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利用物理方法对磷矿粉进行微晶化加工处理。经微晶化处理后的磷矿粉颗粒均匀性良好,结构松散,粒径整体变小,枸溶性磷提高77.99%。通过种植大田试验探究矿物磷肥对苹果栽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磷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糖酸比、叶片叶绿素,较空白处理分别提高了25.01%、13.07%、25.35%,有效改善了果品质量。使用微晶化磷矿粉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两组施矿物磷肥处理在0~20 cm和20~40 cm分别提高了34.32%、84.42%和17.88%、44.18%。微晶化磷矿粉增量施用后苹果栽培效果与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磷矿粉在不同土壤上的磷释放规律。[方法]选取5种典型类型土壤进行盆栽试验,于油菜苗期取土样和植株样进行化学分析。[结论]微晶化磷矿粉的肥效在红壤、棕壤以及水稻土等偏酸性土壤上比在褐土和潮土等中、碱性土壤上效果好;在红壤等酸性土壤上施用2倍及以上于过磷酸钙量的微晶化磷矿粉对土壤及油菜的影响效果明显,在褐土等偏碱性的土壤上微晶化磷矿粉的肥效还有待提高。[讨论]该研究可以为微晶化磷矿粉的广泛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磷矿粉、沸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物材料,利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加工制成土壤改良剂,继而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矿物改良剂及配施有机肥对盐渍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矿物改良剂均可降低盐渍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其中微晶化磷矿粉+活化沸石粉配施有机肥处理(PR3)效果最佳,可溶性盐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微晶化磷矿粉与沸石粉或膨润土混合处理pH值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但PR3处理较空白对照降低4.49%,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用不同改良剂均可促进玉米植株生长,提高其鲜重和干重,其中活化的沸石粉和膨润土粉处理效果优于未活化处理,且以添加有机肥处理的PR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磷矿粉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培养试验研究了贵州昆阳磷矿粉(GPR)、湖南黄荆坪磷矿粉(HPR)和湖北荆襄磷矿粉(JPR)与酸性土壤混合培养后,对小麦幼苗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⑴三种磷矿粉与供试土壤混合培养后,均可使土壤上生长4天的麦苗根长度增加,与对照土壤上麦苗根长相比,统计结果相差极显著。⑵土壤经磷矿粉处理后,Ph值增高,易溶性钙(用0.015mol/LKCl提取)和交换性钙含量增加。易溶性铝含量降低,表明施用磷矿粉有供钙、缓解铝毒和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⑶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的溶液离子组成,初步探讨了磷矿粉缓解铝毒的原因。这些结果为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粉的直接施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运用自然界的光热资源、合理调控肥水,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为今后的育种工作和小麦生产服务,特针对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和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小麦的籽粒产量与返青期和起身期的叶面积系数关系较密切,仅仅依靠增加后期的生物产量很难达到提高籽粒产量的效果,但在开花和灌浆期创造条件增加生物产量,可以促使更多的养分转化为生殖生长所需,促进籽粒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观测,对比分析了沼肥不同施用量对麦套棉群体中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以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冬小麦产量结构,有效提高成穗数、千粒质量和子粒产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施用45 000 kg.hm-2沼肥(A3)处理效果最好,单位产量达到6101.2 kg.hm-2,比对照高出22.2%;同时,施用沼肥后可以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2%~15.14%。可见在关中地区减施化肥、增施沼肥既可增产,又可促进农村废弃物质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以微晶化磷矿粉、沸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圆盘造粒和崩解试验分别研究了微晶化处理时间、磷矿粉与沸石粉质量比、颗粒粒径以及粘结剂Ⅰ、崩解剂Ⅱ添加量对造粒与崩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磷矿粉细度和沸石含量的减小,成粒率增加。研磨3h,磷矿粉与沸石质量比1∶0较1∶30成粒率增加14.16%,但1∶30与1∶15处理成粒率相差不大,仅为2.88%;当质量比为1∶0时,研磨3 h成粒率相比1h增加15.16%,但4 h成粒率仅比3 h成粒率增加1.08%。当颗粒粒径大小为3~5 mm时,研磨4 h质量比1∶15崩解时间为31 s,相比研磨1 h制备的颗粒崩解时间增加72.2%;此外颗粒大小对颗粒崩解时间也有影响,同一条件下崩解时间排序为:5~10 mm3~5 mm1~3 mm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2种不同土壤条件下,测定3种间作系统(蚕豆/小麦、蚕豆/油菜和蚕豆/大蒜)和4种单作系统(蚕豆、小麦、油菜和大蒜)生物量、株高、荚数、经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与大蒜间作均能促进蚕豆生物量增加;而与小麦和油菜间作时,只有在砂壤土中才对蚕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2种土壤条件下,3种作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蚕豆的株高,尤以大蒜抑制作用最强。在胶泥土中,大蒜促进蚕豆结荚作用最强,小麦促进蚕豆结荚作用最弱;大蒜对蚕豆经济产量促进作用最弱,小麦对蚕豆经济产量促进作用最强。在砂壤土中,大蒜对蚕豆生物和经济产量的促进作用均为最强。在2种土壤条件下,小麦间作蚕豆以后,小麦除生物产量稍有降低外,经济产量、株高和分蘖数均有少量提高;油菜间作蚕豆后,油菜经济产量和株高均得到提高;大蒜间作蚕豆后,蒜薹与蒜瓣产量下降,而株高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种间相互作用或强化作物间的竞争或强化物种间的化感效应,影响间作系统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增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宁春50”为试材,以增施有机肥为试验组,不施有机肥为对照组,研究增施有机肥对小麦基本苗数、根系、株高、茎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增加小麦的基本苗数,提高根系的长度和数量,降低株高,促进茎粗,并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说明增施有机肥能够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朋于小麦生长发育各阶段,可以促进小麦提早发芽、加速生根,使叶蘖生长茂繁;控旺促壮防倒伏;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抵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1.
刘藜  孙锐锋  肖厚军  周瑞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43-2944,2963
为了探明不同磷肥品种及用量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磷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肥使辣椒生长受到严重制约,产量只有正常施用磷肥的7.5%~11.6%;磷肥对辣椒的果重、果径、分枝及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磷肥品种,增产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同等高施磷量中,过磷酸钙效果最好,钙镁磷肥次之,低含量磷酸氢钙(白肥)最差.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平原潮土区,就5种氮磷复(混)合肥料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施用氮磷复(混)合肥料后分别增产40%~70%和30%~60%。其中磷酸一铵增产效应最大,硝酸磷肥增产效应最小。5种肥料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一铵>(尿素+重钙)>磷酸二铵>(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重钙)>(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磷肥的增产潜力,实现冀中南施肥减量增效,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以固体磷肥全部底施为对照,不同施磷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分布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习惯施磷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喷施液磷肥可使20~6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提高明显;(2)减少基施固体磷肥,改为春季水肥一体化喷施液态磷肥,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冬小麦产量;(3)磷肥施用宜底施固体(P2O5) 90 kg/hm2的基础上,春季喷施液态(P2O5) 30 kg/hm2小麦产量效果为佳。底施固体磷肥,并在春季分2次平均水肥一体化追施液体磷肥,可实现磷肥施用“下移增效”。  相似文献   

