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态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368份调查数据,利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组织认知、村庄情感以及二者交互项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组织认知、村庄情感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意愿有显著正相关,且村庄情感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具有驱动作用。因此,在选择调动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意愿对的方式方法时,可以通过加大村委会组织宣传增强村民对村委会组织的了解,通过营造村庄宜居宜人的合作、信任氛围,提高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调动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69-271
民主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利益诉求的重要表达方式。从选举的公开公平程度、选举程序、选民参与程度和选举标准四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村民自治选举的现状,发现选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选举程序不合理、选举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贿选行为和村民参与选举的机制不健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村委会选举观察员制度运行的成效和问题为选举观察制度的普遍引入提供了发展方向和问题警示。总结国内村委会选举观察员制度运行的得失,认为当今我国基层民主监督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弱化状态和地方政治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选举观察制度引入的基本条件,公众和媒体的参与、专家学者的推动等多重社会力量是促使选举观察制度运行的动力。选举观察制度的法制建设、政府部门的相对淡出、民间观察的介入与激励是选举观察制度完善与基层选举监督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开化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发现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比例较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渠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制度性限制,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关联淡薄,政治效能感弱和选举成本的私人性与选举对象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引起。而要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措施,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将农民工纳入到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社会化的轨道中来。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法治的表现,农民工的选举权实现则是村委会合法选举的关键。作者通过对农民工缺失村委会选举的了解,阐述了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缺失村委会选举的措施,以期对农村选举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刘珊珊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114-115,118
以西安南双凤村选举为例,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的农民政治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并提出通过提高干部素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完善选举制度、保护农民基本权力等措施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消解农民参与选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93-19395
从制度绩效的理论视角,对我国村民自治选举制度进行初步的绩效评估,所选取的评估标准包括:选举制度创新;村民参与选率与满意率;干群关系;政治文明效果。分析了影响村民自治选举制度绩效的因素,进而探讨提高村民自治选举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其行为主体即选民的心态和行为是影响村委会选举质量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个案里陂村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与1999年的直选相比,2002年选举中选民参与热情下降,普遍出现对选举不积极即政治冷漠现象.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显然,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朱国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78-4980
介绍了目前我国村民选举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乡镇政府行政权力过度管制、村两委成员的干预、乡村精英对弱势村民选举权的挤压、选举程序的形式化以及村民的政治冷漠等,降低了村委会选举的实际效果和价值.从完善立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村民政治参与意识、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我国村委会选举中保障村民合法选举权利的途径,以提高选举的有效性和促进乡村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174-175
村级选举中,村庄家族之间的竞争与联合深刻影响了村庄权力的再生产过程。对于家族内部来说,这种竞争与联合也是风险与收益并存。从长远看,家族势力之间的制衡推动了基层选举进步,促使基层选举更加透明、公开,促使小姓家族不至于完全被边缘化,也带动了村民政治参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第八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已在各地陆续展开,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都很重视,出台了有关政策及法规,制定了得力措施。比如“如何防范宗族势力阻挠选举”、“严厉打击贿赂选举”等,又及时推广了“海选”、“演讲竞选”、“一肩挑”、“一票通”等顺民意的好典型、好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怀。结合本人连续6届参与村委会选举及连续4届参与县人大代表选举的经历和体会,谈几件平常事,看工夫用在平常对选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政部最近指出,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村委会选举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贿选、腐败和暴力选举等不正当或非法行为也在进一步增多。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工作处副处长刘锋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农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热情增加,各地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许多村出现了村民踊跃参加选举、自觉维护选举秩序、热切关注选举结果的场面。  相似文献   

13.
第五章 选举方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可以采取确定候选人的选举方式。也可以采取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9,(13):6-6
通知要求.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用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收买本村选民、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候选人,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的.都是贿选。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键报选举票数等违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婀碍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以技对控告、检举选举违法行为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要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相似文献   

15.
民政部最近指出,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村委会选举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贿选、腐败和暴力选举等不正当或非法行为也在进一步增多。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工作处副处长刘锋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农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热情增加,各地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许多村出现了村民踊跃参加选举、自觉维护选举秩序、热切关注选举结果的场面。  相似文献   

16.
试论农民工选举权利的实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素芳 《农业考古》2007,(3):105-107
实现农民工的选举权利是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农民工的选举权利的实现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实现农民工的选举权利,必须从制度创新、法律保障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与中国其他公民相比,山西省河曲县村民有一份特殊的选举权——参与选举自己的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乡村的选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和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深入开展阶级斗争,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生活,以及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不断提高了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选举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广泛性;与此同时,在组织选举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选举制度,规范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不仅使三次选举取得了一次比一次更成功的胜利,而且对中央苏区农村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推动革命战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少不了人民群众的参加,而农民更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农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村委会的支持和决策,因此对农村选举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本文阐述了中国农村选举研究的现状,从选举制度、影响选举原因及选举互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刘晓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71-1973
当下村委会选举中侵犯村民选举权利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救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村委会选举相关各方的行为,可以发现村民选举权利受到侵蚀的社会心理根源。考察几个主要的监督渠道和救济途径,村委会选举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原因在于行政监督和救济缺乏动力、权力机关监督软弱、司法救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