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分析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落叶松毛虫的发病概率和发病程度,并对比了不同混交配比条件下落叶松毛虫的发病程度。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中落叶松毛虫的发病率及发病程度明显高于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单株落叶松上落叶松毛虫的个数比混交林平均高出1. 6倍,而在混交林中,不同混交配比对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数量也有明显影响,其中以3∶5比例进行混交的林分,单株落叶松上落叶松毛虫的个数最低。综上所述,采用混交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和扩展,而3:5比例的混交方式是抑制落叶松毛虫病害扩散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塑料薄膜环围扎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文/黄建奎陈久君刘玉琴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采用塑料薄膜环围扎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不但可降低防治成本,而且防治期长,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好方法。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 ,随着三北防护林杨改松力度的加大 ,落叶松造林面积不断加大 ,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任务也越来越重。采取化学方法防治 ,不仅成本高 ,而且还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采用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 ,不但降低了防治成本 ,同时还延长了防治时间 ,保护了环境 ,保护了天敌 ,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好方法。  用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原理 :  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殊的生活习性———就是在每年的 10月中旬左右从树上爬下 ,在树冠下的枯枝落叶层与地表处越过寒冷…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等针叶树的一种毁灭性食叶害虫,蔓延速度快,治理难度大,经济、有效、持续防治和控制落叶松毛虫危害,保护森林资源是森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乌兰察布市通过3 a多的综合治理,为乌兰察布地区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积累了科学的防治经验。文章根据当地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在落叶松林下培育人参过程中,发生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落叶松毛虫在长白山地区1年1世代,跨2个年度,幼虫共7龄。(2)该地区落叶松毛虫产卵量随雌蛹质量增加而增加,线性回归关系为:y=109.17 x-95.185,R2=0.855 2。且当蛹质量小于2.00 g时,其产卵量较少,但当蛹质量高于3.50 g时,落叶松毛虫产卵量大幅增加,一般在300粒以上。据此可对翌年落叶松毛虫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九省(区)松毛虫主要有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三种。赤松毛虫常见于山东、辽宁两省及河北东部林区,油松毛虫多发生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东北三省到新疆一带。仅据山东、辽宁、吉林、河北四省一九七二年统计,松毛虫发生面积800余万亩,约占松林总面积的30%左右。有些林区,由于松毛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我国东北林区针叶树种的重要害虫。通过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对落叶松毛虫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幼虫种群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部是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地区落叶松毛虫主要危害15~30年生、郁闭度0.65以上的人工落叶松纯林,天然林危害轻,纯林重于混交林,林缘重于林内,阳坡重于阴坡,坡中重于坡上和坡下,且林相整齐、生长旺盛的林分发生较轻,反之则较重。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天敌有30多种。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毛虫是呼和浩特市危害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通过对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呼和浩特市已初步掌握了落叶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多年的防治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一、落叶松毛虫在呼和浩特市的发生和发展落叶松毛虫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1995年首次传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军用飞机场,在飞机场附近的大青山人工油松林发生面积为0.5万亩,当时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防治;1998年传入武川县,发生面积为0.8万亩,经过5年的防治,目前已经维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2005年传入新城区古路板林场,发生面积约为1万亩。在呼和浩特市森防站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落叶松毛虫的高发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林的安全。文章介绍了桦川县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经验,提出了落叶松毛虫的几种防治措施,并通过这些防治措施的实施保障落叶松林的安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进行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三种松毛虫6种设计交叉杂交试验研究,杂交组分别为油♂×赤♀、油♂×落♀、油♀×赤♂、油♀×落♂、赤♂×落♀、赤♀×落♂。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均产生了杂交后代,平均产卵量386粒,平均孵化率为89.68%。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普通船型诱捕器,对落叶松毛虫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不同载体诱蛾效果进行了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橡胶塞诱芯诱蛾时间多为3~5 d,之后需要更换新诱芯,诱蛾规律性不强,无法准确判断虫情发生趋势。而PVC微管型诱芯诱蛾效果明显优于前者,诱蛾期长达1个月,落叶松毛虫成虫发生趋势明显,为掌握松毛虫发生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大大节省人工及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鹤岗市红旗林场设点布灯诱杀落叶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双灯诱杀效果好于单灯,晴天、无风天诱杀效果好。最佳开灯时间为20:00至4:00;采用杀虫灯诱杀落叶松毛虫防治成本为60元.hm2,比化学药剂防治成本低5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别使用8000IU·μL-1BT油悬剂用量3000、4500、和6000mL·hm-2及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清水空白作对照等5个处理进行落叶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8000IU·μL-1BT油悬剂用药量为4500和6000mL·hm-2情况下,用药后14d的防治效果为96.6%和98.3%,分别比25%的灭幼脲2000倍液防治效果高2.5和4.2个百分点;用柴油对药剂稀释10倍后防治,对落叶松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5.
利用飞机喷洒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hsis)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nas(Butler)(Dsibiricus)。亩施用2%浓度药液150g,防治效果89%以上。无污染,无副作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狼毒根部提取液对几种常见森林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黎明 《林业科技》2003,28(2):25-26
利用33%的狼毒根部提取液对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娥进行防治的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9.31%和77.78%,而对青杨虎天牛防治效果较差,只有20.00%。  相似文献   

17.
lntroductionCytopIasmicpolyhedrosisviruseshavebeeniso-I8tedfrommorethan15Ospeciesofinsects.Someofthemhavebeenusedas,potentiaIinsecticidestocontrolforestryinsectpests(ShenHongjianetaI.1994).Investigatorshavebeeninterestedinvirusesasanaltemativeforchemicalinsecticidestocontrolforestryinsectbecauseoftheirsafetyandspecificity(Pu1992).ButonlyafewoftheseviruseshavebeencommercialIyd6veIopedforthecontroIofinsectpest.OnereasonfortheIimitedcommerciaIizationofvi-rusesisthattheyareusuaIIyproducedin…  相似文献   

18.
赤眼蜂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属是分布广泛的昆虫卵寄生蜂,三十年来吉林省坚持应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蛾等,防治效果在60%~70%。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分布的9种赤眼蜂和18种常见林木害虫寄生的赤眼蜂种型。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DendFOHffiussuPeransbrokeOutinShibazhanForestBureau,Daxing'anMount8insRegion,inJuneOf199o.TheinfeCtedareareachedo.8miIlionhm',takingup7o%offorestareaoftheBureau.AcCoFdingtotheinvestigation,DendFOhinussuPeransoccurredinnaturaIhaIfm8tureoryounggrowthforestmainIycomposedoflarch-TheaveragepopuIationdensityoflarvaereached283.5insectAree,andatthemoSt2256inseCts/treeinheaviIydestroyedstands-Den-dFOHmussuPeranshasonelif6circleovertWoyearsinthisarea.StandaFdplOtswereseIected…  相似文献   

20.
走马芹根部提取液对几种常见森林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3%的走马芹根部提取液对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蛾进行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93.1%和85.12%,而对青杨虎天牛的作用较差,防治效果只有2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