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铜仁地区不同海拔烟区覆膜天数对土壤温度及烟株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海拔高度为主因子,盖膜及揭膜时期为副因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铜仁地区德江县600(龙泉)、800(川岩)、1 000 m(高山)海拔烟区地膜烟不同盖膜天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在海拔600和800 m烟区最佳揭膜时间为35 d左右,即栽后35 d揭膜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海拔1 000 m地区最佳揭膜时间为移栽后50 d左右,烟叶产量和产值上升,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铜仁地区不同海拔烟区推广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适宜福建省南平烟区烟叶生长的揭膜时期。[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揭膜时期对南平烟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并对烟气质量进行了评吸鉴定。[结果]以移栽后40 d揭摸更能促进烟株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经济效益也较好;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烟碱含量有所下降,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烤后烟叶较其他处理好。[结论]以移栽后40 d揭摸对保障南平烟区烟叶品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对烤烟前期生长、烤后烟产质量的影响,为解决中高海拔山区烤烟生长前期低温冷害难题及山区烤烟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襄阳市1000 m海拔山区,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大田裂区试验,分析2种移栽方式(井窖式和大穴式)与4种覆膜颜色(白膜、黑膜、转光膜和配色膜)互作对覆膜期膜下土壤温度,揭膜时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覆膜期间,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可帮助烟株抵御低温,减少冷害,在相同移栽方式条件下,以白膜和转光膜的膜下土壤温度较高.揭膜时,烟株的各项农艺性状、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受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的影响,以井窖式+转光膜处理的表现较好,其烟株株高、茎围、节间距、有效叶片数、有效叶面积分别为71.50 cm、6.87 cm、6.04 cm、13.67片、970.22 cm2,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3.67、3.65和35.20 g.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了烤后烟烟叶的物理特性(单叶重、含梗率、开片度和叶面密度)、化学成分(还原糖含量、钾含量、氯含量和钾氯比)及经济性状(上等烟比例、产量、均价和产值),且除烤后烟钾含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以井窖式+转光膜处理的最好.[结论]井窖式+转光膜处理可提高覆膜期间膜下土壤温度,促进烟株生长,改善烤后烟物理特性,协调烤后烟化学成分,进而提高烤后烟经济效益,是适宜山区烤烟的移栽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不同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最适揭膜培土时间,研究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完善腾冲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提供依据。本次试验设计了膜下小苗移栽后25、35、45 d揭膜培土以及常规膜上移栽35 d揭膜培土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处理对烟株大田生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小苗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烟叶的产值为65 109.00元/hm~2,分别高于移栽后25 d和45 d揭膜培土的烟株21.63%、28.68%,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为75.85%,分别高于移栽后25 d和45 d揭膜培土的烟株9.55%、10.42%。因此,腾冲烟区膜下小苗移栽烟株最佳揭膜培土时间是在移栽后35 d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浦城烟区提供更加适宜的烤烟生长模式。[方法]探讨了不同移栽方式下烟叶植株的生态学特性及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方式与营养土配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极大,其中膜下移栽+营养土30 kg/hm~2(T_1)处理在大田生育期、烟草植株生长前期的生态学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量、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最优。[结论]膜下移栽+营养土30 kg/hm~2最适宜浦城烟区烟叶种植及培育。  相似文献   

6.
恩施烟区小苗移栽时间对烤烟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不同海拔区域烟株移栽期,研究了恩施烟区不同移栽期和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烟区都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期间对应的温度较高,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烤烟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移栽期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海拔烟区4月25日移栽、中海拔烟区5月5日移栽、高海拔烟区5月10日移栽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7.
