下痢,安全平稳渡过断奶期,提高仔猪成活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断奶仔猪是承接猪只生长速度慢到生长速度快的阶段,但它们要承受心理、营养和环境三大应激。在这三大应激下,断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就是断奶后下痢。此病在我国各种规模的猪场,以及养殖专业户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与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仔猪生长迟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引起腹泻的病原、病因很多,笔者曾对一大型猪场发生的哺乳期下痢和35日龄断奶后的腹泻,应用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方法,结合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最大程度发挥母猪生产潜能,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要求饲养管理水平比较高。因此,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饲养,做好科学技术的规范。1时间上,控制断奶期需要控制断奶日龄,只要具备上述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和育肥的各项饲养管理条件,就可以尽早进行断奶。而根据我国目前大多数猪场的情况,仔猪断奶日龄控制在28日龄左右为宜。但还应结合天气变化,健康状况,窝仔猪头数及诱食补料效果等具体生产情况,灵活决定具体断奶日期。防病即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及常见疫病免疫等工作,随时注意圈舍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防病药物,早期断奶仔猪最易发生消化不良而引起细菌性下痢,对此,除在断奶期间控制饲料的喂量外,还应在饲料中投入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正>据统计,规模养殖场死亡生猪的50%以上发生于断奶前的仔猪,而断奶前死亡的仔猪70%以上是发生在出生后4 d以内,可见,如果猪场能有效控制仔猪断奶前死亡率(Pre-weaning mortality,PWM)尤其是初生仔猪的死亡率,则对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盈利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高低与疾病、品种、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通过管理途径来降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或许我们可  相似文献   

6.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一般规模猪场多于产后3周龄就给仔猪断奶.但由于仔猪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能力较差,受环境、营养应激等因素影响,早期断奶极易发生消化机能絮乱,引起腹泻,腹泻会导致仔猪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等严重时甚至死亡,直接影响断奶仔猪的增重和成活率,并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给生猪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近来研究表明,日粮营养因素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从断奶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出发,阐述断奶仔猪腹泻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益康-XP”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李剑豪,容巨豪(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广州市白云山机械化猪场广州510440)仔猪断奶后往往发生严重下痢,引起生长抑制甚至出现负增长或死亡,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益康-Xp”是通过...  相似文献   

8.
仔猪下痢主要发生仔猪在出生至断奶这时期,较多发的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前的仔猪;仔猪白痢,7日龄至断奶的仔猪易发,约占仔猪死亡数40%~70%,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治疗困难,损失较大。因此,把握好仔猪下痢的防治,就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断奶是仔猪生活中营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较大变化和转折,此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下痢等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搞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增重速度、减少死亡率、增加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养猪场断奶仔猪的培育是养猪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发展生猪生产,增加生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但仔猪断奶时,断奶仔猪缺乏母源抗体保护和受断奶应激因素影响,极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断奶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导致许多猪场损失严重,甚至破产。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仔猪下痢、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或妊后流产,增大母猪淘汰率,因而危害极大。在规模化猪场中,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不但产后母猪发生子宫炎,后备母猪也发生子宫炎,严重的猪场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猪场中因子宫炎淘汰的母猪约占年淘汰母猪的50%左右,给养猪生产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养猪生产者要特别注意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生产更多优质、健壮断奶仔猪,成为生猪养殖户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有研究表明,65%的仔猪死亡主要在出生后3到5天内,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产后3天内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探讨,希望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仔猪下痢在各猪场都有发生,一般多发生在1~3日龄、7~14日龄和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它是仔猪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性疾病,可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低、饲料  相似文献   

14.
仔猪下痢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对仔猪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仔猪的育成质量和利用价值.因此及时发现仔猪下痢原因和及早进行防治,对于提高猪场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新生仔猪肠胃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下,对环境不适应,容易发生下痢。仔猪下痢是仔猪的多发病,死猪率高,严重威胁着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先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做好早期预防,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一减少损失,增加收入。仔猪新生后的哺乳期和断奶后半个月内即仔猪出生和断奶易诱发仔猪下痢,可能集中发生三次。1仔猪第一次下痢的出现常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3日龄前后,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  相似文献   

16.
<正> 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除了市场价格、饲料价格、固定资产折旧和管理费用之外,生猪的生产效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哺乳仔猪的育成率是猪生产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仔猪育成率又主要取决于断奶率。也就是说,仔猪在哺乳期死亡是生猪生产效率下降的显而易见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改善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生产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哺乳期间仔猪断奶率,获取更高的养猪经济效益,我们最近调查分析了我公司下属某猪场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养猪生产中大多采用仔猪早期断奶,以增加母猪生产力和栏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但由于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中酶和酸分泌量不足,消化道中正常的微生态系统还未建立,断奶后往往导致仔猪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出现下痢等,通常称之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主要有心理、营养和环境三方面,其中主要是营养应激,本文就通过日粮调控防治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仔猪断奶前的死亡是造成生猪集约化规模养殖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的统计表明,即使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也在10%以上,最好的猪场其死亡率也不低于7%。而且超过半数的仔猪死亡发生在产后4d之内,死亡最多的集中在产后36h之内。笔者从实践出发,将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及控制措施做简要分析总结,供业界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人近两年来对龙岩地区猪场进行了调查和跟踪,发现大部分猪场仔猪断奶时间在21~30日龄,且猪场规模越大,仔猪断奶时间相对提前;规模越小,则相对推迟,特别是农户散养的仔猪断奶时间一般超出30日龄。断奶日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猪场仔猪饲养管理的水平。断奶日龄置后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仔猪断奶窝重直接影响生猪的出栏时间。早期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猪场的利润和效益。养殖户都明白仔猪早期断奶的重要性,但担心仔猪断奶日龄提早,断奶体重较小,对环境适应性差,应激更为明显,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率提高和僵猪数量增加。从本人…  相似文献   

20.
仔猪下痢是养猪业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症。据广大养殖户反映约有20%-30%的仔猪在分娩后到断奶前由于下痢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