14.
淮北砂姜黑土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高产高效平衡施肥技术 ,结果表明 ,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锌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小麦产量超过施用大量有机肥的农民习惯施肥产量。平衡施肥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培肥地力 ,为作物高产稳产打下地力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那氏齐齐发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新型生长调节剂“那氏齐齐发”对小麦产量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齐齐发配合使用N、P、K拌种、喷施,能有效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硫肥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4因素(氮、磷、钾、硫),3水平进行苜蓿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苜蓿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562.5kg/hm^2、硫酸钾675kg/hm^2、硫磺粉7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4550,14550,13678.5,12789kg/hm^2,分别高于对照28.3%,31.1%,20.6%,13.7%。施肥可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硫酸钾的效果最明显:第一茬在225kg/hm^2时粗蛋自含量为19.4%,高于对照27.9%;第二茬450kg/hm^2时粗蛋白含量为20.1%,高于对照12.5%;施适量的氮、磷、钾可促进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施硫磺粉对土壤养分没有明显的影响。施尿素、过磷酸钙、硫磺粉均能提高种植苜蓿经济效益,每公顷分别增值1476.9,1439.1,750.3元。  相似文献   

17.
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晚播冬小麦产量不稳和品质低的问题,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对河北省低平原地区晚播冬小麦施肥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10.99 kg/hm2,P2O5=188.51 kg/hm2,K2O=80.31 kg/hm2,产量可达7 964.88 kg/hm2;小麦蛋白质含量达到14.85%的施肥方案为:N=265.64 kg/hm2,P2O5=197.99 kg/hm2,K2O=148.17 kg/hm2;小麦沉降值达到22.19 mL的施肥方案为:N=199.38 kg/hm2,P2O5=173.54 kg/hm2,K2O=108.33 kg/hm2。  相似文献   

18.
张祥明  郭熙盛  王文军  凌国宏  洪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86-17087,17222
[目的]为皖南山区冷浸田综合治理和水稻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D优202为材料,在皖南山区冷浸田中设置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2个磷肥品种及3个磷素水平试验。[结果]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施磷能够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有利于水稻有效分蘖的形成。过量施磷易造成中后期无效分蘖增多,恶化群体结构和质量,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钙镁磷肥能够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钙镁磷肥增产效果比过磷酸钙显著。[结论]冷浸田水稻施磷以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在洛阳市洛龙区农场进行的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黄腐酸+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有机水溶肥料对干旱地区小麦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水溶性肥料增强了小麦叶片的SOD和POD活性,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以喷施黄腐酸+含腐植酸效果最好,小麦折合产量7683.0 kg/hm2,较喷清水处理增产624.0 kg/hm2,增产率8.8%。  相似文献   

20.
以不添加过磷酸钙(ck)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干物质量的10%过磷酸钙(P)、10%过磷酸钙+10%的生物炭(P +BC)、 10%过磷酸钙+0.25%的腐殖酸(P+HA)对双胞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菌丝体胞外酶的活性及双胞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P、P+BC、P+HA处理增加了双胞菇菌丝体、原基、子实体生长阶段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的活性。P、P+HA处理显著增加了第一潮菇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干物质、粗蛋白、总糖的含量。综合来看,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10%过磷酸钙+0.25%的腐殖酸的情况下,双胞菇生物学效率和粗蛋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