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棉田用不同光源诱测棉盲蝽成虫试验结果表明,运用频振16号灯、12号灯、18号灯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成虫,捕捉效果以16号频振灯最好,18号灯诱得绿盲蝽比率最高。4种光源的峰日接近,18号灯最接近现有黑光灯。  相似文献   

2.
应用测报灯诱测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频振16号灯、频振12号灯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成虫,但诱虫效果以频振16号灯光源为好,频振12号灯下绿盲蝽占的比例最高。从诱测到的优势种来看,5月、8月、9月、10月3种光源下的虫情消长与田间的分布均较一致,6月、7月间普通黑光灯下以中黑盲蝽为主。  相似文献   

3.
应用测报灯诱测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频振16号灯、频振12号灯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成虫,但诱虫效果以频振16号灯光源为好,频振12号灯下绿盲蝽占的比例最高。从诱测到的优势种来看,5月、8月、9月、10月3种光源下的虫情消长与田间的分布均较一致,6月、7月间普通黑光灯下以中黑盲蝽为主。  相似文献   

4.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用普通黑光灯、频振18#、频振12#、绿光4种光源对棉铃虫、玉米螟、棉盲蝽成虫的诱测效果进行了测定,摸清了关中东部棉盲蝽种类,主要为绿盲蝽,占90.53%;其次为中黑盲蝽,占5.1%;再次为苜蓿盲蝽,占3.12%;最后为三点盲蝽,占1.25%。普通黑光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测效果最好,绿光光源对棉盲蝽和玉米螟成虫诱测效果最好,建议在测报或害虫无公害治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有效的光诱棉盲蝽途径,选择绿光灯和普通黑光灯2种光源的全自动虫情测报灯连续进行了2年多代棉盲蝽成虫灯光诱测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绿光灯和普通黑光灯2种光源的全自动虫情测报灯均能诱到棉盲蝽成虫,且绿光灯效果优于黑光灯。绿光灯对于绿盲蝽的诱捕量大于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的诱捕量。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2013年6月—9月棉盲蝽盛发期,在渭南市大荔县的棉花、玉米、冬枣等田间,进行了虫情自动测报灯三种不同光源诱测棉盲蝽成虫及性诱剂的诱测试验。通过对比得出频振18号光源诱测效果为好;以瓶装液体性诱剂+大桶组合诱测效果最好,为当地预防棉盲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性诱剂诱测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浙江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中国科学院植保所提供的性诱剂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的成虫,但诱虫效果以普通黑光灯为好,植保所性诱剂所诱绿盲蝽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性诱剂诱测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浙江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中国科学院植保所提供的性诱剂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的成虫,但诱虫效果以普通黑光灯为好,植保所性诱剂所诱绿盲蝽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矩阵黄光灯诱杀到6种盲蝽,诱杀效果高于原色灯对照2.86倍,提升黄光单灯诱杀效果2.70倍;与原色灯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50%,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75倍,与农药常规防治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25%,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41倍,表明矩阵黄色光具棉盲蝽防治专用性特点和避免误杀其他有益昆虫优势。  相似文献   

10.
棉盲蝽蟓逐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通过网捕法、灯诱法、田间调查法三者结合并互为验证的方法,开展潜江地区棉田盲蝽发生规律研究,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棉盲蝽蟓逐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通过网捕法、灯诱法、田间调查法三者结合并互为验证的方法,开展潜江地区棉田盲蝽发生规律研究,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3种豆科植物对棉田盲蝽蟓的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绿豆、饭豇豆和豇豆对棉田盲蝽蟓诱集效果的差异,在田间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3种豆科植物的诱集带,并对棉田和诱集带盲蝽蟓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豆对绿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饭豇豆对中黑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而豇豆的诱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对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和棉铃虫性引诱剂诱捕器在武威市害虫测报中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频振式杀虫灯对鳞翅目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毒蛾科、尺蛾科及鞘翅目金龟甲科的近 2 0种害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 ,其诱虫量是黑光灯的 2 .2倍 ,且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 ,对天敌和人畜安全 ,不污染环境 ,是目前较理想的诱虫测报工具 ,但对棉铃虫的诱集以棉铃虫性引诱剂的灵敏度高 ,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临清市绿盲蝽年发生5代,三点盲蝽年发生3代,苜蓿盲蝽年发生4代,中黑盲蝽年发生4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3种不同型号频振灯的诱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频振灯主要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诱杀害虫总量表现为隆皓GP-LH18B>隆皓GP-LH18C>佳多PS-15II;3种灯对益虫的伤害均很小,益害比均小于1∶90,频振灯诱杀光的温室害虫种类和数量较露地少,频振灯诱杀害虫数量随田间害虫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可用于预测预报害虫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佳多牌太阳能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害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佳多牌太阳能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害效果研究表明,佳多牌PS-15Ⅲ型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单灯控制面积大,诱集水稻害虫种类多、数量大,特别是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诱集效果好,同时对天敌诱杀力弱,可减少用药次数和防治成本,适宜各种农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基因抗虫棉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面积推广,虽然对棉铃虫等鳞翅目类害虫有了较大程度的控制,但对其他类害虫效果不大,如属于半翅目的棉盲蝽。同时,随棉田用药量的减少,棉花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棉盲蝽,种群不断增长,为害逐渐加重,现已成为主要害虫,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对棉花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为害。据调查,桃城区棉盲蝽发生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的发生面积为棉田总面积的20%,2014  相似文献   

19.
棉盲蝽优势种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2006年将本地种植的转B t基因抗虫杂交棉主栽品种与常规棉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间盲蝽象群落的发生与危害、种类与分布比例、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龄期分布与发育进度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 t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盲蝽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发生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棉盲蝽优势种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其中中黑盲蝽的种群比例大于绿盲蝽;棉盲蝽在两类棉田的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基本同步,B t棉田的绿盲蝽、中黑盲蝽及棉盲蝽混合种群的总虫量高于常规棉田,其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两种棉盲蝽种群的龄期分布在两类棉田基本相近,发育进度在常规棉田略有提前,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佳多频振式诱虫测报灯、诱虫黄板等诱杀成虫,结合田间定点调查幼虫的实际发生情况,综合分析田间害虫发生危害时期、发生总量、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