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血球表面而表现以发热和溶血性贫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的病原为羊附红细胞体,由Neitz等于1943年发现,多数附红细胞体属均可感染于非摘脾绵羊,表现特征性的临床症侯。此病在世界各国发生报告已有7份,我国首先由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种类很多,现已命名的大约有14种,常见的有绵羊附红细胞体、猪附红细胞体、山羊附红细胞体、小附红细胞体等,其中猪、绵羊的附红细胞体致病力较强。附红细胞体是存在血液中的微生物,该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大小为0.8微米~2.5微米,呈多形性,多数为环形、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或杆状。附红体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也有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附红细胞体可在血液中做缓慢的进退,多方向扭转翻滚等运动,但一附着于红细胞上则停止运动。专家指出,羊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为4天~15天,多数羊只呈现隐性感染,只有出现不良诱因才引起发病。严重感染而造成大部分死亡的羊,在出现体温升高后3d~7d就发生死亡,但也有少数病羊病程长达15d~18d,以羔羊的死亡率最高,占死亡羊的60%以上。该病的另一大特征是虫血症,羊感染后经过一定时间,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会出现数量不等的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绵羊15天后出现虫血症,28天细胞感染达100%,48天消失。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常呈地方流行性。感染羊引进到易感羊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羊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羊,但以幼羊发病率最高,患病羊及隐性感染羊是重要的传染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虫﹑蜱等)、螨虫﹑虱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病多发生于吸血昆虫大量繁殖的夏秋季节;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情况可使隐性感染羊发病;也有人报道此病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但附红细胞体对低温的抵抗力强。  相似文献   

3.
羊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羊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osis)寄生于羊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引起羊的黄疸性贫血、生长缓慢;羔羊的贫血;母羊的生殖障碍。本病大多是亚临床感染,只有在应激状态下.才可能出现临床症状。高密度饲养,恶劣的气候条件。饲料改变.其他疾病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急性病例主要以贫血,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中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犬、猫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但是猪附红细胞体具有种属特异性,不感染牛、羊、犬等其他动物.  相似文献   

5.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羊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羊的红细胞或血浆中。该病主要表现为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甚至死亡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正羊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感染羊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羊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黄疸、生长速度降低和精神抑郁等症状。该病病原主要由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可感染绵羊和山羊。但是,本次发病观察发现,绵羊对此病抵抗力较强,山羊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绵羊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病羊的全血及分离纯化的绵羊附红细胞体对小白鼠进行攻毒,以建立绵羊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小鼠模型。通过攻毒后症状观察、血液涂片镜检和绵羊附红细胞体特异性PCR检测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人工感染后3~6 d,血液中均可检测到绵羊附红细胞体,而对照组小鼠未出现异常症状,且血液附红细胞体检查结果为阴性。该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绵羊附红细胞体小白鼠感染模型,创建的模型可用于附红细胞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羊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贫血、发热和黄疸,是由羊的附红细胞体病原引起的亚急性、非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文结合海南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措施,总结了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希望对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市克次氏体中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犬、猫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但是猪附红细胞体其有种属特异性,不感染牛、羊、犬等其他动物.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分别达40%和75%以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牛、羊等动物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本病也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都有本病发生,给我国畜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当前畜牧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治疗药物较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一)贝尼尔(三氮脒)贝尼尔是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但是随着贝尼尔的频繁及长期应用,附红细胞体对其已产生了耐药性,使得其治疗效果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原来猪每千克体重5mg深部肌注2~3次即可取得满意疗效,但…  相似文献   

11.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的一种血液传染病,临床症状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同时伴发发热、呼吸困难、流产、便秘、尿液黄色等症状。本病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龄群体中均可发生,在临床上缺乏诊断手段而很难做出确诊,因而在治疗上易产生失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对近期就诊的15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病例,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探  相似文献   

12.
正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性比较强。羊在感染之后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发病具有季节特点。在感染之后若没有进行有效防治,则会发生大面积传染,不但对羊的生产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养殖场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加强对该病的重视,结合羊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实现对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有效控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中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犬、猫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但是猪附红细胞体具有种属特异性,不感染牛、羊、犬等其他动物。1流行特点本病只感染家猪,不感染野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以断奶仔猪最严重,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本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打斗或吃被血污染的饲料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和非生命的媒介间接传播,不通过交配传播,对子宫内传播还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羊等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不退为特征。附红细胞体可感染猪、牛、羊、鸡、兔、狐狸、马属动物等多种动物,人也可以感染,但动物中以猪、绵羊发病较重,这些动物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诊断、防治方法基本相似,下面以猪为代表,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加以阐述,供养殖户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羊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甚至死亡等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呈地方性流行,各日龄羊均可发病,以哺乳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他羊多为隐性感染。血矛线虫病是由血矛线虫寄生在反刍动物皱胃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病羊贫血、进行性消瘦和消化紊乱为特征。本病流行季节性强,高发季节开始于4月青草萌发时,5-6月为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但在多雨,气温闷热的8-10月也易暴发。近几年来,上述两种疾病的混合感染时有发生,给养羊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现将诊治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羊附红细胞体解离方法,采集红细胞感染率大于90%的阳性抗凝血,分别应用水浴法和药物体外驱虫法对羊附红细胞体进行解离,观察分离前后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红细胞感染强度、附红细胞体数、杂质含量和附红细胞体的运动性5项指标;提取附红细胞体抗原,制备全蛋白悬液,测定蛋白质含量,比较解离效果。将两种方法制备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全蛋白进行SDS-PAGE试验,观察条带是否一致。结果显示,200 mL血液中加入1 mL双向红莲灭,4℃作用36 h,即可达到较好分离效果。与水浴法相比,解离后,红细胞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下降,蛋白含量增加,收率高,纯度好。SDS-PAGE结果显示,体外驱虫法所制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全蛋白悬液,其抗原蛋白带与水浴法相同,因此可用于粗制羊附红细胞体抗原。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2 0 0 1年 6月到 2 0 0 2年 8月份 ,我县部分乡镇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本病在我县首次暴发流行 ,基层兽医误诊较多 ,治疗效果不佳 ,给农民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疫情发生后 ,我们经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分析、剖检和药物治疗试验 ,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制定了一套防治方案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和传播。1 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猪都易感 ,尤以种猪、仔猪最易感。本病…  相似文献   

18.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同时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发生于冬春季节。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寄生在血液中的原虫病,该种疾病发生和羊群免疫力有很大关系。当羊群受到外界应激刺激,或继发感染某种疾病,使机体免疫力下降,附红细胞体就会大量繁殖。该种疾病常常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发生,由于诊断难度大,常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期,给散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笔者主要就一起羊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附红细胞体病(E perythrozoonosis)是由羊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osis)寄生于羊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引起羊的黄疸性贫血、生长缓慢;羔羊的贫血;母羊的生殖障碍。本病大多是亚临床感染,只有在应激状态下,才可能出现临床症状。高密度饲养,恶劣的气候条件,饲料改变,其他疾病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急性病例主要以贫血,高热,黄疸为特征,主要发生在临产的母羊和断奶的羔羊。同时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动物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是严重威胁养殖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夏季将到,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在高…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猪赤兽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猪发热、黄疸、出血和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一般成年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大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而呈隐性经过.多在应激因素和其他疾病的相互作用下发生该病:而免疫机能尚不健全的仔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常呈暴发形式.易导致其大量死亡.对规模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