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秦农业立法在古代经济立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并随着立法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是代表战国时期各国农业立法最高水平的法律文献。它既是先秦农业立法发展的总结,又奠定了封建农业法律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虎鼎是1992年陕西长安县申店乡徐家寨村出土的有铭铜器,综合其他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记载,钩沉索隐,可证吴虎鼎铭文反映了西周晚期周天子在都鄙之内制采地而采地之内实行井田法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以《史记》和秦陵出土的实物为主线索,分析了秦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秦对大批技术工程人员的屠杀,给中国古代机械工程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在借鉴其他国家对诉之合并的先进的立法经验和学术理论上,对我国民事诉讼诉之合并制度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秦代农业法律以“云梦秦简”为主要载体,表现为律、法律解释、判例法等多种渊源,该时期农业立法具有体现法家重刑思想,全面细致并蕴含科学内涵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土地、户籍人口、粮食生产、畜牧业等多方面.秦代农业法律制度为秦国的强大构筑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并对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对其经济职能认识不足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处于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几个热点问题,木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职能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苑苑 《农业考古》2022,(3):78-83
岳麓秦简《县官田令》是秦代针对县官田及管理者“田官”颁布的法令条文,一方面保证田徒的供应,并以考课督促“田官”勤于生产;另一方面对“田官”为自身业绩侵害其他部门、低级官吏和百姓权利的行为进行禁止,并对犯令者严惩,相关案件还要上报中央。这些禁令针对已发生的具体现象予以禁止,实质是对制度弊端的修补。在统一的新形势下,秦代国...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创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国家整个创业制度大环境为依托,也与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并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创业制度环境的特殊要求,制度设计应该符合这些特殊的情况.坚持平等与机会均等的原则,是制度伦理对大学生创业制度建构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应从国情出发,科学推进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的整体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西周赏赐类铭文中常记载各种赏赐物品,这些赏赐物的出现以及之间的组合都呈现出一定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铭辞文意,对充分认识西周赏赐制度,以及受赐者地位和判断铭文时代等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量化分析为考察这些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进而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探讨、总结各类赏赐物间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1.
秦王朝之建立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由此跨入整体发展时期。秦统一,推动了中国农学的哲理化趋势;加强了中国农业的政策制度建设;促进了中国农业文明远播。秦农业是秦、汉帝国之兴盛与建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考查和测绘了秦陵铜车马及在兵马俑坑出土的构件,在史料分析及实物考证的基础上,研究了秦代工程技术语言产生的条件,探讨了以文字式、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式以及多面图形等五种秦代工程技术语言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李超  郭金龙  周率 《农业考古》2020,(1):228-234
秦铜器铭文中出现的"莤府",是专为管理秦王用"酒"所设职官,即酿酒和供酒的机构。以此为据,可将"■莤■印"这枚残缺的秦封泥内容还原,应为"泰官莤印"。"莤府"是"少府"之下"泰(大)官"属官,在太(泰)官掌管饮、食的范围内,"莤府"是主管"饮"方面的职官,包括酒的生产和供应等。"泰官莤印"为秦封泥职官增添新的品类,对秦官制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及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和秦陵铜车马为主,从零件几何参数的标准化、加工工艺的标准化以及产品规格的系列化等方面,综合研究和考证了秦代机械工程标准化的主要特征及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秦陵铜车马及秦俑坑出土的实战兵器为典型,结合先秦时期重要的科技著作《考工记》,分析探讨了秦代机械设计中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秦在林业管理方面,一直推行的是“封山禁林”的政策。促使秦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兴土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是直接因素;重农思想的排斥、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间接因素;剥夺旧贵族的利益则是政治上的需要。这一政策对现代林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明代学者的字学不可一概否定.(二)明代字学对于与礼制有关的某些文字的解说,明人对于避讳的讲究,可以入礼.(三)<明集礼>的"字学"实与礼制没有直接关系.(四)明代盛行的"字说"源于冠礼,可以入礼.(五)明人"字说"及其延续乃是传统训诂学的特殊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