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真君民间崇拜信仰是古代江西地区一种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它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随之产生.许真君民间崇拜中的农耕文化,是以崇拜许真君为主要特征,在江南各农村地区存在最为广泛,对当地社会生产、生活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或公孙树,三亿五千万年前,银杏树在地球上便出现了,覆盖着整个大地。冰川期后,由于银杏树抗不住严寒的袭击,其他地区的银杏树均灭绝,只有在东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局部地区残存下来。目前,银杏树已是韩国普遍栽植的经济、绿化树种。一...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的槐树崇拜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槐树是特产于中国的古老树种,在中国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崇拜槐树的文化现象.本文对此作一探讨.敬请方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4.
畲族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化色彩,其中,畲民的女性崇拜表现的尤为明显。畲民崇敬女性先祖、信奉女性神灵、宣扬女性智慧。畲民的女性崇拜观念独具特色,甚至成了畲族民间文学创作的一个母话题,在畲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女性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崇拜是文化传承基础,体现为传承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物化精神崇拜和民族精神崇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自崇拜原动力;现代社会要处理好文化崇拜与文化传承关系体现在崇拜与迷信、崇拜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崇拜传承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人观,强调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长期指导中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主导思想。在屯耕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窥探到屯堡先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诠释和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屯耕文化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屯耕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大众消费文化空前发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地甚至掀起了一轮新的造神运动,在海内外华人文化圈,关公崇拜,四海兴盛。关公文化作为一种民俗道德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关公崇拜已经远超封建迷信的旧认识层面,成为促进和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强力纽带,甚至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抚慰民心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8.
在儒家文化的框架下中,鲁锦被注入了鲜明的精神文化要素,成为"仁"和"礼"的重要表征,儒家文化思想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深深烙在鲁锦的纹饰、造型、寓意以及色彩上。对图腾宗教的崇拜和信仰,是土家族民俗的生活表达方式,也是土家人对世界观、精神生活和风俗文化重要表现。土家织锦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是土家族人自古以来与自然环境相糅合的表现,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民族文化中,日益发展了土家织锦对现实生活和个性欲望的表现,这种特有民族个性的追求恰好与土家织锦艺术内蕴的成熟相辉映。  相似文献   

9.
正银杏树,因其果实俗称白果,又称白果树。银杏树两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的欧亚大陆上了,是全球最古老的树种之一。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只在我国还存活有一部分银杏树,绵延至今,成为研究古代植物的活教材,所以,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树种,从而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救驾"的故事由于银杏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屡见不鲜,它们历尽沧桑,同时也留  相似文献   

10.
女真人崇拜生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现象 ,生殖崇拜与自然崇拜具有同构的思维。生殖崇拜是女真文化习俗的重要特征 ,它潜在地支配、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观念 ,突出地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模塑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0,(9)
桐庐县印渚镇朱桐坞村是个远近闻名的银杏村。这个村有60多户、280多人,有银杏树2000多株,整个小山村被包围在绿色的银杏树林之中。50多株百年以上的银杏树生长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和庭院内。1999年,全村白果年收入达20多万元。农户周兴豪家仅白果收入达3万多元,为全村之冠。该村种植银杏树已经有百年历史,而村民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栽培银杏树只有10多年历史。这10多年中,  相似文献   

12.
高中华 《农业考古》2002,4(3):88-91
广西的雨神形象包括风雨雷电神崇拜 ;以对雷神的崇拜为突出 ,可从祭祀的时间、场所、祭品和主持者等方面加以区别。雨神崇拜的观念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而且这种自然崇拜 ,作为宗教信仰 ,有其存在的思想基础和自然基础。广西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 ,既融合了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信仰 ,又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增辉添色。  相似文献   

13.
柯尔克孜人历史上最早信仰自然崇拜,后来信仰萨满教,大约在17-18世纪完成向伊斯兰教的转变。此外,于18世纪中叶迁至黑龙江富裕县的柯尔克孜人,信仰萨满教或喇嘛教。本文对柯尔克孜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接受的原始崇拜,萨满教和喇嘛教变化过程具体分析,从而初步探讨柯尔克孜民族文化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银杏树为理想绿化树种,具备寿命长、耐旱等优良特性。文章分析了银杏树的观赏价值,而后探讨了银杏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对培育银杏树、提高银杏树存活率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环顾我们的周围,总少不了崇洋意识的影子。象身上穿的衣服、随身带的小物品等,总有那么一、二件是外国制品。我并不是说这些都是奢侈品,而是说日本人热衷于舶来品。我并无意对人们向往外国制品吹毛求疵,也无高谈阔论之意。恰恰相反,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日本人对外国文化的崇拜并非始于一朝一夕,而实在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学习茶道的人,“唐物至上”之语很容易闪现在脑海里。在茶道形成之前,官家、武家们竞相购买唐物,的确是中世纪向往舶来品的典型。对此后面还会论及。那么,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是不是始于中世纪呢?不,比中世纪要早得多。奈良时代的天平文化,因唐代文化的引进而存;飞鸟·白凤文化,则是在中国的六朝以及朝鲜半岛的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业专家们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倡议书,建设将银杏树定名为象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国树。 (一) 银杏(Cathaya argyrophylla)松科,银杏科,落叶乔木。叶作扇形,为世界幸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及其影响,揭示了客家民系传统生态保护观的形成情况;分析了植物崇拜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并对民间传统利用的植物分别按药用、食用、观赏和文化方面进行编目;同时指出了客家地区的植物崇拜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植物文化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利用传统文化对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任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58-160,199
宗教文化对民族服饰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着重论述了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人为宗教对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色彩、款式和图案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行道树银杏立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作用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不同健康程度的行道树银杏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行道树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健康银杏树与衰弱银杏树立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三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健康银杏树立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均高于衰弱树。  相似文献   

20.
<正>银杏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通常具有喜温、喜光照的特点,并且对肥沃的、通透性比较好的砂质土壤比较喜爱。银杏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在我国可种植范围较为广阔,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在银杏树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种植要求和生长习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从而实现银杏树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种植的规范化。本文即从银杏树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出发,简要分析银杏树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