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杨少俊 《今日农村》2005,(10):32-33
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下而浸润土壤的方法来满足作物需水,达到节水、增产的一种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膜上灌节水栽培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水,进行浸润土壤的方法来满足作物需水,达到节水、增产的一种灌水技术。一、膜上灌的优点膜上灌可以将田面水通过放苗孔或专用渗水孔,只灌作物,类似滴灌,属局部灌溉,减少了沟灌的田面蒸发和局部深层渗漏。同时膜上灌与沟灌相比提  相似文献   

3.
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水,进行浸润土壤的方法来满足作物需水,达到节水、增产的一种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水,进行浸润土壤的方法来满足作物需水,达到节水、增产的一种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5.
膜上灌溉技术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所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入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由于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只占田间灌溉面积的1%~5%,其他面积主要依靠旁侧渗水湿润,因而膜上灌实际上也是一种局部灌溉.  相似文献   

6.
杨少俊 《北京农业》2005,(10):38-39
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水,以浸润土壤的方法来满足作物需水,达到节水、增产的一种灌水技术。膜上灌的优点突出膜上灌可以将田面水通过放苗孔或专用渗水孔,只灌作物,类似滴灌,属局部  相似文献   

7.
于霞 《农家顾问》2012,(4):42-43
膜上灌水是干旱缺水地区或季节性干旱地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法。适用于棉花、玉米、小麦、瓜菜和果树等,具有投资少、节水、增产、见效快、效益高、简便易行等优点。它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把膜侧灌水改为膜上灌水,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人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膜上灌是作物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把膜侧沟灌改为膜上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膜上灌是利用地膜覆盖的放苗孔灌水,而且正好在作物主根部,灌溉水沿主根下渗,同时向四周土壤扩展,形成以主根为对称轴的椭圆形土壤富水球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膜上灌在节水的同时还能增温、保温、保肥以及抑制杂草生长,增产效果明显。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节水灌溉技术。其主要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9.
更正     
膜上灌是作物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把膜侧沟灌改为膜上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膜上灌是利用地膜覆盖的放苗孔灌水,而且正好在作物主根部,灌溉水沿主根下渗,同时向四周土壤扩展,形成以主根为对称轴的椭圆形土壤富水球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膜上灌在节水的同时还能增温、保温、保肥以及抑制杂草生长,增产效果明显。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节水灌溉技术。其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10.
膜上灌是作物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把膜侧沟灌改为膜上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膜上灌是利用地膜覆盖的放苗孔灌水,而且正好在作物主根部,灌溉水沿主根下渗,同时向四周土壤扩展,形成以主根为对称轴的椭圆形土壤富水球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膜孔灌溉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孔灌溉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灌溉方法,是利用地膜输水,并兼作防止地面蒸发的介质,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文章综述了膜孔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膜孔灌溉技术的特点、节水机理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1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为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  相似文献   

13.
<正>节水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一、节水灌溉主要方式1.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黄淮海平原大面积实行麦棉套种。这种种植方式解决了粮棉争地的矛盾,一年两熟,麦棉都有较好的收成。麦棉套种结合地膜覆盖是使棉花有显著增产效果的一项栽培措施,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利用塑料薄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专门设计的渗水孔渗水灌溉棉花和从膜侧过水灌溉小麦,一水两用,称做:麦棉套膜上灌。膜上灌是畦灌、沟灌局部渗水等灌水方法的总合,是在地膜栽培基础上经过培土形成以膜为底的浅宽式垄沟,利用其输水。这种灌水方法减少了畦灌的浇水不均匀,沟灌的有效利用率不高的状况,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同时膜上输  相似文献   

15.
膜上灌溉又叫覆膜灌溉.它的优点是投资少、节水、省工、增产、效益高、简便易行和适应性强,是一项实用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膜上灌溉技术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膜侧流水改为膜上流水或膜上膜间流水,利用地膜输水,通过作物放苗孔(有时再增打专门渗水孔)和膜侧渗水给作物供水灌溉,使一膜多用.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30a来甘肃省灌溉农业区科技成果的全面回顾,指出今后我省灌溉农业区应推行有限灌溉、生物节水技术、培育节水耐旱新品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土壤局部湿润灌溉技术、间歇灌溉技术、保墒膜上灌溉技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节水技术和免冬灌技术、滴灌喷灌等设施节水技术、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节水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博乐河管理处在多年发展灌溉农业的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方法——膜上灌。膜上灌是在地膜保墒、保温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薄膜输水,防止无效渗漏,通过苗孔和专  相似文献   

18.
<正>覆膜沟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灌溉施肥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沟中,沟全部被地膜覆盖,水肥混合液从膜上(膜上沟灌)或膜下(膜下沟灌)输送到田间的灌溉施肥方法。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覆膜沟灌施肥适用于小高畦宽窄行种植作物,如茄果类蔬菜等。包括膜上沟灌施肥(适宜偏砂质土壤)、膜下沟灌施肥(适宜于偏黏质土壤)。  相似文献   

19.
<正>一、膜下滴灌系统的组成1.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均匀的向作物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局部灌溉,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溉方式。此项技术既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又避免  相似文献   

20.
冯国民 《新农村》2010,(7):27-27
地膜覆盖灌水法的实质,是利用地膜防渗特性输送灌溉水流,同时又通过放苗孔、专门灌水孔或地膜幅问的窄缝等向土壤内渗水,以适时适量地供给作物所需要的水量,从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的一种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