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竹是一种笋竹两用经济竹种,具有繁殖快、出笋早、发笋时间长、产量高、笋味鲜美等特点,在浙江、福建等地广为栽种。由于林地连年除草、松土、挖笋等一些生产措施,导致水土流失,生产力下降。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利用植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雷竹与针叶树种混交栽培,促进其共同生长,提高竹笋产量和林木蓄积量,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为雷竹在本地区推广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雷竹是我国名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章分析了雷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雷竹笋用林丰产技术,为发展雷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闽东北地区海拔高度与雷竹出笋数及笋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对海拔高度与雷竹的出笋数及笋产量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雷竹之间的出笋数和产量差异均极显著,雷竹出笋数和笋产量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其海拔低的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主产于浙江等省。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其笋壳薄肉厚 ,出肉率达 70 %以上 ,且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信阳市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与雷竹等多种笋用竹原产地气候相近 ,适宜笋用竹的良好生长。目前 ,全市已引种 2 0 0多亩 ,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技术。为达到引种的目的 ,推广笋用竹引种栽培技术十分必要。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优良笋用竹———雷竹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一扼要介绍。1 建园及优良竹种选择选优质、高效丰产的细叶雷…  相似文献   

5.
雷竹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Preveynalis)是优良笋用竹种,因其所产竹笋出笋早、产量高、味道鲜美而被誉为"江南第一笋".临安是雷竹主产区,现有雷竹林约2.67万hm2,竹笋年产值达6.02亿元,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91年开始,临安陆续实施早出覆盖丰产技术,覆盖面积每年保持在4 333.3 hm2左右.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得雷竹笋产量显著提高,雷竹的供应期明显延长,667 m2收入普遍达到万元以上,为临安竹农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林地实施覆盖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林地退化、竹笋产量持续下降等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已成为当前雷竹持续丰产高效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临安市雷竹林的调查,解剖退化林分,寻找雷竹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力求探索出一条雷竹持续高产稳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雷竹,又名早竹、早元竹,是以生产竹笋为主的竹种.雷竹出笋早、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发展雷竹栽培应把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7.
食用笋——雷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是我国早竹的一个变种,因早春打雷即出笋得名。具有产量高、成竹快、出笋早、笋叶鲜、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雷竹干高7~8米,胸径4~6厘米,每667平方米产鲜竹为1500~2500公斤,产鲜笋1300~1500公斤,单笋重400~500克。笋肉白色,相对壁厚0.5厘米左右,质脆味苦,含水量多,风味好。  相似文献   

8.
雷竹为早竹新品种,其笋称为雷笋,被誉为笋中极品,是新型天然保健食品。雷竹盛产地为浙江临安一带,据资料介绍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成林快等特点,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广泛地生产和研究。我们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4a的引种栽培、对照对比试验、观测记录、投放市场等措施,综合评定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且稳产、成本低、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周期短、见效快、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恩施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供选择的重要品种之一,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雷竹又叫雷公竹。它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没有大小年,笋味美等特点,是群众乐于栽培的笋用竹。但由于该竹种分布范围狭窄,母竹资源少,限制了该竹的扩大栽培。余姚县三七市乡莫家岙村老农李德兴一  相似文献   

10.
雷竹又名早竹,以其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大而闻名;繁昌县1995、96年从浙江引进雷竹5000株,成活率均达90%。通过两年来的实践,雷竹栽植应把好“三关”,梅雨季节种雷竹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栽培笋竹种。竹杆2米左右,散生。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高等优点。每年1月出笋,笋期长达70多天,一般经营水平的亩产量1吨以上,最高产量过3吨,且笋壳薄出笋率80%以上。味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肪和总糖,1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出笋正是春节前后,所以栽培效益相当高。雷竹栽培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2~3年有收入,4年成林,5年高产。没有大小年,一次栽种,永续利用。浙江省雷竹产区的竹农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雷笋早出丰产高效栽培八…  相似文献   

12.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与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雷竹引种栽培成活率达94 5%,当年出笋率31%,次年出笋率87%,第3a出笋率98%。并介绍了雷竹丰产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雷竹新造林地进行套种黄豆、花生、地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雷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雷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雷竹+花生和雷竹+黄豆的混农套种模式对雷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新竹的高生长。同时雷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雷竹+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最佳,比未套种的出笋个数增加675个.hm-2、新竹高生长增加90 cm、经济纯收入增加4 950元.hm-2。  相似文献   

14.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产量高,其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营养丰富,是粗纤维含量低,水分含氮物和蛋白质较高的蔬菜。株洲县1998年从浙江临安县引种雷竹,通过多年的造林建园,现已初具规模,每公顷产笋已达4500公斤。管理精良  相似文献   

15.
雷竹是早竹的变种,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笋用竹种,作为食物资源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中,产生了若干变异类型。文章对雷竹10个不同栽培类型/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雷竹其母竹存活率、发笋率及发笋数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笋用类型雷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颇受人们喜爱,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作者根据引种成功经验,从科学引种、精心营造、适时施肥、覆盖增温、采笋养竹、调整立竹密度与结构、合理除梢、病虫害防治8个方面系统介绍雷竹引种丰产高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产量高,其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营养丰富,是粗纤维含量低,水分含氮物和蛋白质较高的蔬菜。株洲县1998年从浙江临安县引种雷竹,通过多年的造林建园,现已初具规模,每公顷产笋已达4500公斤。管理精良  相似文献   

18.
雷竹笋产量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雷竹与不同保留尾梢长度、密度、地表覆盖物的长笋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钩削去适量的尾梢、密度适当、地表有覆盖的笋产量较多,其中以保留竹尾梢长度1/3、密度9000株·hm-2、客土覆盖的笋产量为多,其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储海英 《安徽林业》2009,(3):42-42,43
宁国市是"中国竹子之乡"之一,现有笋用竹(雷竹)面积12万亩,年产鲜笋7万吨,笋用竹已成为部分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在笋用竹生产过  相似文献   

20.
早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盛产其竹的浙西北地区称雷竹,意早春打雷时节即有笋出。早竹无大小年之分,是典型的笋用竹,鲜、嫩是其笋质的特点。由于早竹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等特点,各地广为引种,不过其中因为忽视引种地区的立地条件或因栽培技术不当而致失败者也不乏其例,现将早竹引种及栽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