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路易斯桑那州水产养殖研究站给斑点叉尾( )投喂全植物饲料进行了2年半的养殖试验.饲料中棉籽饼占40%,豆饼占20%,麸皮占25%,玉米占12%,磷酸二钙1%、鱼油2%,适量添加维生素、无机盐和赖氨酸.日饱食投饵1次,每年春季与秋季捕获,捕获后补充放养.测出总产鱼5 840 kg,平均年产鱼3 650 kg/hm2,饲料系数2.6,平均个体重481 g,出肉率59%.而投喂动物蛋白饲料的鱼平均个体重529 g,饲料系数2.5,平均年产鱼3 477 kg/hm2,总产鱼5 562 kg,差异不显著.但投喂全植物饲料的鱼内脏和肌肉中的脂肪含量低,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2.
在洪湖和荆门的试验稻田中,进行"稻-虾"耦合养殖模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研究,洪湖试验点面积2 hm~2,平均产量1 980 kg/hm~2,饲料系数1.19,蛋白质效率50.25%,饲料报酬7.09;荆门试验点面积3.2 hm~2,平均产量1 920 kg/hm~2,饲料系数1.24,蛋白质效率52.17%,饲料报酬6.80。由此可见,基于"稻-虾"耦合养殖模式中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产量;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报酬依稻田中天然饲料源的丰茂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在贵州山区利用工厂化养殖美国鲥鱼的可行性,在贵州省松桃县孟溪镇安山村鲥鱼产业园区投放美国鲥鱼苗25 327尾,平均体重4 g/尾,用2个200 m2的循环水养殖池进行18个月养殖试验。结果:鲥鱼平均体重增至600 g/尾,平均成活率78.71%,总产鱼11 397.15 kg;养殖利润101.18万元,单位利润2 529.5元/m2。结论:美国鲥鱼在贵州省松桃县及类似区域进行工厂化养殖是可行的,但需要加强养殖池建设、越冬保温、水质及水体充氧、饲料投喂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鲈体色金黄 ,肉质细嫩鲜美。因其生长较慢 ,池塘养殖产量不高 ,故市场上供不应求。利用循环水养殖 ,提高了黄鲈的生长速度。为测定黄鲈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进行了 11周的投饵试验。 6种试验饲料分别含胆碱 0 .11、0 .2 3、0 .34、0 .75、1.2 2、3.37g/kg ,另 2种饲料添加卵磷脂31g/kg ,含胆碱 4 .0g作对照。饲料中的硫氨酸总浓度为 1.0g/kg ,蛋氨酸与胱氨酸之比为 4 9∶5 1。每种试验饲料设 3个重复。试验用鱼平均个体重 16g ,日饱食投喂 2次。测出黄鲈增重、摄食量和鱼体近似组成受饲料胆碱含量影响显著。鱼体增重和摄食量随饲料胆碱含…  相似文献   

5.
银大麻哈鱼饲料中的精氨酸需要量对银大麻哈鱼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料中的精氨酸含量分别为3.5%和8.5%。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5%,试验鱼平均体重1.6克,养殖水温15C,8周试验发现各组鱼的增重、摄食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投喂试验饲料的鱼增重360...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V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Vc 0、50、150、250、500、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V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Vc 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鱼体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面积1 hm~2的池塘中,进行鳙主养,同时套放部分鱼种的饲养试验。试验期间在池塘中挂袋投喂蛋白质含量26%左右的鳙粉状饲料,同时结合投施生物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中期轮捕大规格鳙。全年共起捕商品鳙7 103 kg,平均产量473.5 kg/666.67 m~2;全年商品鱼及大规格鱼种总产量13 175 kg,平均产量878.3 kg/666.67 m~2,鳙产量占比53.9%。轮捕鳙销售70 725元;干池起捕商品鱼和大规格鱼种销售80 982.2元,全年销售额151 707.2元,养殖利润63 107.2元,平均4 207.1元/666.67 m~2,投产比1∶1.71。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水产科研人员配制了 3种等氮等能量饲料网箱养殖虹鳟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饲料中分别用脱脂黄羽扇豆或大豆代替 35 %或 5 0 %的鱼粉 ,饲料粒径 4mm ,长 5mm ,试验用虹鳟平均个体重 85g ,1 5个网箱规格均为 1 75 0mm× 1 75 0mm×1 5 0 0mm ,养殖水温 1 5 .5℃ ,投饵试验 1 0周。测出投喂黄羽扇豆代替 5 0 %鱼粉饲料的虹鳟生长最好 ,个体重为 32 3g ,与投喂脱脂大豆代替 5 0 %鱼粉饲料的虹鳟个体重近似。投喂羽扇豆饲料的虹鳟成活率为 88.9% ,而投喂鱼粉饲料的鱼为 4 4.7%。投喂黄羽扇豆的虹鳟日摄食量为 5 .5 8g/d ,投喂鱼粉饲料的…  相似文献   