不同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覆膜(CK)和烤烟覆膜移栽后20 d、30 d和40 d不同揭膜时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处理与不覆膜处理相比,叶面积系数在团棵期、旺长期和打顶后分别增加66.67%、48.21%和23.79%;产量增加17.47%,产值增加13.16%。覆膜能显著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的含量,并增加钾的含量。综合来看,移栽后40 d揭膜,对烟株的生长发育及高品质烟叶的产出有利。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通过在山东省沂水县开展烤烟品种NC55井窖式移栽的最适揭膜培土时间试验,研究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对烤烟井窖式移栽的产质量的影响,共设计井窖移栽后30d揭膜培土、40d揭膜培土、50d揭膜培土、60d揭膜培土4个处理,另外以不揭膜、不培土做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处理对烟株大田生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烤后烟经济性状有较大影响,栽后50d揭膜培土处理的烟叶质量整体好于其他处理,烟叶有较强的抗病性,同时烤后烟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临沧双江高、中海拔地区烤烟生产最佳追肥方案,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追肥次数、时间和追肥比例对高、中海拔地区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追肥,追肥结束期早(栽后15 d)有利于烟株生长前期早生快发,追肥结束期晚(栽后25 d)或增加追肥次数能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和烟叶抽吸品质。Ta3处理,即2次追肥,分别在移栽后7 d,移栽后25 d施用,追肥比例为3∶7,为临沧双江高海拔地区最佳追肥方案;Tb4处理,即3次追肥,分别在移栽后7 d,移栽后15 d,揭膜当天施用,追肥比例为2∶6∶2,为临沧双江中海拔地区最佳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覆膜方式和移栽深度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方式和移栽深度对烟株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形态发育和产质量以移栽深度12cm结合团棵后揭膜的处理表现最好,其烟叶内在品质也较协调。在全生育期覆膜条件下,随移栽深度的增加,各小区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均价、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增加,而烟叶钾含量变化不大;在前期覆膜、团棵后揭膜条件下,随着移栽深度的增加,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及钾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11.
山地烤烟垄沟覆膜揭膜时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匡  刀丽红  张成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1-6841,6843
[目的]为了明确高海拔地区烤烟垄沟覆膜的揭膜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移栽后30 d揭膜(A)4、0 d揭膜(B)5、0 d揭膜(C)6、0 d揭膜(D)4个处理和1个对照(不揭膜),研究了山地烤烟垄沟覆膜不同揭膜时间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4个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面积系数等农艺性状比对照有所提高;B、C处理产量与对照差异极显著,A、D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个处理的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但4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B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分别为174.74 kg/667m2和2 023.45元/667m2,比对照分别增长10.96%和9.12%。[结论]该研究为烤烟覆膜栽培与揭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膜覆盖时间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揭膜时间。[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烟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烤烟生育中期揭膜有利于烟株根系的后期生长,移栽后40 d揭膜处理的烟株根系干重最大。不同揭膜处理对烤烟株高和产量有显著影响,且以大田移栽后40~50 d中耕培土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最好。[结论]该研究为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及揭膜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漂浮育苗最佳移栽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移栽、带营养土高茎深栽和清水深栽3种方式移栽烟苗,移栽后进行大田生育期记载,调查成活率、团棵期和打顶期主要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并进行烟叶外观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3种移栽方式相比,烟苗成活率和烤后烟叶主要经济性状均表现为清水深栽>带营养土高茎深栽>传统移栽.与传统移栽和带营养土高茎深栽相比,清水深栽的烟株移栽成活率最高(连续3年达100.0%)、叶面积较大、抗病能力强、产量和产值较高;烟叶身份变厚、油分提高、色度相对提升,上部叶氮碱比(0.58)和中部叶糖碱比(12.44)较接近优质烟标准,烟叶外观品质及上、中部烟叶内在品质有所改善;移栽单株烟苗用时较短(17~18min),移栽用工成本降低.[结论]清水深栽的移栽方式可相对提高烟叶产质量及经济效益,建议在南平市烟区及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同揭膜方式对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开展了烤烟移栽35 d后揭膜培土和全程不揭膜仅栽后40 d封穴2个处理对用工成本及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栽35d后揭膜培土处理与不揭膜仅封穴处理烟株的农艺学性状无明显差异;此外,揭膜处理的烟株表现为上部叶开片较好,较不揭膜仅封穴处理整体生育期延长14 d,产量增加52.5 kg/hm2;而不揭膜仅封穴处理的烟株表现为成熟特性较好,能够分层落黄,且较栽后35 d揭膜培土处理上等烟比例高出2.39个百分点,用工成本降低930元/hm2,总体效益提高719.55元/hm2。