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商洛市“三品一标”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介绍了商洛市发展"三品一标"的优势条件,针对产业发展和认证过程中存在重数量增长,轻质量管理,生产者管理粗放,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基地管理存在隐患,证后监管仍需加强,急功近利思想普遍,品牌创建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优选基地生产环境、加快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质量安全追溯、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和培育"三品一标"品牌等促进商洛市"三品一标"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镇安县"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健康发展,梳理了镇安县"三品一标"发展历程。镇安县"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起步于2006年,截至2016年底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8个、产品28个,认证绿色产品4个、有机产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产品12个、绿色产品0个、有机产品5个。分析了"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存在社会认知程度低、管理体制松懈、工作难度大、农业标准化进程不快等问题,提出了强势宣传稳步推进认证工作、强化管理不断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强力攻关逐步实施准出准入制度、加强证后监管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近年,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部开始全面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经过多年发展,"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安阳市为例,就"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品一标"认证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对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泾县"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宣传培训、政策扶持、目标考核、证后监管、基地建设5个方面阐述了提升泾县"三品一标"认证水平的建议,以期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建设现状、特色措施与突出问题;认为发展品牌农业不仅能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而且能推进"三品一标"发展;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三品一标"发展,扩大品牌影响,放大品牌效应,实现"三品一标"溢价增收,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三品一标"是我国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天水市麦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地方支柱产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抓手,坚持以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培育地方品牌农产品为重点,立足区情,狠抓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先后培育打造出了一批像"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等具有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农产品"三品一标"的概念、特点,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三品一标"认证的相关要求,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作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的有效推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引领安全生产、维护生产者合法权益和消费者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产粮大省,河南是如何推进"三品一标"登记认证和监管工作的?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陈丛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通县紧紧围绕建成"西宁市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保障基地"这一中心,切实加强我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我县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公众建康、社会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公信品牌建设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保障公众安全消费的重要举措。介绍了通道县"三品一标"公信品牌建设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和证后管理等加强通道县"三品一标"公信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三品一标"是各级政府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优质农产品供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践行绿色发展,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保护,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省政府2017年已将"三品一标"认证作为申报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而推出的农产品公共品牌。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厦门市"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规模、种类分布、区域特色和品牌农业发展成果进行概述,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厦门市现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充分发挥厦门市"三品一标"发展潜力和推进厦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简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三品一标"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家、河南省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平顶山市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发展势头强劲,有效地促进了平顶山市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一、平顶山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三品一标"工作成效分析1."三品一标"认证现状。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雨水充沛,  相似文献   

14.
"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做好其认证工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霍山县"三品一标"认证发展现状,分析了"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葡萄、梨、蔬菜等。近年来,民权县深刻认识"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稳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2017年度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目标给"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谈一下民权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三品一标"认证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指的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工作,"三品一标"认证是品牌农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使农业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本地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越来越重视,逐步推广"三品一标"工作同时,也逐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六月,四平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四平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这是市委、市政府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有力举措。"三品一标",即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国家认证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标志。拥有"三品一标"产品的数量,代表着一个地区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的优劣,是发展生态农业、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兴农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对宝鸡市"三品一标"认证发展现状,"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会宁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狠抓产品认证和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介绍了会宁县"三品一标"农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农业品牌建设、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六项具体任务和要求。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及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