9.
藻类用于海淡水鱼类的饲料添加剂 ,可提高鱼类生长和饲料效率 ,抗病且提高肉质。为此配制了 4种试验饲料 ,分别添加小球藻 0、1、2、4 %。试验用牙鱼平幼鱼平均个体重 (1.13± 0 .0 2 )g ,投饵试验 12周。测出投喂添加小球藻 2 %饲料的牙鱼平之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不含小球藻的鱼。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 4 %饲料的鱼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 ,投喂添加小球藻 2 %和 4 %饲料的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和整体脂肪含量均低于投喂不含小球藻饲料的鱼。试验结果证实 ,牙鱼平商品饲料中添加 2 %的小…  相似文献   

10.
邵康 《中国饲料》2002,(8):18-19
饲料系数指鱼在养殖过程中,所投饲料的总重量与鱼净增重的比例,简言之就是多少千克饲料可使鱼增重1kg。饲料系数通常用来评定饲料营养价值高低和饲料质量的好坏。生产中饲料系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池塘环境条件、投喂的  相似文献   

11.
用廉价蛋白源豆饼、肉骨粉、家禽副产品等代替条纹鲈实用饲料中的鱼粉之效果进行了测定。测出投喂饲料2(含鱼粉0%、豆饼29%、肉骨粉29%、洒糟10%)、饲料3(含鱼粉0%、豆饼32%、家禽副产品28%)、饲料5(含鱼粉15%、豆饼44%)和饲料6(含鱼粉30%、豆饼26%)的鱼平均体重72g,生长差异不显著。投喂饲料1(鱼粉0%、豆饼30%、肉骨粉31%)和饲料4(含鱼粉7.5%、豆饼粉54%)的鱼平均体重较低(55g)。投喂饲料4的鱼之特定生长率(2.14)显著低于饲料2(2.70)、饲料3(2.80)、饲料5(2.68)和饲料6(2.84)的鱼,但饲料转换率较高,且整体蛋白质(54%)和水分(70  相似文献   

12.
用动物副产品混合料代替虹鳟饲料中的鱼粉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用鱼个体重1g左右,分为15组,每3组投喂一种等氮饲料,5种饲料分别用动物副产品混合料代替0,20%,40%,60%,100%的鱼粉,投饵试验4个月,结果表明:投喂动物副产品混合料代替40%,60%,100%鱼粉饲料在虹鳟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慢于投喂鱼粉对照饲料和代替20%鱼粉饲料的鱼,但投喂试验饲料的鱼表观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动物副产品混合料代替虹鳟饲料中30%的鱼粉对鱼生长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虹鳟鱼对饲料中肉毒碱的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维美 《饲料研究》2002,(12):34-34
为测定饲料中的肉毒碱含量对虹鳟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对照饲料以豆粉和玉米谷蛋白为蛋白源,不添加肉毒碱。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肉毒碱250mg/kg和1000mg/kg,日投喂虹鳟鳟鱼种2次,试验12周。根据生长参数和鱼体组成,测出投喂不添加肉毒碱的对照鱼增重68%,投喂添加肉毒碱250mg/kg饲料的鱼增重比对照鱼提高83%,在  相似文献   

14.
饲料是鱼类养殖中的主要成本,约占40%~60%。为降低饲料成本,使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生产的复合蛋白粉代替虹鳟饲料中的鱼粉进行了试验。复合蛋白粉由羽毛粉、血粉、肉骨粉和家禽副产品组成。试验用虹鳟平均体质量1.93g,分别投喂含不同比例的复合蛋白粉的10种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设3个重复,与投喂鱼粉配合饲料的鱼作对照,投喂试验14周。鱼体生长结果表明,投喂含复合蛋白粉20%或40%饲料的虹鳟体质量与投喂鱼粉配合饲料鱼近似,用复合蛋白粉全部代替虹鳟配合饲料鱼粉,鱼生长下降。复合蛋白粉占饲料蛋白质的75%、鱼粉占25%的饲料喂养的虹鳟生长和…  相似文献   