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移栽时期、追肥时期二因素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生育期逐渐缩短。随着追肥时间的提前,各处理生育期相应缩短;适期早栽和追肥前移对烤烟品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烟叶的物理性状以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和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最适宜;各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随着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的提前而增大,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的栽培组合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移栽期对临沧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临沧市双江县烟区适宜的烤烟移栽期,提升烟叶品质,在临沧市双江县进行了不同移栽期(5月1日前后2 d、5月7日前后2 d、5月15日前后2 d)对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移栽期推后,烤烟封顶后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烟叶品质均下降,表现为株高降低,平均叶面积变小,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下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综合评价指数变化不明显,上、中、下各部位烟叶感官质量下降。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综合分析,在5月1日前后移栽,烟叶产量较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湖北恩施“清江源”利川特色优质烟区烤烟的适宜移栽时期,为完善其栽培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2009~2011年连续3年对其不同移栽期处理的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烟叶评吸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烟苗大田移栽35、50d后,相对以处理T3(5月21日)的烟株株高、叶数、叶长等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1年移栽35、50 d后,相对以处理T3(6月4日)、T2(5月25日)的株高、叶数及叶长等性状表现较好.2009年各移栽处理中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均以CK处理(5月13日)最高;2010和2011年各移栽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烟叶均价表现分别为T4(CK,5月14日)>T3>T2>T1和T2(5月25日)>T4(CK,5月15日)>T3>T1.云烟87在5月13~25日移栽烤后烟叶(C3F)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相对较好.[结论]“清江源”利川特色优质烟区烤烟云烟87移栽期以5月中下旬(5月13~25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综合评价丽江烟区地膜覆盖对烤烟生产的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覆盖地膜、移栽后20d揭膜培土、移栽后35d揭膜培土、移栽后50d揭膜培土、全生育期盖膜共5个不同揭膜时间的处理对烟叶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总糖含量、烟碱含量、K2O含量、香气量、香气质、杂气、刺激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5d揭膜为最优处理,其烟叶产值量最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得分高,品质好,其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总糖、烟碱、K2O、香气量、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分别为167.25kg/666.7m2,12.13元/kg,56.4%,38.36%,2.52%,2.13%,6,6,5.5,5.5。分析结果与生产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重庆烟区烤烟前期生长缓慢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覆膜及移栽方式对烤烟前期养分吸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前期,烟株氮、磷、钾吸收量均表现为叶茎根。单垄小苗膜下深凹移栽处理(T4)和单垄小苗膜下移栽处理(T3)对烤烟根、茎、叶和整株的氮、钾吸收量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烟叶和整株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T4、T3处理对提高烤烟叶片磷素吸收量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前者影响更为明显。而双垄膜上移栽处理(T1)则能明显增加根和茎中磷素的吸收。从经济性状来看,T1、T4、T3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显著高于壮苗膜上移栽处理(T2,即CK)。其中以T1处理最高,其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增加了29.6%、43.1%、12.7个百分点。可见,2种单垄小苗膜下移栽方式均有利于烤烟前期各部位氮、钾的吸收,而双垄膜上移栽更有利于烤烟根、茎中磷素吸收,且其烟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高垄覆膜作为处理,当地常规低垄不覆膜作为对照,探明高垄覆膜技术在郴州市烟区的适宜性,找出其适宜的移栽期和移栽深度。设移栽期和移栽深度两个因素,各3个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比各试验小区烟叶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高垄覆膜在正常气候和干旱气候条件下均能保证烟株正常生长发育;高垄覆膜的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均优于对照。高垄覆膜技术适宜在郴州市烟区应用,采用D2S3处理(3月16日移栽,移栽深度20 cm)能使烟叶产质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