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宗锋 《山东农机》2003,(10):12-14
本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研究在砂姜黑土中对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出了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在砂姜黑土中的应用的合理配置方案及技术可行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在砂僵黑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在砂僵黑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得出了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在砂僵黑土中的应用的合理配置方案及技术可行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麦精密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作物产量。介绍小麦精密排种器的种类及特点,概述气力式小麦播种机的发展状况,分析小麦精密播种机的研发方向,以期为小麦精密播种技术及其配套机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发展精确的农业耕作设备,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耕作物的精密播种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人们已开始把精播技术应用到其他传统条播作物,特别是小麦精密播种。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求播种机能够完成播种均匀,播深一致,等行距播种等农艺要求。小麦精播技术的关键在于先进、高质量、高效率的小麦精密播种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已成为现代播种技术的主要特征和播种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实施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过程中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应着眼于完善作物育种系统,尽快完全实现种子的商品化;注重玉米精密播种机的精密排种器研究;逐步建立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体系,从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和加强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质量的监测工作和监督力度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辊挤压式砂姜黑土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砂姜黑土区土壤易形成坚硬土块,传统翻耕、旋耕作业后地表大土块过多,严重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辊挤压式砂姜黑土整地机,可一次性完成土块捡拾、筛分输送、破碎还田和平地镇压等作业.对整机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确定了入土铲刀、筛分输送装置和破碎装置等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同时分析了土壤在筛分输送装置上的受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向前推进,大量高性能的农机装备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基层地区得到有效的推行。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应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能够缩短小麦的播种周期,提高播种效率,确保小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播种作业。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措施,希望对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麦播种、施肥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安徽省淮南市小麦播种、施肥机械化技术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技术工艺路线和技术措施,分析小麦播种、施肥机械化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小麦播种、施肥机械化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砂姜黑土与黄潮土条件下的气象因子和潜水埋深对小麦生长期潜水蒸发量的影响。【方法】基于五道沟实验站2010—2022年的逐日观测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拟合方法,分析了砂姜黑土与黄潮土2种土质条件下的小麦生长期潜水蒸发量与7个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潜水蒸发系数与0.2~5.0 m潜水埋深之间的非线性拟合函数。【结果】砂姜黑土潜水蒸发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表温度、平均气温、水面蒸发量、日照时间、降水量、风速;黄潮土潜水蒸发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表温度、日照时间、平均气温、水面蒸发量、降水量、风速。潜水蒸发系数与潜水埋深的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小麦返青前呈逆函数关系(R2>0.95),返青后呈对数函数关系(R2>0.85);黄潮土小麦呈对数函数关系(R2>0.75)。【结论】砂姜黑土潜水蒸发量临界埋深(Zm)介于2.0~3.5 m,黄潮土潜水蒸发量的Zm介于4.0~5.1 m。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满足精...  相似文献   

10.
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低耗的农机化新技术。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长期以来大部分高产地块“大肥、大水、大播量”的传统种植习俗,从根本上扭转了高产田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近几年来,随着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