15.
周兴 《饲料研究》2020,43(2):39-41
试验旨在比较颗粒饲料和杂鱼对牙鲆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89.5±4.7)g牙鲆鱼的300尾,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投喂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利用杂鱼进行投喂可显著提高牙鲆生长的终末体重(FBW)、相对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以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颗粒饲料组(P0.05)。利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的牙鲆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肥满度(CF)以及肠体脂数(ISI)显著低于杂鱼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虽然可以提高牙鲆鱼生长性能,但饲料效率远低于颗粒饲料。使用颗粒饲料养殖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适当的提高颗粒饲料的脂肪添加量会牙鲆鱼养殖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斑点叉尾鱼回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58d 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 、28% 和32% ,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 、2 % 、4% 、6 % 。全植物饲料中棉籽饼占40 % 、豆饼占20 % ,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鱼回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 。  相似文献   

17.
为测定牙鱼平幼鱼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需要量进行了 8周投饵试验。使用鱼平均体重 (4 .1±0 .0 2 )g ,分别投喂含粗白质 35、4 5、5 0、5 5、6 5 %的饲料 ,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 4 %~ 5 %。试验结束测出投喂含蛋白质 5 5 %饲料的鱼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投喂含蛋白质 35 %和 4 5 %饲料的鱼 ,但与投喂蛋白质含量 5 0 %和 6 5 %饲料的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效率与饲料蛋白含量呈反相关。线性分析表明 :牙鱼平幼鱼增重最高时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5 1 % ,而多矩回归分析表明 :牙鱼平幼鱼最佳生长时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4 6 %~ 5 1 % ,含能量1…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植酸酶对条纹妒实用饲料磷利用的效果,美国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饲料中植物原料占70%,含磷49-7.1g/kg,非植酸磷15-1.7g/kg、试验饲料添加磷酸钾13g/kg使总磷含量为9g/kg,非植酸磷含量为6g/kR。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条纹鲈鱼种14周,不添加植酸酶作对照;。植酸酶处理效果根据鱼体增重、饲料转换率、血清,鳞片和脊椎中的钙磷测定。磷的表现消化率使用Cr2O35g/kg测定。结果表明:投喂添加植酸酶2400U/kg饲料的鱼鳞片和脊椎中的磷浓度提高投喂添加植酸酶饲料的鱼血清中的磷浓度高、结论是条纹鲈实用饲料中添加植…  相似文献   

19.
在牛蛙饲料中按100mg/kg、200mg/kg、500mg/kg、1000mg/kg的比例添加稀土,投喂规格为40g/只以上的幼蛙,经20d的试验,结果表明:100mg/kg、200mg/kg、500mg/kg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3.1%、15.1%、24.2%;而饲料系数分别降低了0.7%、13.4%、20.6%;添加1000mg/kg的试验组的饲养效果不及对照组。牛蛙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200mg/kg-500mgkg)的稀土可促进牛蛙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消耗,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索苜蓿皂苷促进血鹦鹉鱼对虾青素吸收的效果及其最适添加水平。选取平均体重为(10.63±0.30)g的血鹦鹉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空白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虾青素对照组投喂添加300 mg/kg虾青素的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添加300 mg/kg的虾青素及800、1 200、1 600、2 000或2 400 mg/kg苜蓿皂苷的基础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在添加300 mg/kg虾青素的饲料中添加苜蓿皂苷能提高鱼体的生长指标,苜蓿皂苷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2)苜蓿皂苷添加水平达到1 200 mg/kg后,鳞片、尾鳍和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虾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在苜蓿皂苷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同时达到最大值。3)在苜蓿皂苷添加水平达到1 200 mg/kg后,鱼体背部和尾鳍的红度值显著高于虾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在苜蓿皂苷添加水平为1 600和2 0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由此可知,在含有虾青素的饲料中添加苜蓿皂苷能促进血鹦鹉鱼的生长和对虾青素的吸收;综合特定生长率结果,在添加了300 mg/kg虾青素的饲料中苜蓿皂苷的最适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