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以蚕豆为试材,采用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西芹水提液与未添加和添加环磷酰胺溶液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环磷酰胺溶液时,不同浓度的西芹水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产生没有诱导作用,平均微核率无明显变化,微核指数保持在1.3左右;添加环磷酰胺溶液时,西芹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微核率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抑制率为52%~72%,且与其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相关系数r=0.9048,其抑制作用随着西芹水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表明西芹水提液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燕  刘前英 《长江蔬菜》2015,(24):44-47
为了检测重庆段长江水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采集长江水重庆段4个不同位点的水样培养蚕豆,取蚕豆根尖用湿式灰化法进行处理,并用原子吸收光度计PS-900测定其中的Pb、Zn、Cu、Cd、Hg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同一取样点的长江水处理下,蚕豆根尖内重金属的含量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不同取样点的长江水处理下,蚕豆根尖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Zn>Cu>Pb>Cd>Hg;其中取自巫山九码头的水样培养的蚕豆根尖中重金属Pb的含量最高,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的限量;取自李渡长江大桥的水样处理的蚕豆根尖中Cd和Hg含量较其他水点多,表明重庆段长江水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3.
庞振凌  王云 《北方园艺》2013,(1):98-101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0、5、25、50、100、200倍不同稀释倍数镰刀菌发酵液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同阴性对照相比,所有试验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显著增加,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镰刀菌滤液原液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发生率影响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的效应,从而说明镰刀菌滤液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陈立阳 《北方园艺》2010,(17):177-179
利用洋葱根尖微核试验,以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分别进行单一胁迫处理,进行不同类型除草剂(乙草胺、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对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能诱发一定的微核率,同时也可诱导产生较高频率的各种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浓度(0.01、0.03、0.05 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1、3、5 h)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对蚕豆根尖进行处理,诱导蚕豆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观察、统计其根尖染色体的畸变情况,筛选出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为本科遗传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03 mol/L的甲基磺酸乙酯处理1 h,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效果明显,可作为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和Ames实验, 研究了美味牛肝菌水提液的致突变作用,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当美味牛肝菌水提液的使用剂量从2.48 mg/mL增加到25.46 mg/mL时,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由27.21±9.53增加到33.33±1.53,表明美味牛肝菌水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产生一定的微核诱导作用;在相同剂量下,它们对10 μg/mL环磷酰胺诱导产生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抑制作用由完全抑制下降到很低的抑制水平.Ames实验证明,当美味牛肝菌水提液的使用剂量由每皿3.5 mg增加到70 mg时,TA97,TA98和TA102的回复突变率有一定幅度增加,但均未达到阴性对照的2倍.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的镀锌工业废水分别处理大蒜根尖16、24h,以蒸馏水为对照,分析检测了常规染色压片技术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镀锌工业废水分别处理大蒜根尖均对大蒜根尖细胞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有丝分裂指数均下降,细胞的畸变率上升。表明镀锌工业废水对大蒜根尖细胞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镉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基因组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生理生化方法检测镉胁迫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10和15 mg · L-1镉(CdCl2 · 2.5H2O)处理6 d后,草莓幼苗根伸长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受到抑制,根尖活性氧爆发(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升高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DNA增色效应减少。选用8条寡核苷酸引物(10 bp)对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对照组图谱中可分辨出88条RAPD谱带,其分子量为150 ~ 3 500 bp,处理组与对照组RAPD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镉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镉影响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模板的稳定性,活性氧爆发和DNA交联是根尖DNA损伤的主要原因,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草莓根尖DNA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培养皿和箱子试验法,以衡水湖微污染水体为培养介质(自来水为对照),以大叶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油麦菜(Lactuca sativa)、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生菜(Lactuca sativa)、快菜(Brassica pekinensis)5种叶菜类植物为对象,进行了从种子发芽到苗期的生长2轮筛选研究。结果表明,5种叶菜类植物以大叶空心菜在衡水湖微污染水体中的发芽率最高,水培幼苗株高、鲜重、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空心菜更适合在衡水湖微污染水中生长。  相似文献   

10.
EW-MP微生物净化生态水处理系统在景观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区内景观水体多为微污染、流动性较差、感观效果要求高等特点,采取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构建一整套运行稳定、因地制宜、集水污染控制与处理的EW-MP微生物净化生态水处理系统。以宁波江东十六城联邦景观水体为例,根据该水系的特点建立相应的EW-MP水处理系统,经过3年的运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小区景观水水系水质常年保持清澈见底、水色如泉水,运行期间除自然蒸发补水之外,从未进行过大面积换水。  相似文献   

11.
对山定子(MainsbaccataBorkh.)幼苗根尖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遭到南京毛刺线虫(Trichodorusnajinjensis)侵染以后,被直接取食的细胞死亡,表现出细胞壁严重变形,部分分解,细胞器消失,整个细胞空间呈电子透明或仅在靠近细胞壁处存在少量电子密集的物质;未遭到直接取食但与死亡细胞邻近的细胞也发生畸变,这些均对根尖分生组织造成了破坏,导致根尖细胞死亡,并诱发丛簇根,这从组织学角度阐明了山定子幼苗感染南京毛刺线虫后发生短粗根病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在未污染的花岗岩砖红壤中加入重金属Pb,平衡2周后在污染土壤上施用不同水平的石灰改良刺,以小白菜作为指示作物,根据小白菜生长动态变化和收获后生物量、Pb吸收量、土壤pH、土壤中有效Pb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差异,来评价各种改良剂对Pb污染砖红壤的改良效果,以便为海南花岗岩砖红壤Pb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的5个水平均对Pb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不同程度地减轻小白菜的毒害症状。5个水平与土壤中有效铅和小白菜根茎叶铅含量成反比,高水平效果最好,该处理的小白菜不仅生物量高,而且Pb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用氨氮浓度2.0 mg/L和总磷浓度1.2 mg/L的污染水,在坡度20°的条件下,对6种植被类型下土壤进行模拟壤中流试验,分别在6处渗透距离取水样测定氨氮、总磷含量。结果表明:污染水渗透到1.5 m处,6种植被类型土壤水样的氨氮含量均小于1.0 mg/L,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除CL(农田)类型外,其它各植被类型土壤水样的总磷含量均小于0.4 mg/L,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渗透到3 m处,水样中氨氮含量均小于0.5 mg/L,达到Ⅱ类水质标准;除CL类型外,其它各植被类型土壤水样的总磷含量均小于0.2 mg/L,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对氨氮、总磷消减效果均较好的植被类型为CF(针阔混交林)、GF(珍珠梅灌木林),消减率均超过97%。污染水经过CF、GF植被类型土壤的6处渗透距离,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GL(野生草地)、LA(落叶松人工林)、CL、SH(阔叶杂木林)植被类型差异极显著;LA、GF植被类型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CL类型差异显著,GL、CF、SH类型差异极显著。各渗透距离处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样氨氮、总磷含量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Mulching and/or topsoil incorporation of plant residues from green manure legumes can increase cropping system sustainability, and can supply and retain nutrients.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Italy over the period of 2006–2007,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ba bean grown in a temperate environment to fruit morphology, qual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ubsequent melon (Cucumis melo L.) crop. Flowering faba bean plants were managed as mulch on the melon plant rows and cut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in comparison with cultivated soil (control) and black plastic mulch.  相似文献   

15.
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精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特征及相关性,以防虫网隔离纯化1代的554份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采用数码考种仪获得的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变异范围广,遗传多样性丰富,以百粒重的变异最大;百粒重、种子投影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和直径这6个表型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0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8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4.60%、23.09%和1.70%,累计贡献率达到99.39%,几乎覆盖参试种子数量性状的全部信息,上述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均为籽粒大小性状;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聚为3类,与播期和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基于种子表型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11份具有近圆形种子、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和8份具有高产潜力的优异蚕豆资源。  相似文献   

16.
肉桂酸加剧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汤利  郑毅 《园艺学报》2016,43(8):1525-1536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并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加强,对叶片数和根系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肉桂酸低浓度处理时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而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菌丝生长。肉桂酸在100和200 mg · L-1处理时显著提高了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数量,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AWCD值)、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肉桂酸处理明显改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肉桂酸处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肉桂酸处理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加剧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证实肉桂酸是蚕豆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17.
VA 菌根真菌对酸枣实生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VA 菌根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 %、40 %、60 %条件下, VA 菌根能显著增加酸枣实生苗的生长量(株高、叶面积、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等) , 降低叶片自然饱和亏和脯氨酸含量, 提高植株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 显著增强了植株的抗旱能力。在土壤相对含水量相同状况下, 接种菌根真菌植株制造1 g 干物质的需水量低于不接种的处理, 节水效果为16. 5 %~29. 8 %。干旱条件对VA 菌根的侵染影响不大。播种时进行控水处理和在播种后40 d 开始控水两个水分试验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的生长及水分状况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寒阴湿区鲜食春蚕豆赤斑病为害严重,造成豆粒秕瘦、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从田间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等方面介绍了鲜食春蚕豆赤斑病的发生特点,并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优良品种;精细处理种子;精选地块,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补施磷钾肥;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加强测报,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AIM: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 (RLF) on level of serum lipid and body weight in hyperlipidemia rats. METHODS: Thirty-two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A), hyperlipidemia group (B), hyperlipidemia + RLF group (C), RLF group (D). Both group A and C were fed normal diet every day, while group B and group D fed high fat diet. Meanwhile, group C and D were administered with RLF solution at the dose of 10 mL/kg, respectively for 14 days, while group A and B were administered with drinking water. RESULTS: (1)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found in the levels of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and triglyceride (TG) of group C animals treated with RLF solution; (2) The levels of serum TC of group D was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level of serum TC at the beginning of experiment; (3) The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of group C remained unaltered 8d after treatment with RLF solution; (4) The body weight in group C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CONCLUSION: RLF had an obvious hypolipidemic effect on hyperlipidemia rats. It can inhibit the decrease in the HDL-C and the increase of body weight in rats.  相似文献   

20.
降低苹果梨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苹果梨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变现象,提高试验材料的成活率,试验以苹果梨1 a生营养枝嫩梢为试材,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药剂处理及水培处理,探讨降低苹果梨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 MS培养基中的外植体成活率较高;液体培养基较固体培养基对降低外植体的褐变的效果好;水培处理可有效降低外植体的褐变率;生长季节取材,随外植体木质化程度的加深,随水培期的延长,外植体的褐变率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水培4 d 处理的外植体成活率最高;最佳取材时期为盛花后期,将材料水培6 d,在1/3 MS 6-BA 1.0 mg/L IBA 0.2 mg/L Vc 75 mg/L中获得83.3%的外植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